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0日本奥运会场馆的建成,担任设计的建筑师隈研吾广为人们熟知。作为在世界上活跃的建筑师,隈研吾在邂逅新事物的同时始终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不断挑战新事物,尝试寻找与众不同的切入点。“负建筑”是如何诞生的?“隈建筑受到世界好评的理由是什么?”其中的建筑哲学,令人叹为观止。本书为隈研吾与多年友人田实碧进行的长篇访谈。书中穿插了许多著名建筑的诞生秘闻,以大仓山的老屋为起点,到世界各地的建筑作品,讲述了一位精英建筑师的成长经历,以及至今为止鲜为人知的故事。
本书从隈研吾建筑启蒙的原点谈起,对自然环境的感悟、与人、文化和历史的融合、对于不同建筑材料的探索,到关于未来建筑的展望,在与作者的对谈中向读者阐述自己对建筑的观点与理解。
• 田实碧与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的对谈集,不仅可以通过作者的视角和隈研吾本人的叙述解读“隈建筑”,作者作为友人的角度分析“什么样的际遇和个人习惯”塑造了建筑家隈研吾。
• “发现各种各样重叠在一起的印象,捕捉不断涌现的灵感,然后将其变成具体的造型,这就是隈研吾先生魅力的所在。”
• 收录隈研吾的42个建筑,了解他的建筑思想与个性,建筑学观点与传统文化、东方哲学的融合,重视场所的整体设计,解答“隈建筑“的含义。
• 隈研吾,是日本著名建筑师,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建筑融合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曾获得国际石造建筑奖、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等。
0 有用 陈自来VincentC 2024-11-19 10:36:27 浙江
就像隈研的建筑一样,这本书柔软、质朴、轻盈而有质感,不同纸张预示着不同的章节和内容,如同穿梭建筑内部空间,遇见不同细部的节奏感。但是这种有设计感的书籍普遍的问题在这本书上仍然存在,为了满足一些形式的需求,会牺牲很多内容层面的阅读体验,比如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反复翻回书籍最开始的那部分图片,而图片的排序逻辑也不甚明确,需要在“无序”的列表中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当然,这本很日常的小书不同于大部头的作品集和... 就像隈研的建筑一样,这本书柔软、质朴、轻盈而有质感,不同纸张预示着不同的章节和内容,如同穿梭建筑内部空间,遇见不同细部的节奏感。但是这种有设计感的书籍普遍的问题在这本书上仍然存在,为了满足一些形式的需求,会牺牲很多内容层面的阅读体验,比如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反复翻回书籍最开始的那部分图片,而图片的排序逻辑也不甚明确,需要在“无序”的列表中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当然,这本很日常的小书不同于大部头的作品集和生平简历,很适合我们了解隈研对于建筑探索的起点,以及一些很“私密”的工作习惯和细节。 (展开)
0 有用 豆友199658301 2024-05-25 12:07:22 日本
重要的转折点往往发生在一个人遭遇挫折的时候。
0 有用 七色花 2024-09-16 12:11:04 陕西
探索新事物,保持好奇心。
0 有用 speakmynameyn 2025-01-21 22:24:18 上海
对隈研吾的“反建筑”概念深深不以为意,倒是对书中提到的其他建筑泰斗颇有兴趣。四月份如果可以希望去朝拜一下代代木体育馆。
0 有用 三鞭子 2024-09-15 19:15:59 辽宁
够我学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