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来信(全四册)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 胡小猴 2024-04-02 22:29:00 江苏

    “头一次见到俄国的廷臣,让我印象很深的,主要是作为显贵的他们,在履行自己义务时表现得异常顺从。实际上,他们的地位好像只比奴隶高一点。但是,一旦皇子不在,他们就又恢复了自由、从容、果断的样子,与刚刚装出的唯唯诺诺判若两人。”鹅国人跟南边邻居气味相投心意相通,不是没有原因的。

  • 7 乙左左 2024-01-04 14:28:23 福建

    今年开始读的第一套书。用最精美的文字,作最精准的吐槽,屈斯蒂纳笔下的俄国,虽带着强烈的个人目的性,可往往这类偏见也击中了靶心,沙皇的残暴和专制,历史诚信的缺失,俄国人民的奴性、敏感甚至冷酷无情,以及整个社会对艺术鉴赏力的低劣,都通过他的见闻有理有据地呈现,当然,也并非一味地吐槽,他认为彼得堡的豪华不值一提,而郊区却带着肃穆之美,俄国农民的歌声带着哀鸣,就像在压迫下叹息和呻吟,伏尔加河的歌曲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复杂性……多面而深刻,读这套,可以深入了解俄国。

  • 2 ミナミ 2024-02-03 11:56:45 安徽

    偏见和事实五五分,比起游记更像是发泄情绪。从第12封开始,作者看出来自己书信被视奸了,尼一苦口婆心解释工作不易笑死。至此行文开始变异,按照文中来说就是,到了俄国就要学会沉默。最后一封信,逃出视奸,又开始放飞自我,最后一个踩一捧一:若是谁不喜欢民主,那就去俄国看看专制吧,一治一个好。不过,作者本人不会俄语,很多历史都是道听途说。

  • 5 小包子 2024-01-17 13:36:30 上海

    如果俺萌相信俄国佬的说法,他们所有的道路,那些哪怕不是交通要道的小路,在某些季节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俺萌偏偏就在这里,发现它们都很烂,它们全都崎岖不平,有些宽得像荒野,有些窄得跟细脖子似的......hhhh挺逗的一部旧日沙俄游记,还是个文笔挺好的特会嘀咕历史小故事的法国佬写的,长长的一部书四大本收录了他游历俄国时书写的36封长信,对当时人文风土烟火历史无所不包,顺路还经常联系比较髮国大葛那啥命嘀嘀咕咕。这种一边写物写景加点人物、一边前溯各种事件的非常出彩的,俺之前只知道达尔林普尔的印度游记类似。暖冬天东一段西一篇凑起来看完,实名点赞并安利信件阅读和冬天很搭调。提到的地标有些去过,比如克里姆林那啥宫,在书里重遇的感觉小美好,希望以后能补打卡再去逛贝加尔湖。存实体书简评代留念。包

  • 0 尤里卡 2024-02-23 12:16:47 河北

    作为一个旅行家和作家,屈斯蒂纳对这次俄国之行是有明确认知的,那就是“为知而看”:考察俄国的生活方式,研究俄国特有的思维和感知方式。用屈斯蒂纳的话来讲,“旅行是为了让我的好奇心获得源源不断的养分,给我的思想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的确,屈斯蒂纳旅行融入了对俄国的社会与文化、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作出了犀利的洞察和论断。

  • 0 麒麟 2024-02-22 17:45:08 北京

    《俄国来信》的作者的身份是法国精英人士,在1839年那个遥远的时代所写作的,我们应该也可以从这样的作品里,找寻到一些现代问题的历史根源,这会带来很多的启发,从不同年代不同立场去看待这段历史,以及现在发生的事情,我觉得有意义。

  • 1 曾经的你 2024-02-19 08:24:29 上海

    为了对抗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对美国的赞美,法国作家屈斯蒂纳专门去俄国收集素材,准备写一本证明法式政治理念同样优秀甚至盖过一筹的书,结果自然是灰心丧气,然后写下了著名的《俄囯来信》:所有能让政治制度具有意义和目标的东西,在这里都消失了并混淆在一种单一的心理中,那就是恐惧。在俄国,恐惧代替了思想,或者更准确地说,恐惧让思想麻木了。这种心理在其单独居于主宰地位的时候,只能造成文明的表象;不管短视的立法者会怎么说,恐惧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的推动力量。它不是秩序,而是掩盖混乱的外衣。缺少自由的地方必定也缺少热情和真理。

  • 0 Xiao的储藏间 2024-03-23 17:20:50 海南

    “我的笔端并不带着仇恨,我的描写也不是为了诋毁。”

  • 1 K 2024-01-26 10:30:20 韩国

    原来信可以这样一直坚持写。原来俄国可以这样细致入微地去观察。每一篇都满含作者对于生活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和思考。是游记是信件是随笔是散文也是不可多得的了解那个年代风土人情的第一手历史资料。

  • 0 Nelly.L 2024-02-21 19:37:24 上海

    对专制统治无情的吐槽,放在今天看依然犀利无比。

  • 1 鹤游西 2024-02-23 14:50:00 吉林

    整部作品有着难以置信的宏观视角和深刻思考,文字却带着法式专属的优雅、精巧与毒舌,融合后带来的阅读感非常奇妙。 关于暴政下人们的恐惧、沉默与奴性;关于自由被剥夺到难以呼吸的沉重感;关于贵族与农民、艺术与民歌、宫廷与乡村、法制与科学……让人忍不住嘴角上扬的犀利吐槽与发人深省的辛辣讽刺并行,仿佛听得见那片土地压抑已久的哀鸣。

  • 6 North Laker 2024-01-05 16:14:31 广东

    迫不及待地拿到就读,几篇过后,就感觉击中了本人的“甜点”。文字中弥漫着浓浓的经典法兰西味道,有夏多布里昂,有托克维尔,甚至有纪德和普鲁斯特。那些人,那些景,那些貌似轻描淡写实则直击要害的点评,那些感受得到但说不明白的哀怨,还有些自以为是的同情和不屑,影影幢幢中感受到两个世纪前俄罗斯土地的沉重呼吸。

  • 0 赤羽 2024-02-05 10:43:04 北京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非常不情愿地承认美国模式不可避免的胜利。这让同为贵族和保守派的屈斯蒂纳对此却表示怀疑。他想通过俄国与美国之间的对称式比较来否定这一观点。从7月10日抵达圣彼得堡,8月3日到达莫斯科,到10月1日回到柏林,他在俄国待了不到三个月,不会说俄语,而且旅行中一直受到政府官员的保护和监视。不过之后他却写出了一份长篇旅行记录,用三十六封信来呈现他的俄国之行。这本书很主观,但不失为是一种参考角度。我们或许可以透过屈斯蒂纳的眼睛,去窥探当时欧洲旧贵族的偏见和恐惧。也可以从他这里,看到俄罗斯当时的现实与荒诞。作为“置身事外”的中国人,在世界格局剧烈变动的近代,我们又何曾真正“置身事外”。

  • 0 雲隱 2024-01-30 21:09:02 北京

    书信体的游记、杂文和回忆录,犹如屈斯蒂纳是在写信给我,在北方荒漠般的大海上穿行,取道中亚的草原,抵达了曾一度屹立于幻想中的圣彼得堡,于是梦幻开始被现实取代,一种音乐上不协和的感觉透纸而来——欧洲的衰落伴随着专制体制的瓦解,而仍是君主政体的沙俄却日趋强大,本来是想在俄国寻找欧洲的传统,去发现后者的强大不过是在压迫的基础上用专制撑起的外壳,犹如圣彼得堡的建筑,大而无当,犹如镀金的监狱。读过之后,感觉屈斯蒂纳游历的沙俄,与罗曼罗兰游历的苏联(《莫斯科日记》)无比相似。

  • 1 Kiyoko🌲 2024-01-21 23:44:43 广东

    36封书信记录了作者在1839年前往俄国游历时的所见所闻,虽然可能有些法国贵族的傲慢和偏见,但在那个审查严格的年代,书信中所揭露的内容对了解旧世界俄罗斯的社会风貌提供了很宝贵的视角。作者在书信中批判了沙皇的专制暴政,人们因恐惧而沉默,用谎言粉饰太平,宗教丧失了独立性沦为世俗权力的工具,讽刺俄罗斯仍然跪着的奴隶梦想着征服世界。1839年尼古拉一世在经历了十二月党起义后,加强了思想控制和审查,作者就很害怕书信被搜自己被拖去西伯利亚,但他却极为赞赏尼古拉,认为他是第一个唤醒俄国人回归本土,成为真正的俄国人,批判彼得大帝东施效颦,抹杀民族特色。俄罗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特性,既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非常割裂矛盾,再次验证了那句“俄罗斯处于时间之外,没有过去与未来”。

  • 0 阿元聊历史 2024-02-11 16:11:23 浙江

    该书的体裁是游记,作者当时想以信件形式向友人阐述见闻,所以,这些记录能带给读者即时的现场感。作者深刻的思辨与精彩的文笔,造就了一部经典。它媲美于托克维尔的名著,包括书中那些带着时代偏见的看法,依然具有历史观察的参考意义。

  • 0 王林武 2024-03-27 22:37:51 浙江

    读了90页。

  • 0 smile 2024-04-27 09:22:47 北京

    首先是要尊重外国人,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和地位。还有,如果不能给他们礼物,让他们满载而归,那至少要给他们很多纪念品以示善意。因为他们回去的时候,是说一个国家的好话还是坏话,取决于他们在那里受到了什么样的招待。 对于我来说,旅行从来不是时尚,而是与生俱来的爱好。我越是探究它,它在我的眼里就越是美丽辽阔。“为知而看”,这是旅行家的座右铭,也是我的座右铭。 那里有个文件匣,文件上写有巴黎全部犯人的姓名。那些文件是用来登记当天处决的犯人的。对牺牲品的选择一般不需要太费心,名字摆在最上面的就是最先被处死的。热罗姆对这个性命攸关的匣子很熟悉:六个月来,他每晚都要进入办公室,偷偷地把写有我母亲姓名的文件摆到匣子的底层。她的名字有一次就出现在那堆文件的上面,热罗姆哆哆嗦嗦地再次把它放到其他文件的下面。

  • 0 亲爱的马克西姆 2024-05-03 23:49:09 吉林

    有空再来写个长评。其实法国人屈斯蒂纳这本书能在19世纪的法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与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和斯塔尔夫人的《论德国》并列),是因为他几乎是首次将“俄罗斯”与“西方”显著区别开来。屈斯蒂纳在全书中反复强调俄罗斯的落后和“模仿”(“俄罗斯人总是不断被模仿其他民族的欲望所吞噬,他们像猴子一样模仿人类”),摒弃了俄罗斯人总喜欢自吹自擂的“俄国特殊论”。他创造了一种“西方人对俄罗斯的论述框架”,俄罗斯是西方的“他者”,是“敌人”,是“可憎的半亚洲和半欧洲的怪胎”。这个框架影响了19世纪后来Frédéric Lacroix、Charles-Frederic Enningsen和Galette de Culture等学者有关俄罗斯的著作。夹句私货,国内何时可以丢掉“俄国特殊论”的包袱呢?

  • 0 马陌上 2024-05-03 19:29:57 上海

    每句话都戳心窝的一本书。有些地方的吐槽简直愤怒又疯魔!排山倒海、江河俱下般地将奴性、集权制进行了毁灭般地冲刷!鲁迅的文字是匕首的话,这哥们完全是机关枪!!喜欢!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