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对比《中国城市大角逐》来说,城市讲的数量多一些,但是不够细致,虽然好多好多城市对比下都讲了,但是没有“大角逐”细致,有些粗矿
全国主要城市都说到了,谈不上多少深度
整本看完之后真的是意犹未尽!以前很少会关注城市的状态,但是看到这本书之后,我竟对各个城市的一个情况有了很多的兴趣。 本以为是非常枯燥的一本书,但打开之后,觉得这本书真的是非常引人入胜!
咋评分降低了?我觉得很不错啊这本书,能让我长见识的都是好书。
在书中,凯风介绍了全国37个城市的发展历程,结合大量翔实经济数据进行城市间对比分析,剖析了所遇困境和竞争优势,深度解读城市竞争的底层逻辑,为我们了解城市和选择城市谋求发展提供了参考方向。
《E》非常完整新鲜的介绍了全国的一二线城市。
这个作者拥有绝对一线的数据收集能力和政策眼就能录,能够把各个维度散落的知识点进行聚合,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这本书最亮眼的地方。可惜的就是作者的思维还停留在战争阶段,用词排篇全都是和战争与革命相关的字眼(也许作者并没有意识到且以此为傲)。带来的效果就是所有的城市好像都在争夺某个山头,然后所有的城市都会被北京上海所吞噬,北京上海就是世界中心。但是我们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人民的真实生活也与拿下的那些山头大相径庭。只能说可惜了,浪费了这么好的素材和数据组,所以减掉一颗星。
一般般吧,泛泛而谈,没什么亮点
说实话没什么独特的观点,就是把每个城市群、省会的公开资料汇总一下,会用搜索引擎就能写出来的书。好的一点是至少可以在一本书里,对全国主要城市的经济、产业、竞争力做一个主题式阅读,心里面有个观察中国城市的底。不必买的一本书,看电子版就行了。
1.最大变局的底层逻辑是指国家产业向从东部往中西部的转移。有三次,第一次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基于国防安全的“三线建设”,第二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当前进行的是第三次,是基于“国内大循环”、“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和“关键产业备份”的产业西移,是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持续不断的大国博弈和充满巨大不确定性的超预期事件进行的深层布局。新一轮产业转移,不再局限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向高科技产业乃至大国重器层面扩展。2.“河南的敌人是越南”、“中西部的对手是印度”提法很具启发性,全球博弈背景下的产业转移是往中西部转还是往东南亚转,越南、印度都是不容忽视的对手。
非常详实地分析中国每个城市的特点和现状,想要把数据记下来奈何太多了。对比陆铭的大国大城,这本专业书稍微欠缺的是可读性和与读者的对话性。看下来,怎么有一种读完一个完整系列公众号文章。
走马观花似的介绍了国内主要的城市,跟看微信公众号文章感觉差不多,看出版社是清华的还以为作者是清华教授,纳闷怎么写得没一点深度,一看作者简介,新锐财经作家,可以理解了。。
这本书不仅揭示了城市背后的秘密,更是为决策者、投资者、城市规划者和我们普通读者提供洞察的指南。大环境的变化,导致城市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这个时候,各个城市也只能各显其能。与此同时,我们普通人的认知也要与时俱进,这样,当我们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才知道该往何处去。
写了很多座城市在发展方面的特色和问题
嗯,过去几年去过书里提到的几乎所有城市。可站在城市竞争的底层逻辑这个视角去看待这些城市,确是头一遭,收获满满!
这本书有很强的时效性,否则,完全值得五星
三星半到四星~系统评述了2023年时间点上各主要城市的经济状况,数据全面资料翔实,对每个城市提炼出一个问题进行解答的写法有一定趣味。涉猎广度足够,但挖掘深度稍欠。对于了解中国各地基本面貌的人来说,更多是对既有知识的梳理和统计数据的系统呈现。不过,对现状的解释说明多,分析批评少,个别地方有歌功颂德嫌疑;以经济发展和城市竞争为主线和解释方法,而对文化、历史、地理等纬度鲜有谈及。总体来说,读起来不费脑子,对于系统认识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有助益,具有较强时效性,还是值得一看。
深度不够。粗略了解
7.8 主要城市大致了解
抖音知识汇
> 中国城市大变局
1 有用 飞翔的云 2024-02-02 00:20:55 河南
对比《中国城市大角逐》来说,城市讲的数量多一些,但是不够细致,虽然好多好多城市对比下都讲了,但是没有“大角逐”细致,有些粗矿
2 有用 走着 2023-12-31 15:16:07 广东
全国主要城市都说到了,谈不上多少深度
2 有用 钱靖 2023-08-02 23:06:45 广东
整本看完之后真的是意犹未尽!以前很少会关注城市的状态,但是看到这本书之后,我竟对各个城市的一个情况有了很多的兴趣。 本以为是非常枯燥的一本书,但打开之后,觉得这本书真的是非常引人入胜!
0 有用 泫小汶 2024-01-10 17:06:11 河南
咋评分降低了?我觉得很不错啊这本书,能让我长见识的都是好书。
2 有用 怼怼的读书笔记 2023-07-23 07:37:52 辽宁
在书中,凯风介绍了全国37个城市的发展历程,结合大量翔实经济数据进行城市间对比分析,剖析了所遇困境和竞争优势,深度解读城市竞争的底层逻辑,为我们了解城市和选择城市谋求发展提供了参考方向。
0 有用 石涛 2023-09-22 23:01:53 江苏
《E》非常完整新鲜的介绍了全国的一二线城市。
0 有用 Journey 2023-09-07 07:38:08 北京
这个作者拥有绝对一线的数据收集能力和政策眼就能录,能够把各个维度散落的知识点进行聚合,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这本书最亮眼的地方。可惜的就是作者的思维还停留在战争阶段,用词排篇全都是和战争与革命相关的字眼(也许作者并没有意识到且以此为傲)。带来的效果就是所有的城市好像都在争夺某个山头,然后所有的城市都会被北京上海所吞噬,北京上海就是世界中心。但是我们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人民的真实生活也与拿下的那些山头大相径庭。只能说可惜了,浪费了这么好的素材和数据组,所以减掉一颗星。
0 有用 拱卒君 2023-09-05 19:43:44 广东
一般般吧,泛泛而谈,没什么亮点
0 有用 二赫 2023-08-29 01:02:53 云南
说实话没什么独特的观点,就是把每个城市群、省会的公开资料汇总一下,会用搜索引擎就能写出来的书。好的一点是至少可以在一本书里,对全国主要城市的经济、产业、竞争力做一个主题式阅读,心里面有个观察中国城市的底。不必买的一本书,看电子版就行了。
0 有用 人闲桂花落 2024-10-17 13:53:08 北京
1.最大变局的底层逻辑是指国家产业向从东部往中西部的转移。有三次,第一次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基于国防安全的“三线建设”,第二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当前进行的是第三次,是基于“国内大循环”、“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和“关键产业备份”的产业西移,是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持续不断的大国博弈和充满巨大不确定性的超预期事件进行的深层布局。新一轮产业转移,不再局限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向高科技产业乃至大国重器层面扩展。2.“河南的敌人是越南”、“中西部的对手是印度”提法很具启发性,全球博弈背景下的产业转移是往中西部转还是往东南亚转,越南、印度都是不容忽视的对手。
0 有用 林林欣欣 2024-10-19 20:16:32 上海
非常详实地分析中国每个城市的特点和现状,想要把数据记下来奈何太多了。对比陆铭的大国大城,这本专业书稍微欠缺的是可读性和与读者的对话性。看下来,怎么有一种读完一个完整系列公众号文章。
0 有用 洋咩咩 2024-09-21 04:26:24 北京
走马观花似的介绍了国内主要的城市,跟看微信公众号文章感觉差不多,看出版社是清华的还以为作者是清华教授,纳闷怎么写得没一点深度,一看作者简介,新锐财经作家,可以理解了。。
1 有用 林润润 2023-07-30 17:09:25 湖北
这本书不仅揭示了城市背后的秘密,更是为决策者、投资者、城市规划者和我们普通读者提供洞察的指南。大环境的变化,导致城市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这个时候,各个城市也只能各显其能。与此同时,我们普通人的认知也要与时俱进,这样,当我们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才知道该往何处去。
1 有用 刘与奚 2023-07-29 16:51:03 江西
写了很多座城市在发展方面的特色和问题
0 有用 董益泷 2023-08-13 19:06:48 浙江
嗯,过去几年去过书里提到的几乎所有城市。可站在城市竞争的底层逻辑这个视角去看待这些城市,确是头一遭,收获满满!
2 有用 dreamhead 2023-08-09 18:36:34 湖北
这本书有很强的时效性,否则,完全值得五星
0 有用 飞碟脑袋 2023-12-13 10:32:28 北京
三星半到四星~系统评述了2023年时间点上各主要城市的经济状况,数据全面资料翔实,对每个城市提炼出一个问题进行解答的写法有一定趣味。涉猎广度足够,但挖掘深度稍欠。对于了解中国各地基本面貌的人来说,更多是对既有知识的梳理和统计数据的系统呈现。不过,对现状的解释说明多,分析批评少,个别地方有歌功颂德嫌疑;以经济发展和城市竞争为主线和解释方法,而对文化、历史、地理等纬度鲜有谈及。总体来说,读起来不费脑子,对于系统认识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有助益,具有较强时效性,还是值得一看。
0 有用 来自地球 2023-12-19 17:16:36 浙江
深度不够。粗略了解
0 有用 朱青1900 2024-12-12 23:20:26 浙江
7.8 主要城市大致了解
1 有用 大多 2023-07-27 15:25:05 福建
抖音知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