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走向民间的笔记(8)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eien99 (不要做个无聊的人呀!!!)

    2024-07-28 13:33:01

  • eien99 (不要做个无聊的人呀!!!)

    2024-07-28 13:32:42

  • 秋山雪見🍁 (文字一床灯一盏,只应前世是深雠)

    一是朱子学自身的因素。“四书学”的确立与推广,让儒学走出了原始经学狭小的象牙塔,使经学走向道学,二者结合。为儒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二是源自宋朝的政治遗传。 由于朝廷的提倡,大量习举业的士人都把朱子学作为通往仕途的敲门砖,来加以研习。宋理宗朝的许月卿就指出过这样的现象:“嘉定以来,士大夫专以朱氏之学为仕途捷径。”通过这条捷径成功地走入仕途的士大夫们,又成为后来士人所效法的榜样。实惠的利益...

    2024-03-29 22:24:23

  • 麒麟

    透过以上的数据资料,舍去地域不均衡的因素,按北宋旧解额百人取一②、省试十人取一这样保守地计算,南宋登科者五万一千人的背后,有着一百五十年间将近五千万人次落第于“孙山”。五千万人次,这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数字。这是一部真实却被人遗忘的“儒林外史”。 其实,科举之路从来都是如此艰难。北宋的富弼在一篇奏疏中就慨叹道:“自古取士,无如本朝路狭。”宋代的科举已经相当开放,无论是“工商杂类人”③,还是“狞干黥吏...

    2023-09-26 13:14:36

  • 麒麟

    大量通过千分之一高倍率的激烈竞争的科举及第者,在此后的仕途上会遭遇更为激烈的新一轮升迁竞争,多数需要在七阶选人所构成的庞大“选海”中经历漫长的翻滚,只有少数幸运者由于各种因缘际会,得以顺利改官,升迁到中级以上的官僚地位。大多数选人摧眉折腰,被呵责役使,忍受地位低下、俸禄微薄的状况,小心翼翼地熬过十几年,甚至耗尽毕生的心血,到死也难以脱出“选海”

    2023-09-26 13:03:18

  • 麒麟

    论述中国历史如何走向近代,宋元变革论是一个相当宏大的命题。我个人其实无力全面驾驭,只是提出命题,并从一个侧面切入进行初步阐述。 基于个人的研究经历,我决定从南宋科举及第后选人入官这一点切入,从而褐橥社会转型之渐。因为,在多数情形之下,知识人都是社会的主要引领者。 众所周知,从北宋太宗朝开始,伴随着宋朝统一事业的基本完成,亟需各级管理人才的现实状况、重文抑武的战略转变,以及 笼络士人的政治策略等多种...

    2023-09-26 13:01:20

  • 麒麟

    江南商业市镇发展的最初高潮出现在南宋②,商业经济的兴起引发传统经济结构性变化,江南农村经济在宋代,特别在南宋已演变成为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运输业和其他服务业在内的有机体系。③保守地说,宋代每年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总额大致在1亿贯。商业信用开始发达,从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开始,南宋多次发行的会子成为社会主要支付手段,在“钱楮并用”的基础上,贵金属称量货币白银也开始跻身于流通领域。④南宋在...

    2023-09-26 12:25:20

  • 麒麟

    我将视角聚焦在江南,让我们从明清向前回溯。以明清为主的近代以前江南研究,已经有了丰富的研究积累。台湾学者刘石吉认为:“明清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市镇的兴起,在江南更是普遍与突出的现象,经济结构在此起了大变化,初期的资本主义业已萌芽发展。19世纪中叶西方经济势力冲击到中国沿海,以及近代通商口岸都市出现之前,江南地区的‘近代化’(不是“西化’)的程度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①樊树志也指出:“江南地...

    2023-09-26 12:23:13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士人走向民间

>士人走向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