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的灵魂在雨中升腾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auri 2024-04-14 20:49:01 湖南

    文笔架构人物情节设计全线拉胯的小说,令人讨厌地采用了资料堆砌的别出心裁来进行创作,得到了如同剧本杀底层代码未经编译直接出书一般的垃圾大山。 两百页下来,尽管连一个完整的可以称得上小说的故事都没有,但是我得到了至少十份报菜名式说明书、菜谱和不知名影视小美小帅版解说。 我不知道谁给的好评,我只是觉得把它推到我首页的人真的很恶毒。

  • 1 美凌格Monster 2024-03-09 21:17:10 北京

    我们活在时代之下,时代养育我们。但人们总是容易忘掉一点,即当下是过去经历结出的果实,过往在当下展翅飞翔,遮蔽一切。——《塞维利亚日报》帕•普隆访谈

  • 0 攸川 2024-03-12 15:45:10 广东

    资料混编和小说创作的失败结合

  • 0 这天 2024-03-16 18:33:03 天津

    24#17 我祖国的历史在雨中湮灭散失。我父母的灵魂在雨中升腾散落。我自己的记忆在雨中模糊散见。 读南美文学就是有其不一样的感觉,这本一是觉得散、二是觉得冷,就像那些有糟糕事发生的雨天。

  • 1 梦到内河 2024-03-04 21:30:28 广东

    不要遗忘,也不要淡忘

  • 0 有溪水走过 2024-03-11 17:47:32 北京

    寻访父辈革命记忆的故事其实是不太能打动我的(我不了解庇隆主义也不了解宗教),但这本书将传承与追忆的主题潜藏在文本之下,文本上着墨更多的是优秀的心理叙述,叙述由过往的一切引发的断续的回忆和深深的恐惧,「往事就在那里,解释了一切,诠释了我因为身不由己地无法斩断与过去的联系而产生的恐惧」,现代人的惶惑和恐惧,以及失忆症带来的无根漂浮之感,是更能让我理解的部分。

  • 2 羣青 2024-02-29 20:48:44 上海

    一个关于革命者的后代如何重新认识父母和国族创伤,用写作同遗忘抗争的故事。刚开始觉得编号的处理刻意,直到第三部分真相和真情的双重冲击,理解了这种展示记忆机制的做法(内封设计得特别好,在我看来是一种呼应)。普隆说「文学应该提出问题,而非为这个世界增加更多确定性」,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本是小说而不是非虚构的原因之一吧,而且因为既视感强忍不住嫉妒起来:总是别人在写明明我们最应该写的事。

  • 0 苏野 2024-02-06 12:29:59 江苏

    以对一起失踪案的悬疑式的双重追索(父亲对案件的报道、追踪和记录,自己对父亲所留材料的挖掘),从物化与迷茫时代,打捞一个国家暴政历史的黑暗记忆,叩问父辈被压抑的精神世界和求索之路;以内心独白与解剖反省的方式,完成新一代对父辈的理解、认同,对沉沦自我的拯救,打捞被熄灭的信仰之光,解蔽被遮蔽的正义信念。建基于历史记忆和客观素材的非虚构性、纪实性色彩与心理分析,赋予小说以一种真实的、共情的召唤性力量;技艺娴熟,主题和观念在政治和道德上都属于天然正确的,予以人的惊奇感确实较弱。

  • 0 凤梨 2024-04-04 21:49:47 浙江

    【2024045】这几方面:我服药之后恍惚的精神和梦,布尔迪索案,父亲的记录,我对父母时代精神的追寻。最后跟母亲的对话看得我很想哭

  • 1 Chency 2024-04-28 20:15:29 上海

    翻译很出色

  • 0 长河饮马 2024-04-30 23:41:34 广东

    (剧透)评:拉丁裔大致类似汉晋隋唐时期的中国家庭,行事往往以家族为单位,本书将家庭与革命联系起来,用自己的失忆、社会的失忆串起两个家庭的悲剧。奋斗而牺牲的家庭被打成低等人被看客吃干抹净,苟活而放弃执念的家庭反而走向大团圆,但是牺牲者的家人是个混子,选择苟活的爸爸曾经则是个革命家,全书在这种纠结中不断推进,得到的不是日式无赖派的悲观,而是彻底的迷茫

  • 0 魂姆来 2024-05-16 18:29:22 辽宁

    同时看的这个和烈焰焚币,只能说可能是因为对比吧,老铁你写得很呃呃

  • 0 Mickey1212 2024-03-29 00:54:14 江苏

    历史的宏大,个人的渺小,但加注在每个人身上又是那么沉重,该如何道别,该如何书写历史的发生,每个人想逃避的一切最后都会兜兜转转回到最初,这本书还未看完的时候,我接到了姨妈病重的通知,匆匆赶回家见她最后一面。在送别她的那个下午,家里也是在下着大雨,与书里的某一张内容很契合,我合上了书,再也没有翻开……我真正的难过或许不是姨妈的离开,而是难过最后大家都会离开,下一次又是谁呢?

  • 0 信然 2024-04-02 01:04:57 意大利

    “在我服药期间,每天的生活都如白日梦一般虚妄,一切都如此陌生。我想不起来,也根本不想记起来,家,到底是个什么见鬼的东西。” ——前面一直以为是女性作者,看到后面才知道作者是男的,非常细腻且看得出被博尔赫斯深深影响的阿根廷作家。

  • 0 七月莲华 2024-04-10 11:09:45 辽宁

    3.5 里面一段情节想到了现实中发生的案子

  • 0 酒文听 2024-05-18 23:26:55 江西

    6.5分→7分 失去记忆之后的记录,空洞的记录,存在着某种执着的探求

  • 0 リアチュウ 2024-05-30 20:28:44 安徽

    不太行,看名字以为是什么“parents皆祸害”or什么家族史剖析,看了简介以为是什么亲情和解大戏,结果emmm。。。里面很多描写无法打动我反而觉得略装b😓

  • 0 hisoka 2024-05-25 11:53:55

    用一起父亲摘录的谋杀案件报道,延申至阿根廷ZF。是文学,是新闻报道,也是一部直面阿根廷现代史的作品。

  • 0 eighterhana 2024-06-10 21:27:05 北京

    渐入佳境的小说,还好没有在第二章结束时放弃它。

  • 0 溜灰儿 2024-04-14 23:49:27 山西

    看完了,最记忆深刻的是后记中的一句话,还不是作者本人创作,而是引用了他人作者的话……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