内容简介 · · · · · ·
以学问为小说是乾嘉章回小说的整体特点,这个时期的小说作者们普遍具有深厚的学养。基于此,本书对乾嘉章回小说的作者学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这些作品以作者学养为底蕴所形成的内在情理逻辑,通过整合小说研究与学术史研究、思想史研究,为小说研究中较受冷落的内容研究提供新的视域与路径。
作者简介 · · · · · ·
王冉冉,河南虞城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是明清小说。2000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主讲的《史记讲读》于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1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明清小说研究》《红楼梦学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文艺理论研究》《古代文学理论研究》《解放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论著五部。
目录 · · · · · ·
绪论...............1
第一章 《庄子》在《红楼梦》中的渗透与转化...............7
第一节 《庄子》中的“无情”与《红楼梦》中的“多情”...............8
第二节 《庄子》与《红楼梦》中审美的人生态度...............19
第三节 《庄子》与《红楼梦》中的“出世”与“入世”...............33
第四节 《庄子》与《红楼梦》中的生命立场...............41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庄子》在《红楼梦》中的渗透与转化...............7
第一节 《庄子》中的“无情”与《红楼梦》中的“多情”...............8
第二节 《庄子》与《红楼梦》中审美的人生态度...............19
第三节 《庄子》与《红楼梦》中的“出世”与“入世”...............33
第四节 《庄子》与《红楼梦》中的生命立场...............41
· · · · · · (更多)
绪论...............1
第一章 《庄子》在《红楼梦》中的渗透与转化...............7
第一节 《庄子》中的“无情”与《红楼梦》中的“多情”...............8
第二节 《庄子》与《红楼梦》中审美的人生态度...............19
第三节 《庄子》与《红楼梦》中的“出世”与“入世”...............33
第四节 《庄子》与《红楼梦》中的生命立场...............41
第二章 佛禅思想与《红楼梦》的象征世界...............56
第一节 “色空不二”与《红楼梦》中的欲望书写(上)...............58
第二节 “色空不二”与《红楼梦》中的欲望书写(下)...............71
第三节 佛禅“本心”范畴与《红楼梦》中通灵宝玉的象征意蕴...............82
第三章 儒学元典与《红楼梦》中的儒学倾向...............93
第一节 “返回元典”与《红楼梦》中的礼教...............94
第二节 “尊情”思潮中的儒学本位与《红楼梦》之“以情悟道”...............113
第四章 《儒林外史》与礼书及颜李学派之关系...............123
第一节 泰伯祠祀典仪注与《文公家礼》《大明集礼》之关系...............125
第二节 颜元的祭孔仪注与《儒林外史》之关系...............132
第三节 《儒林外史》对颜李学派思想资源的吸收与转化...............138
第五章 吴敬梓的《诗》教观与《儒林外史》中的情感场域...............166
第一节 《文木山房诗说》中强调“声教”之实质...............167
第二节 《儒林外史》对“义教”之局限性的揭示...............176
第三节 “主情”的《诗》教观与《儒林外史》中的“人生况味”...............181
第四节 “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与《儒林外史》中的情感基调...............189
第六章 乾嘉学术知识结构的改变与《镜花缘》之“炫学”...............201
第一节 博物知识与《镜花缘》之“炫学”...............204
第二节 小学知识与《镜花缘》之“炫学”...............217
第三节 实学知识与《镜花缘》之“炫学”...............227
第七章 乾嘉学术“崇正辟邪”思想发展态势中的《野叟曝言》...............243
第一节 “崇正辟邪”与《野叟曝言》中的人伦观...............250
第二节 “崇正辟邪”与《野叟曝言》中的经权观...............268
第八章 场屋之学在《歧路灯》中的文本渗透...............282
第一节 场屋之学与《歧路灯》中的人物语言...............289
第二节 场屋之学与《歧路灯》的命名艺术...............296
第三节 儒家经传与《歧路灯》中穿插的诗词韵文...............303
第九章 《蟫史》与《绿野仙踪》中的作者学养...............310
第一节 “前文本”在《蟫史》中的意义生成...............314
第二节 道教经典对《绿野仙踪》的文本建构...............332
结语...............354
参考文献...............358
· · · · · · (收起)
第一章 《庄子》在《红楼梦》中的渗透与转化...............7
第一节 《庄子》中的“无情”与《红楼梦》中的“多情”...............8
第二节 《庄子》与《红楼梦》中审美的人生态度...............19
第三节 《庄子》与《红楼梦》中的“出世”与“入世”...............33
第四节 《庄子》与《红楼梦》中的生命立场...............41
第二章 佛禅思想与《红楼梦》的象征世界...............56
第一节 “色空不二”与《红楼梦》中的欲望书写(上)...............58
第二节 “色空不二”与《红楼梦》中的欲望书写(下)...............71
第三节 佛禅“本心”范畴与《红楼梦》中通灵宝玉的象征意蕴...............82
第三章 儒学元典与《红楼梦》中的儒学倾向...............93
第一节 “返回元典”与《红楼梦》中的礼教...............94
第二节 “尊情”思潮中的儒学本位与《红楼梦》之“以情悟道”...............113
第四章 《儒林外史》与礼书及颜李学派之关系...............123
第一节 泰伯祠祀典仪注与《文公家礼》《大明集礼》之关系...............125
第二节 颜元的祭孔仪注与《儒林外史》之关系...............132
第三节 《儒林外史》对颜李学派思想资源的吸收与转化...............138
第五章 吴敬梓的《诗》教观与《儒林外史》中的情感场域...............166
第一节 《文木山房诗说》中强调“声教”之实质...............167
第二节 《儒林外史》对“义教”之局限性的揭示...............176
第三节 “主情”的《诗》教观与《儒林外史》中的“人生况味”...............181
第四节 “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与《儒林外史》中的情感基调...............189
第六章 乾嘉学术知识结构的改变与《镜花缘》之“炫学”...............201
第一节 博物知识与《镜花缘》之“炫学”...............204
第二节 小学知识与《镜花缘》之“炫学”...............217
第三节 实学知识与《镜花缘》之“炫学”...............227
第七章 乾嘉学术“崇正辟邪”思想发展态势中的《野叟曝言》...............243
第一节 “崇正辟邪”与《野叟曝言》中的人伦观...............250
第二节 “崇正辟邪”与《野叟曝言》中的经权观...............268
第八章 场屋之学在《歧路灯》中的文本渗透...............282
第一节 场屋之学与《歧路灯》中的人物语言...............289
第二节 场屋之学与《歧路灯》的命名艺术...............296
第三节 儒家经传与《歧路灯》中穿插的诗词韵文...............303
第九章 《蟫史》与《绿野仙踪》中的作者学养...............310
第一节 “前文本”在《蟫史》中的意义生成...............314
第二节 道教经典对《绿野仙踪》的文本建构...............332
结语...............354
参考文献...............358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是“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业“。所谓“出世的精神”,是指超越了主观的种种局限,体现为超越性。这种超越性将人从自己的功利欲求、工具理性、是非标准的局限性中解放出来,以自由之身、用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处现实中的万物,万物对他来说常常闪烁着美的光辉,使他即使在非常苦难的社会现实中,也能拥有精神的净土,有着非常丰富的审美体验,获得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所谓“做入世的事业”,是指循道而行,在现实中用万物自身的“尺度”来对待万物,体现为客观性。这种客观性使人对现实中还不具备条件、无法实现的主观期待,能够有“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不务命之所无奈何”的正确态度,以平静的心态面对这些“不可奈何”,从而不会因为自己的主观期待不能得到实现而以强烈的情感“撄人之心”,不会“残生损性”,使人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 可以说,“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实际上是一种蕴含着超越精神的人生态度,而《红楼梦》中,宝玉在很多时候能够表现出这样的人生态度:他厌弃繁华地、富贵乡,既消解了“国贼禄鬼”们“钓名沾誉”,也摒除了“皮肤滥淫之蠢物”们“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的功利欲求;平日里“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却每每甘心为诸丫餐充役,平等待人、虚已游世,既不把别人当成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又通过“无能者无所求,泛若不系之舟”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免人别人的工具箱;他是“富贵闲人”,但与 闲人口中是非多”毫无关系。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节 《庄子》与《红楼梦》中的“出世”与“入世”..... -
其实,无论是宝钗还是宝玉,他们都是按礼法规定对贾母行孝。在儒学看来,物质层面的赡养是很低的层面,在精神上使长辈愉悦是更重要的孝道,所以当子路感叹“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时,孔子告诉他:“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首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礼记·檀弓下》)也就是说,物质上只要按照自己的经济水平来赡养就可以了,但能够让长辈“尽其欢”才可被称为孝。曾子亦曾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礼记·内则》)岂止是宝钗,我们完全可以看到,被视为反封建、反礼教的宝玉不也在很多时候真诚地信奉并践履着礼数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节 《庄子》与《红楼梦》中的“出世”与“入世”.....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作者学养与乾嘉章回小说的精神世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作者学养与乾嘉章回小说的精神世界"的人也喜欢 · · · · · ·
作者学养与乾嘉章回小说的精神世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重构一个鲜活而独特的章回小说世界
小时候,因为有爱买书的兄长,家里攒了很多明清时的知名小说,像《儒林外史》《红楼梦》《说岳》《三侠五义》《镜花缘》等等,在那个读书时期虽然陆续偷偷翻完了故事,但限制当时的阅历和生活经验,现在看来只是看了个热闹,并没有读懂这些经典小说背后的深意。 北京大学文学博...
(展开)

王冉冉教授:作者学养与乾嘉章回小说的精神世界
《作者学养与乾嘉章回小说的精神世界》是王冉冉教授的一部力作,通过对乾嘉时期章回小说的深入研究,探讨了作者学养与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 王冉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明清小说。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像是一篇超厚的长达27万字的毕业论文...
(展开)

《作者学养与乾嘉章回小说的精神世界》:作者学养,“卷土重来”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重点: 1、通过这本书的书名,你可以看出这本书的重点:通过乾嘉时期的章回小说,来探索当时作者们的学养和精神世界。 2、在本书中,以儒、释、道和各类学术(知识)为底层逻辑,来对《红楼梦》、《儒林外史》、《镜花缘》等乾嘉时期的章回小说进行探索和解析,带你理解哪些你... (展开)
《作者学养与乾嘉章回小说的精神世界》——懂得多,写得好,格局高
记得中学时期的历史课本上,提到乾嘉时期的文化,只有一句因为“文字狱”的残酷,学者们开始埋首故纸堆,绝口不提政治,文化思想方面万马齐喑,考据训诂占据了学者们大量的精力。 听起来,乾嘉学派的所有努力,似乎用现代的一个搜索引擎就能全部抵消。然而,本书作者指出,从另...
(展开)

乾嘉章回小说的作者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作者学养与乾嘉章回小说的精神世界》是我第一次仔细地深入了解乾嘉时期小说作家们,这本书带我深入剖析了乾嘉时期章回小说的精神内涵,展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独立新颖的学术眼光。本书对于中国文学研究和章回小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觉得是非常值得阅读的。 在本书中... (展开)> 更多书评 15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二) (鹿小羽)
- SP猪式会社员工读物(2024年版) (天蝎小猪)
- 书单|中国古典小说及鉴赏 (再睡一夏)
- 文学史研究 (爱卢梭)
- 书单|我的阅读2008 (徐小蟹)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作者学养与乾嘉章回小说的精神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胖紫 2024-01-22 10:25:42 山东
比较专业的一本书,有一点儿专业基础的读起来会轻松一些~
0 有用 恶鸟 2024-07-25 14:41:39 浙江
虽然有点牵强,但附会得还不赖,拿儒释道注解红楼梦
0 有用 xingfuyxh 2024-01-28 14:08:32 江苏
《作者学养与乾嘉章回小说的精神世界》是一部深入探讨作者学养与小说创作关系的学术著作,作者王冉冉通过对乾嘉时期章回小说的研究,揭示了作者学养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不少收获和启发。
0 有用 红朝杜少卿 2024-07-16 09:32:23 湖北
细腻入微,深中肯綮 ,是有真切体会的谈学论艺之作,而非混职称敷衍塞责的兔园册子流,在今日已经很难得
0 有用 dwellinmonsun 2023-11-24 18:37:49 上海
作者谈明清小说时有一些见解还蛮亮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