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学史 短评

热门
  • 9 秋山季子 2024-08-15 15:37:04 北京

    基本是复读正史儒林传及焦桂美、简博贤等人的书。不过我觉得不怪韩大伟,主要赖牵头翻译的人。人家西方汉学家好不容易把这些东西译成英文,向英语世界介绍中国经学史,不管做得怎么样,多多少少还有些用。你童岭拉两个研究生把它译回中文,又有什么意思?当文献综述用?

  • 1 三十抄 2024-12-29 12:25:47 江苏

    多综述和翻译,前半是正史儒林传研究,后半是隋唐之际经学研究,现存经学佚籍多为梁陈北周义疏,陆德明、陆法言、颜师古、孔颖达的材料也是反复耕耘的。不过比较古典学的意识,比如把陆德明比作阿奎那式的“总括者”(p204);科学地理学的视角,如东晋豫章郡经学中心(范宁、雷次宗、陶渊明等,p36);文献学与诠释学的框架,“文本距离”的概念,分疏当时的哲学关注和具体的文本语境,从诠释学的内在理路导出疑经运动(p18-20,p281),可以说有启发。就此时段言,虽说皇侃代表了诠释学的崛兴,但二刘又被看作是事实主义的确立,这种张力到五经正义里延续、弥合,似已经暗含南北、汉宋对立,或者说涵盖了经学阐释的各种方向,这应该是南北朝隋及初唐经学的意义所在。陈鸿森论北朝经学并于南、潘铭基论正义引定本出入,备查。

  • 0 L'héritiers 2024-09-22 20:56:00 湖北

    怎麼引用了這麼多中文學界的成果?我還想看看西方視角。 不過還是能概觀入門

  • 0 毋作辽豕 2024-12-20 23:08:38 河南

    入门的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