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转型与现代化 短评

热门
  • 4 黄小蓉 2023-08-29 19:09:47 北京

    上海书展展场值班,这本大部头带去的都卖完了。上海的读者来市民书展买这么学术的作品,让我对上海的读者朋友刮目相看,也侧面反映这本书的议题严肃但有意义。

  • 2 春山噤 2024-02-05 22:52:54 河南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阶段变迁,人们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把乡村变为故乡,却又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四处碰壁,不愿再回到那个被过度二元化的乡村。

  • 1 克莱德的鲸 2025-03-08 17:51:41 北京

    我的阅读习惯是,只要开始、只要质量别太差,我不会轻易放弃,这一习惯的负面后果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被无限放大了。可能是由于自己过于门外汉,对于书中提到的农业产业现代化等概念及其措施不甚了解,所以读完也没什么获得感,只是粗浅地明白过去单要素驱动的模式已经过时等相对抽象的道理。而书中提到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内容,又由于前期有一些储备,让我觉得作者提到的措施有些不接地气、甚至带有一种理想化的色彩...... 这本书涉猎的内容对我来说实在太多了,抱着想找点写作灵感的动机阅读此书,结果是越读越乱。而且有些内容其实是作者之前发表过的期刊文章,导致有些内容被反复提及略显重复。总的来看,我当然感受到作者对于三农问题的热情与忧虑,但我不推荐新手阅读。一些新概念如“城乡中国”,不如去读期刊文章…

  • 1 左手。华伦斯坦 2025-01-08 12:28:29 北京

    很少见到这样敢想、敢言的前官员,可见学人风范仍是他的底色。在我看来,任何探讨三农的学者、媒体人、经营者,目前都绕不开这本书——别沉醉在田园牧歌式的幻梦,朝野诸公请直面城乡中国的重重挑战。如其所言:“社会进步的基本取向是公平。我们不能让一部分人独享城市的好处,而让其他人承担成本……”

  • 1 2024-11-12 10:39:21 北京

    作者的工作履历包括国研中心和人大,书自然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读起来蛮过瘾。只是不同章节应该是不同人写的,所以偶有重复或不连贯。但瑕不掩瑜,给人以挺大启发。

  • 0 Kilimanjaro 2024-05-11 00:21:09 湖南

    论文集,但体系化还可以。

  • 0 cosmosalanre 2024-06-30 10:48:09 贵州

    长在乡村,目前在乡镇(街道)工作已近6年。可以说这本书描述的现状、指出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很实在,值得探索。

  • 0 薛定谔でも 2023-08-08 15:54:28 北京

    乡村是农村、农业、农民的有机体,只有三者良性互动才能实现乡村现代化。城乡中国是理解、分析和解决中国乡村现代化问题的基本结构形态,从单项城市化转向城乡互动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乡村在这一格局下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型。刘守英教授的这本书将乡村视为人、地、业、村联动的系统,构建出一个分析称想转型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本书一大特点在于,全书基于作者实地调研后的思考,与多年的理论研究,更具指导意义。

  • 0 李强 2023-08-22 11:34:17 北京

    《中国乡村转型与现代化》作者刘守英等。乡村转型与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梦”的成色。本书将乡村视为人、地、业、村联动的系统,旨在构建一个分析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拓展理论界对城乡中国格局下乡村问题的讨论,矫正传统理论与政策中对于城乡关系以及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一些认识,提出有效的制度改革方案与实施措施,对于破除城乡分割体制结构,实现城乡融合与乡村现代化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 0 钟小羽 2023-08-30 10:03:01 北京

    这是一本研究乡村振兴的书籍,旨在构建一个分析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在城乡中国视角下以多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并在理论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作者刘守英在书中深入剖析了在城乡中国格局下研究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的逻辑、路径、体制和政策。本书不仅对于破除城乡分割体制结构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实现城乡融合与乡村现代化的政策制定与实施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 0 不是很确定 2023-08-22 14:21:35 北京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乡村也从传统“乡土中国”转型为“城乡中国”。农民“离土”、“出村”,环境的变化需要有更为精确适配的公共政策来引导。本书关注农民代际革命的现实,分析农业现代化的可行路径,并提出了城乡中国阶段乡村振兴、村庄转型的路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制度供给滞后成为最大制约,本书末章针对这一现状,分析问题原因,并从思路、模式、路径等角度给出了详细的意见。

  • 0 豆友gVywyDFkSY 2023-08-25 17:23:25 山东

    乡村转型与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梦”的成色。 乡村是农民、农业、农村的有机体,只有三者良性互动和相互影响,才能实现乡村现代化。本书主要从城乡中国特征、农民的代际革命与城市权利、农业工业化与产业革命、乡村振兴与村庄转型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证,推动构建一个可观察、可分析、可检验的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理论。

  • 0 冬日暖阳 2023-08-29 18:12:48 河北

    处于急剧转型之中的现代化中国,乡村治理结构面临历史性的深刻变革:农村土地制度如何深化改革、乡村主体等“空心化”问题如何应对、基层腐败的治理与基层治理结构转型、“上访维稳困境”的制度性化解、新型城市化中农民工融入、农民工返乡后的乡村产业转型与振兴等,都是基层乡村治理必须直面的重大现实问题。只有构建多元主体共商共建、协同治理的制度体系,最终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得益彰的治理格局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