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之间 短评

热门 最新
  • 7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3-10-04 17:00:16 陕西

    “海洋中国”并不缺少好奇心与冒险精神,对海外世界的观察细致也常常洞若毫微。杨斌的《人海之间》就是这样一本洞若毫微的海洋中国史,它的起点,是泉州近海打捞出的一艘南宋沉船,这艘在宋元之际的战火中沦没的古船,连同船上的水手、货物以及它无意之中携带的解读海洋中国的秘钥,沉睡在海水深处近八百年,终于在今天重见天日,让人们意识到历史上中外横跨海洋的商贸文化交流竟是如此频繁密切,而另一艘从印度尼西亚海域打捞出的晚唐海舶“黑石号”,则让人们看到了一千年前无钉之船的航海技术是如何打破海宇隔阂,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制造。而船上所承载的那些货物,则见证了中国与亚洲、欧洲乃至非洲的交往,从权贵所重的龙涎香、珊瑚,到平民日用所需的椰子、海贝,这些微物像一张绵密之网,连接起了一部物的全球史。

  • 2 阿巴厮 2024-02-20 22:59:11 四川

    前面考古部分最好看,后面的归纳总结也不错,中间有点无聊。趣味性知识性都还不错,串讲了下,古代中国和海洋,特别是印度洋的联系。

  • 3 祝羽捷 2023-10-16 17:12:08 上海

    很有趣味性,侧重于海洋交通史。

  • 2 胡小猴 2023-10-19 14:54:17 江苏

    找回被遗忘的海洋基因,关乎想要拥抱怎样的未来。

  • 0 bookbug 2024-05-30 18:17:42 西班牙

    一本带有专题性质的学术随笔集而非专著,所以尽管仍旧是立足于考古和史学的研究(不是单纯讲故事),但没有那么拿腔拿调的学究气,算是不错的普及性读物。作者在书中一改古代中国在文明领域相对封闭的刻板印象:两河,农耕,中原,内陆等等,提供了一个属于海洋中国的视角,而这个海洋中国同样也属于海洋亚洲与世界。其目的其实是让我们能以一个包容、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古代中国,同时把这种包容和开放延续在对待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态度上来,毕竟国家、民族和文明的自信、自强,从来都不是固步自封。借用约翰·邓恩那句名诗: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都是大陆的一部分,人如此,国家亦然,都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

  • 0 心若无涯 2024-02-26 13:41:29 浙江

    古代中国海权兴起的秘诀在于因势利导,衰亡则在于强行宣示天威,又过犹不及地斩断了海路。失去了海洋的清朝,将对各地区物质流转的重组权拱手让给西方,逐渐沦为了西方侵略、瓜分的对象。

  • 0 浮一大白 2024-01-13 05:38:42 北京

    有一些内容和海贝与贝币重复

  • 0 free farm 2024-01-15 20:54:46 日本

    读常见书,得常见结论,等而下者,读不常见书,得常见结论。

  • 0 Da 2024-01-18 16:14:38 广东

    关于海洋史的主题写作

  • 0 背景板群演 2023-12-24 12:41:57 河北

    本书最有意思的竟然是写张爱玲和南洋的那一部分

  • 0 Lost 2023-12-22 23:26:40 福建

    2023年的收官之书。新鲜又有趣,认识了很多关于海洋的历史地理冷知识

  • 0 深情的艾老师 2024-02-27 00:09:08 挪威

    1. 印度洋是海洋中国的最远触角,代表了海洋中国的最高峰。2. 古代中国海权兴起的秘诀在于因势利导,衰亡则在于强行宣示天威,又过犹不及地斩断了海路。失去了海洋的清朝,将对各地区物质流转的重组权拱手让给西方,逐渐沦为了西方侵略、瓜分的对象。

  • 0 啊鲤哩 2024-02-27 20:33:11 四川

    三星半吧,没有预想中精彩,也足增广见闻。船、物、事、人,总而言前部分更显趣味。 “中国在世界之中,不在世界之外”。但这部分海洋史中的与世界交融的“中国”于我们芸芸确已遥远而陌生。 忍不住会想一方面这固然是源于后来的断代而资信单薄,但另一方面这是不是也有为服务于某种近代史叙事而刻意的遮蔽呢?

  • 0 胖胖软软甜甜 2024-02-29 09:38:39 上海

    20240229得到听书

  • 0 且耐清贫读我书 2024-02-26 20:08:16 北京

    当时在肯尼亚的时候就在想,当初明朝竟然就有人踏足于此,18年盼不回国该是多么绝望

  • 0 不学无术哈基米 2024-02-15 10:35:49 中国香港

    突然想到海禁是否也在思想市场层面上阻断了海洋知识的生产和流通,知识层面上的海禁是否比实际上的海禁更加成功,哪怕这或许非统治者的本意

  • 0 宁壹阁居士 2024-02-21 22:59:29 湖南

    深入浅出,扎实生动。

  • 0 白鹇 2024-01-10 21:13:03 上海

    通俗类著作。比较精彩的是前半“船”和“物”两部分,颇有新见;后半“事”和“人”两部分有强弩之末之感。

  • 0 kunfree 2024-01-10 23:56:39 陕西

    书评中作者的专访不错

  • 0 gee 2024-01-09 09:22:40 北京

    #没用的知识增加了 系列。大半本书都是些零零碎碎的博物学,只有最后一部分关于人的还相对比较有意思。比较适合当厕所读物。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