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名人日記 (金馬都)
- 文化漫笔 (森森)
- 待购书目 (得似浮云)
- 书单|已购书目(2023年) (文在兹)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3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8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倭仁日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倭仁日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非虛構 2024-06-11 23:21:31 北京
晚清困局,十分被動,華洋衝突不斷。越是這樣的朝廷中,說性理者風頭越足,好空談,好講華夷之辯,好講血性,好以道德和口號救中國。一被動就激進,一保守就頑固。倭仁是當時著名的理學家,他說:“孔門大路,惟有斂心遜志,亦趨亦步去,知一字行一字,知一理行一理,是要務。” 蔡元培評論這些掌握著大權的腐儒:“自漢以後,雖亦思想家輩出……而其大旨不能出儒家之範圍,惟用哲學以推測一切事物,往往各家懸想獨斷……我國的哲... 晚清困局,十分被動,華洋衝突不斷。越是這樣的朝廷中,說性理者風頭越足,好空談,好講華夷之辯,好講血性,好以道德和口號救中國。一被動就激進,一保守就頑固。倭仁是當時著名的理學家,他說:“孔門大路,惟有斂心遜志,亦趨亦步去,知一字行一字,知一理行一理,是要務。” 蔡元培評論這些掌握著大權的腐儒:“自漢以後,雖亦思想家輩出……而其大旨不能出儒家之範圍,惟用哲學以推測一切事物,往往各家懸想獨斷……我國的哲學,沒有科學作前提,永遠以‘聖言量’為標準,而不能出煩瑣哲學的範圍。整整四千年的中國教育,除了有過科學的萌芽以及玄學曾成功地站住腳以外,可以說,在實際上絲毫沒有受到外來影響,它僅僅發生了由簡單到複雜的變化。” 割地賠款,切膚之痛,聖言救不了世。 李鴻章的一句話,足以把儒學從底部掀翻:孔子不會打洋槍。 (展开)
1 有用 一一 2024-01-19 09:17:29 河北
最早知道倭仁还是中学历史课本,里面他就是一个顽固派代表,强烈反对洋务运动。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倭仁的印象很不好,觉得他就是个阻碍时代进步的绊脚石。可看了这本《倭仁日记》特别是读了前言,才知道倭仁其实是一个相当自律的人,非常严格地按照儒家理想来要求自己(日记中经常提到朱子),在晚清浑浊的大环境下,他这种刻苦自励的精神实属难得。可惜日记不全,只剩下零散的几卷,难以看到更全面的倭仁形象。另外,这本日... 最早知道倭仁还是中学历史课本,里面他就是一个顽固派代表,强烈反对洋务运动。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倭仁的印象很不好,觉得他就是个阻碍时代进步的绊脚石。可看了这本《倭仁日记》特别是读了前言,才知道倭仁其实是一个相当自律的人,非常严格地按照儒家理想来要求自己(日记中经常提到朱子),在晚清浑浊的大环境下,他这种刻苦自励的精神实属难得。可惜日记不全,只剩下零散的几卷,难以看到更全面的倭仁形象。另外,这本日记并非记事的日记,而是一种感悟随笔,几乎就是一条条的个人践行儒家道德的感悟。 (展开)
0 有用 , 2024-02-18 17:30:30 江苏
不是一般认识上的日记。像是随想录,短句很是有道理。
3 有用 韧勉 2023-10-05 22:57:14 北京
本书编者陈俊达指出倭仁是晚清满族高官、朝中保守派代表,以反对洋务运动著称于世。但是曾国藩在他的传记中提及自己服膺理学,以日记形式修身的读书心法受倭仁影响很深。读毕本书深感阅读《倭仁日记》的意义在于思考在一个外放的时代,内向发展的时代贵族的心之所向也是从内心中提高涵养,与外界的实践与经历无关。比如倭仁眼中的“踏实”是指“工夫难得精实,必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息息与天命之性相通,方是... 本书编者陈俊达指出倭仁是晚清满族高官、朝中保守派代表,以反对洋务运动著称于世。但是曾国藩在他的传记中提及自己服膺理学,以日记形式修身的读书心法受倭仁影响很深。读毕本书深感阅读《倭仁日记》的意义在于思考在一个外放的时代,内向发展的时代贵族的心之所向也是从内心中提高涵养,与外界的实践与经历无关。比如倭仁眼中的“踏实”是指“工夫难得精实,必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息息与天命之性相通,方是踏著实地。”他很看重个人涵养,指出:“一知半解算不得学,涵养为要。略绰提撕,在勿忘勿助之间。”倭仁的志向是“志如伊尹,始为有志;学如颜子,始为好学。不如此,便是自暴自弃。”无论伊尹还是颜元,均是孝顺谨慎之人,不是志在四方之士。可见《倭仁日记》是最能代表晚清时贵族心性的时代思想缩影。 (展开)
1 有用 谭复生 2024-03-14 10:27:34 上海
好书,是书为倭仁语录,不记时事,是倭仁天天修身自责的话语,不骂自己一天不舒服。比如是就是吉,非就是凶等之论定。要知道古人如何修身的,读倭仁日记。曾文正蒋日记皆学其类似之。且日记还有后人评语,读起来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