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
“中心”还是“外围”?——秦汉时期的成都平原/戴梅可(Michael Nylan) /著 朱 华/译 颜 信/校(1)
秦蜀栈道开通的历史价值及其现实意义/周 芬(8)
认知偏差:“甲午之乱”与士人对蜀地形象的争论/刘 蒙(17)
蜀王府往返京城线路及其在“大一统”战略中的意义/胡开全(38)
锦江书院与清代中期“文翁兴学”的恢复与重建/黄韵竹(53)
· · · · · ·
(
更多)
历史研究·
“中心”还是“外围”?——秦汉时期的成都平原/戴梅可(Michael Nylan) /著 朱 华/译 颜 信/校(1)
秦蜀栈道开通的历史价值及其现实意义/周 芬(8)
认知偏差:“甲午之乱”与士人对蜀地形象的争论/刘 蒙(17)
蜀王府往返京城线路及其在“大一统”战略中的意义/胡开全(38)
锦江书院与清代中期“文翁兴学”的恢复与重建/黄韵竹(53)
全面抗战初期影响川军作战的若干因素研究/何林锋(63)

·人物研究·
“十年三出剑门关——赵抃初知成都府考述/王瑞来(76)
纳百家入孔学——廖平诸子学述/杨世文 王雯雯(86)
成都音乐学家王光祈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近代转型研究/邱佳慧 刘朋乐(103)
新津县知事罗兴邦考/张林杰(115)

·文献研究·
乾隆《蒲江县志》考述/王志强(122)
刘咸炘《推十文》研究/马 旭(129)
民国报刊中的《武则天》剧演广告研究(1911-1949)/唐丽君(158)
民国《绵竹县舆地图册》编绘情况及学术价值/李敏慧 张子耀(167)

·综述教改·
日本CINII与KAKEN数据库收录中国四川研究文献简述/刘岩 王晓梅 陈羽萌(178)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以四川大学为例/马 敏(194)
·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