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健民夫妇每月260多元收入要养活两个大人、九个孩子、两位保姆——作者将之描述为需“精打细算”度日。
“大领导”的“精打细算”跟普通百姓的“精打细算”是一回事么?
【1.1】大领导工资“含金量”远高于普通百姓。张健民每月单位预扣25元伙食费,但每月均有退费——这就是 “高含金量” 的表征之一,普通百姓没有。具体退多少作者不知何故没有写出来。
不过,珠江帝景130平每月600元租金,以及8毛荤菜、2毛素菜、1块3一盒特仑苏牛奶的某机关食堂……这些信息在公开渠道都能查得到。
张是大领导,待遇只会更优厚。
【1.2】大领导 “精打细算” 维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标准?书中有记述,是家里有两位长期保姆,全家每天喝牛奶,每月买书订报看戏看电影,长子读大学每月生活费40元 (当时工厂里三级工每月工资39.27元)……
新华社公众号2017年发过一篇文章,介绍了1960年代大学生的生活情况,一位朱先生1962年入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那时候一个月的生活费是12元。文中特别指出,朱先生的情况当时在同宿舍属于中等,有比他好的,也有不如他的。
窥一斑或可见全貌,健民长子读大学时一个月的生活费,高出中等条件百姓子弟生活费的 3倍还多,以“中阶红色贵族子弟” 称呼他,应该还算贴切。
【1.3】同一座城市、同一个历史时期,每月70多元总收入的一户普通工人家庭,要养活两个大人四个孩子,再怎样努力 “精打细算”,能过得上健民家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家庭如果出个大学生,每个月能提供12元的生活费?
【2】书中写道:“健民对待子女教育的逻辑是这样的:国家给老一辈革命干部的待遇,不应该由子女来享受”。
这句话看怎么样来理解:
可以理解为 “高风亮节”,
也可以理解为 “健民基本不谋求制度允许的特权之外的特权”——但终归还是有 “特权”。
依靠合理合法的工资收入,长期雇佣两个住家保姆,以高出普通学生生活费 3倍 的标准供养自己的长子读大学 …… 'Animal Farm' 里那句 “更平等” 的名言是怎么说的来着?
【3】关于健民夫妇的九个孩子。书中专门有一节写健民夫妇努力节育但未成功的事。
这事儿该怎么说呢?说到底,还是能养得起那么多孩子,所以才多生。
当时太原普通工人家庭有四五个孩子就算是孩子多的了——为什么大多数普通百姓就能控制住不生九个孩子?是普通百姓掌握了高级领导不知晓的“避孕秘笈”么?显然不是,“养不起” 才是最有效的避孕措施。
【4】本书副标题不妨改为《中阶红色贵族家庭如何度过艰辛探索时期》
PS. 上述文字只是本人看此书过程中所想到的片鳞半爪,张健民能做到书中所描述的那些事迹已属不易,本人无意苛责。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