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克勒斯之柱》的原文摘录

  • 附近的塔里法(Tarifa)也有渡轮前往摩洛哥。昔日巴巴里(Barbary)海盗便是据守在塔里法,向行经海峡的船只强征通行费,因此英文的"关税(Tariff)"一词就是源自这个勒索者的小避风港塔里法 (查看原文)
    吹的大大的 1赞 2013-02-02 22:18:23
    —— 引自第32页
  • 这种格调的斗牛活动并非起源于远古,而是源自18世纪末期,再加上许多血腥的现代化作风。有不少人对斗牛做出各种精致的文化阐释,我觉得那些论调都很可笑,对我而言,斗牛最令我满意的一幕,便是见到斗牛士被牴击躺在沙地上,遭到牛蹄践踏与牛角戳刺;这是任何胆敢折磨动物者所应遭受的待遇。 (查看原文)
    吹的大大的 2013-02-02 22:36:00
    —— 引自第47页
  • 的确,只有德国人才会双双对对,穿着厚重防水的登山鞋、登山夹克与灯笼裤,带着登山杖和望远镜。每次我见到这种装扮的德国人,都不会联想到登山,只会联想到侵略。他们是那种身强体壮 面颊红润的德国佬,利用便宜的价格,在山间小路上阔步而行,仿佛有意无意地在物色“最适合优秀人种生活”的地点。 (查看原文)
    晴明君速来降鬼 1赞 2020-05-13 21:27:56
    —— 引自第71页
  • It is not a sea that is affected by the phrase of the moon; it has moods rasther than monthlies.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3-04-14 21:02:18
    —— 引自第4页
  • 多年来,我一直愉快地在世界各地旅行,唯独避免前来地中海。地中海之旅一向都被视为教育之旅,一趙寻找智慧与经验的旅程。因此我年届五十,却依然不曾去过西班牙。我所见过的南斯拉夫也仅限于从卢布尔雅那の到保加利亚边境的主要地带,而今南斯拉夫已分裂为五个国家。我也从来没去过以色列、埃及、摩洛哥或马耳他,而我所遇到的大多数人都已经去过这些国家,每个人都比我熟悉地中海。我怀疑地中海从头到尾不过是都市化与讹诈的结合,没有其他的了。詹姆斯・乔伊斯曾写道:“罗马令我联想起个向游客展示祖母尸体来谋生计的男人。”我认为整个地中海地区也是如此,旅游业只是崇拜祖先及对毫不协调的废墟的崇仰之情而已。 然后我开始设想,也许这正是拜访这个地区的最佳理由,因为在过分曝光之余,这里已经腐滥老朽,完全改观了。改变和衰败使它值得一看,也必须尽快记录,而我正是做这种事的人。旅行了半辈子之后,我已培养出对死亡主题感兴趣的特殊胃口。 (查看原文)
    碧月清风 2020-05-29 05:43:15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前往直布罗陀岩的缆车
  • 假如我看过太多关于某个国家的资料,反而会因阅读而剥夺亲自一游的欲望,因为我不愿真相破坏想象中的美好境界。伟大的汉学家与翻译家阿瑟・韦利就是不想冒幻灭的危险。 (查看原文)
    碧月清风 2020-05-29 22:07:46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往阿利坎特的“地中海”号快车
  • 普里切特便曾言及“旅人的罪恶感,源自他只是路过,只是个旁观者”。我并不觉得内疚,只觉得哀伤、惊恐、同情和欢乐。旅行的目的之一,便是观察人们如何工作、如何度日。有时候这会令我产生不适与使不上力的感觉。但我“不只是”个旁观者,我是个很努力工作的旁观者。 (查看原文)
    碧月清风 2020-06-01 05:17:38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往阿利坎特的“地中海”号快车
  • 旅行时,我总是会一路前进,直到找到一处喜欢或特别有感觉的地方,才会稍作停留,这也是我总是只身旅行的原因之一,因为两个人之间很少会对同一个地方看法一致。 (查看原文)
    碧月清风 2020-06-01 05:38:08
    —— 引自章节:第三章 搭“欧罗巴角”号往马略卡岛
  • 对我而言,大都市就像目的地,一个封闭的驻足处,具有终点站的味道,宛如向旅客轻喃:“你到了。”但此次我环游地中海不想有任何目的地。我打算行行重行行,避免停驻在巴塞罗那这类地方,或只是走马观花。这种内容丰富的地点只适合想将一个城市写成一本书的作者,而坊间已经有太多关于巴塞罗那的著述。但我仍然被牵绊住了。 (查看原文)
    碧月清风 2020-06-04 17:23:34
    —— 引自章节:第四章 乘“瓜达卢佩圣母”号快车往巴塞罗那及其北境
  • 其实没有一种语言是困难的。语言是一种活动、一种游戏,是经由不断练习而来的,无需过人的智商就可以学好。学语言是一种社交行为。所以你不得不做出结论:待在科西嘉的这十二年当中没有人跟谢里夫说过话。他根本被排拒在社交活动之外。 (查看原文)
    碧月清风 2020-06-05 05:39:13
    —— 引自章节:第六章 乘“美丽岛”号往科西嘉岛
  • 意大利人有些僵化的作风实在令人抓狂,但是拒绝大惊小怪的个性,是他们最可爱的特质之一。应付脱序现象是意大利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已然练就一身处变不惊的本领。 (查看原文)
    碧月清风 2020-06-06 21:57:00
    —— 引自章节:第七章 搭“伊奇努萨”号往撒丁岛
  • 但不论其他,《奥德赛》实是描绘旅行的挫折、烦恼与漫漫归乡路的长诗,总之,这么一部怀乡的史诗对阅读的旅人是最大的慰藉。 (查看原文)
    碧月清风 2020-06-07 06:22:24
    —— 引自章节:第九章 搭“维拉”号往卡拉布里亚
  • 意大利人喜欢在周围盖满建筑以重组景观,仿佛不经过一番挖掘与兴建,便不会对其天然景致感兴趣似的。这一点,意大利人和中国人很像。此外这两个地方的人都喜欢吃面食,也都拥有龙的古老信仰。 (查看原文)
    碧月清风 2020-06-07 06:25:08
    —— 引自章节:第九章 搭“维拉”号往卡拉布里亚
  • 意大利人实在很会奉承人,即使是在斯洛文尼亚边界的意大利人也不例外。西班牙人太内敛,不会赞美别人;法国人嫉妒心太强,而且不肯定;科西嘉人则太骄做。对生性慷慨、个性外向的意大利人而言,赞美人是正常的事,反正说话并不花钱,反而可以使日常生活变得更为顺畅。我曾在威尼斯掉过一张很重要的票,票务员先是温和地责备我,可是当我自责“我是白痴一一真的太笨了时,他却反过来安慰我:“不,不是的。掉张票是常事,不要那么苛责自己。” (查看原文)
    碧月清风 2020-06-07 18:56:42
    —— 引自章节:第十章 搭“克罗迪亚”号由基奥贾出发
  • 旅行经常是种悲哀,甚至带有自虐性质的乐趣,因此抵达名不见经传、景观可怖之处,也是旅行者的乐趣之一。 (查看原文)
    碧月清风 2020-06-07 19:07:44
    ——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 乘“利伯尼亚”号前往扎达尔
  • 这场战争有没有好人和坏人?” “这样说好了,我们是克罗地亚人,但是去年我父亲被抢了差不多五千美元的第纳尔,抢匪也是克罗地亚人!”他哈哈大笑。他正忙着吃意大利面。“塞尔维亚人是新教徒,克罗地亚人是天主教徒,波斯尼亚人是穆斯林。就我来讲,我听不懂斯洛文尼亚语、黑山语或马其顿语。那些就像外语。波斯尼亚、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语言则大同小异,然而我们之间已经不讲话了!” (查看原文)
    碧月清风 2020-06-07 19:29:11
    ——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 乘“利伯尼亚”号前往扎达尔
  • “利伯尼亚”号渡轮要到凌晨一点半才再度启航。我心想:只身旅行有什么好奇怪的呢?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经常不知道下一个小时会有什么计划。比如前往奥帕蒂亚是一时兴起的决定,就像临时決定前往皮卡夫,又突然决定离开一样,里耶卡一行也不例外。而此刻前来扎达尔又似乎不会有收获。我一个人也罢,如果拖着另一个人随兴而行,对他实在不公平。我今天一早在里耶卡,中午在奥帕蒂亚吃午餐,然后买票回里耶卡,而下午开始便直在坐船。现在午夜早已过去,我还没有地方可住,行李也重得像大石头。倘若结伴而行,我早已跟对方疯狂道歉。但事实上,我挺开心的。你在扎达尔,老兄,这可不简单,那么久了,你还在地中海地区。 (查看原文)
    碧月清风 2020-06-07 19:33:27
    ——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 乘“利伯尼亚”号前往扎达尔
  • 她不给我坚持付钱的机会,我被她感动了。自从几个月前从直布罗陀启程以来,这是第一次有人送我一样可以称之为礼物的东西。大部分时间根本没有人留意我,我只一径由布拉瓦海岸到蔚蓝海岸,由巴塞罗那到马赛和摩纳哥,没有一样东西是自动送上门的。我必须旅行到此地才找得到一个慷慨的灵魂,而且是处于战争阴影中,在一个布满弹孔的小镇的咖啡馆里,在这个瘦削女子身上发现。或许这也是因为战争。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受到战争的摧残,有些人是因为战争而变得更美好。 (查看原文)
    碧月清风 2020-06-07 19:44:29
    ——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 乘“利伯尼亚”号前往扎达尔
  • 在车门啪地关上前,我总算摸出一些意大利钱币给他,也许正值五十列克。在此行中,我第二次由一名最不可能的人身上获得了份礼物。我对他来说只是个陌生人,我俩以后也不可能再碰上,他却毫不犹豫把他半日所得送给我。这突如其来的善意,就像扎达尔酒吧那个请我喝咖啡的女人一样,顿时消除了当地的魔咒。尽管都拉斯依然面目可憎,我却对它心软了。 (查看原文)
    碧月清风 2020-06-07 21:04:01
    —— 引自章节:第十二章 乘“威尼斯”号往阿尔巴尼亚
  • 我一直以为人们拼命工作是为了存钱让孩子上大学,现在才发现有些美国人拼命赚钱是为了搭乘“海上精神”这类邮轮去度假。在一九九四年做一趙为期十四天的海上旅行,所需费用大概等于一个孩子在美国上所私立名校一学年的学费,也就是大约两万八千美元。 (查看原文)
    碧月清风 2020-06-08 06:16:26
    —— 引自章节:第十三章 乘“海上精神”号往伊斯坦布尔
<前页 1 2 3 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