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2013年我骑行川藏线,从此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年的户外运动之旅,这十年我听闻无数的户外故事,珠峰攀登,幺妹峰攀登,羌塘横穿,长距离骑行,帆船航海,高海拔长线徒步,南北极马拉松,黄河漂流,洞穴探险,…也知道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人物如王勇峰,王石,金飞豹,张梁,罗静,闪米特,alex,罗塞尔,杨春灯,k天王,孙斌…我自己也参与过一些高原徒步,骑行,登山,攀岩,攀冰…我也曾有过想成为这样的人的梦想,于是我不断学习各种技能,参与各种培训,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圈中人,可是后来我不断的听闻一起又一起的山难,遇险,生死离别,各种理不清道不明的纠纷,眼看着很多熟知的名字一个个离去,甚至是微信好友本来聊的很开心的人也出现在了多高的新闻里,于是我陷入了思考,这一切都值得我去冒险嘛?字数限制,就说这些吧,望诸君平安归来
全面回顾了中国的荒野四十年,作者湘君用一个记者的身份去记录和撰写一个一个深度报道,既有深度又有文学性,让我对于户外非常憧憬,于是也开始行动。2024年的五岳行就是目标
“奇记”是湘君的公号,早在《荒野四十年》集结成书前,就有许多户外游侠的列传篇章,大为震撼。 路尽是路,山外亦山 生命易逝,荒野永存 时代更迭,热血未冷 年轻的我们都在想很远的东西,无穷的远方,遥远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 我们不会永远年轻,岁岁年年,蓦然就发现自己苟着了 还好,总有人正年轻 强烈推荐雅漂,天山篇。
《荒野四十年》是一部中国人的“户外历史记”。不只是西方才有在路上的人裙,中国近四十年的风起云涌中,越来越多的人踏上了长途的路程。他们以徒步、登山、漂流、骑行等方式,走进荒野,重塑自我和人生。
穿越现实的枷锁 在群山之巅 在湍急江河 在难抵之极燃烧自己 攀登各自的命运高山 从家国荣辱与共到自由之路的追寻 同时不断打破和刷新国内户外的各种高度和维度 每一位人无都可以单独成书 幸运的是湘君将海量的采访和材料精炼成了可读性极高的文字。出发 登顶/抵达终点 归来 再出发的循环往复中 每一位户外人的事迹都传递出了各自的魅力和精神力量。作为户外爱好者 可以平静地度过遇难者离去的片段 但总是为希望渺茫的坚韧 冲出黑暗的坚定意志 为完成逝者遗愿的攀登热泪盈眶。普通视角可以从闪耀的和逝去的开始读,北大山鹰社的开篇一定能让人快速入局。每一篇都值得细品。#元旦跨年徒步游时问久违的山友借阅的书籍 搭配周末进山车程途中效果更佳。#Onward & Upward 向前向上向圆满
9 热烈的爱和执着的追求不一样。前者可以短暂一阵风,后者有开始,却没有结束…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鸟不会担心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是自己的翅膀。 深入秘境、仙境、险境、困境、逆境、梦境…交织着生与死、理想与现实、疯狂与茫然,还有一次次人心的碰撞,渴望求解的,不仅是路的谜题,更是人生的谜题。
探险者,生命是第一位的
在我看来,身体的实践高于一切。旅行的本质是身体的解放而非灵魂的解放,旅行者以思直面世界核心问题,自由而非其他答案更值得人们为此奔波劳苦。在旅途中,身体是自由的,自由在于它如同朝圣者一般,经历千辛万苦与自己相处。灵魂是第二位的,感情是附带的,身体高于一切。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那么对于旅行者来说,正是深刻认识到生命之短暂,才决不愿意如同过去那样平庸地活着。身体是脆弱的,易受伤害的,但只有在荒野中,它才会回到其最本质的事物中去,它不再可有可无,相反,它可爱可恨,可触可及,可悲可叹,可书可写。
情绪太满了,高级词汇铺的太多了,除此之外的内容是满分,因为有这样的记录总好过没有。长线徒步、攀岩、登山都是高风险低回报的一项运动,用永不重来的生命换来一次自由。面对自然,人太脆弱太渺小,肉身面对残酷的原始并非是对荒野的征服,而是向自然献祭自身的肉与魂,恩赐一次成功的登顶或穿越。每一次闪耀的背后是多少次逝去?每一次平安归来背后是多少生命的经验? 总想起来《孤高之人》的一句台词“你背叛山,山就会背叛你”
看自序的时候有点劝退,觉得太过抒情,不是我喜欢的风格。后来逐渐被内容吸引,文笔还是很棒的。对户外的这些活动有很深热情,写的时候也有比较理性的部分。夏伯渝,曹盛康和带着绝症女友走天涯这几篇尤其好,深深被打动。
因为最近鳌太的新闻突然对徒步这个领域非常好奇,听到作者参与的一期播客节目进而才了解到这本书,一口气读下来真是意犹未尽,以及看完的最大感受是——我果然还是喜欢热热闹闹的都市和人群。//太多人侥幸,终有人不幸。危险不止在道路上,更潜伏在人心深处。//禁不住的脚步中,寻访着一年年事故,我更感觉像在聆听同一个故事,有关人与山,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心……如你如我,带着相似的热爱与盲目,光明与自私,追求与弱点,一代代登场,一次次重演。
文字间全都是人性的争勇斗狠(为了争第一倒也是什么都可以),没看到走向户外的冷静,理智和全面科学的准备(也许当事人有)……总之,文字有点类似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样板式的书写,书中的人物好像都有一个面孔
永远年轻
故事里的人大多都是老派的那些户外人。因为他们的老派,所以有时“顽固”得有些不可理解,但也因为老派,他们身上有夕阳下英雄的余晖。其实,最难的或许不是登上高山或者走入荒野,而是这之后。走过这些路的人该如何面对现实的平淡才是最难的。从这个角度说,每一个走入荒野的人都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人。但恰因如此,他们和他们的时代才令我们怀念与感动。最后一个羌塘的故事尤为令人感慨
可能是因为两本连着读下来吧,感觉节奏到后来有些类似,有点读不动了。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再重新品味!
一本让我数度哽咽着读完的书
中间的几个生活不便者的故事令人动容。但抛开故事本身,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身边人的责任是否需要多一些平衡。最后的两个故事或许更值得深思。
这本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鳌太线一文,是啊,山在那里,究竟是被人知晓,登山穿越是宿命,还是因为种种原因禁止穿越,孤独空山是归途呢?无论如何,人类都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追求极致的浪漫
故事结束,道路才刚刚开始
> 荒野四十年:闪耀的与逝去的
3 有用 麦克流浪者 2024-01-10 12:20:09 四川
2013年我骑行川藏线,从此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年的户外运动之旅,这十年我听闻无数的户外故事,珠峰攀登,幺妹峰攀登,羌塘横穿,长距离骑行,帆船航海,高海拔长线徒步,南北极马拉松,黄河漂流,洞穴探险,…也知道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人物如王勇峰,王石,金飞豹,张梁,罗静,闪米特,alex,罗塞尔,杨春灯,k天王,孙斌…我自己也参与过一些高原徒步,骑行,登山,攀岩,攀冰…我也曾有过想成为这样的人的梦想,于是我不断学习各种技能,参与各种培训,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圈中人,可是后来我不断的听闻一起又一起的山难,遇险,生死离别,各种理不清道不明的纠纷,眼看着很多熟知的名字一个个离去,甚至是微信好友本来聊的很开心的人也出现在了多高的新闻里,于是我陷入了思考,这一切都值得我去冒险嘛?字数限制,就说这些吧,望诸君平安归来
2 有用 onlooker 2024-01-08 09:55:16 上海
全面回顾了中国的荒野四十年,作者湘君用一个记者的身份去记录和撰写一个一个深度报道,既有深度又有文学性,让我对于户外非常憧憬,于是也开始行动。2024年的五岳行就是目标
2 有用 北冥有鱼 2023-12-18 12:44:30 上海
“奇记”是湘君的公号,早在《荒野四十年》集结成书前,就有许多户外游侠的列传篇章,大为震撼。 路尽是路,山外亦山 生命易逝,荒野永存 时代更迭,热血未冷 年轻的我们都在想很远的东西,无穷的远方,遥远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 我们不会永远年轻,岁岁年年,蓦然就发现自己苟着了 还好,总有人正年轻 强烈推荐雅漂,天山篇。
1 有用 时宜心理阅读 2023-10-01 19:46:00 浙江
《荒野四十年》是一部中国人的“户外历史记”。不只是西方才有在路上的人裙,中国近四十年的风起云涌中,越来越多的人踏上了长途的路程。他们以徒步、登山、漂流、骑行等方式,走进荒野,重塑自我和人生。
0 有用 可浓可淡 2024-01-31 23:11:24 上海
穿越现实的枷锁 在群山之巅 在湍急江河 在难抵之极燃烧自己 攀登各自的命运高山 从家国荣辱与共到自由之路的追寻 同时不断打破和刷新国内户外的各种高度和维度 每一位人无都可以单独成书 幸运的是湘君将海量的采访和材料精炼成了可读性极高的文字。出发 登顶/抵达终点 归来 再出发的循环往复中 每一位户外人的事迹都传递出了各自的魅力和精神力量。作为户外爱好者 可以平静地度过遇难者离去的片段 但总是为希望渺茫的坚韧 冲出黑暗的坚定意志 为完成逝者遗愿的攀登热泪盈眶。普通视角可以从闪耀的和逝去的开始读,北大山鹰社的开篇一定能让人快速入局。每一篇都值得细品。#元旦跨年徒步游时问久违的山友借阅的书籍 搭配周末进山车程途中效果更佳。#Onward & Upward 向前向上向圆满
0 有用 Mr.BaoZ! 2023-11-11 21:27:16 广东
9 热烈的爱和执着的追求不一样。前者可以短暂一阵风,后者有开始,却没有结束…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鸟不会担心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是自己的翅膀。 深入秘境、仙境、险境、困境、逆境、梦境…交织着生与死、理想与现实、疯狂与茫然,还有一次次人心的碰撞,渴望求解的,不仅是路的谜题,更是人生的谜题。
0 有用 野旷 2023-11-07 21:14:45 江苏
探险者,生命是第一位的
0 有用 是隅隅呀 2025-03-03 20:09:35 安徽
在我看来,身体的实践高于一切。旅行的本质是身体的解放而非灵魂的解放,旅行者以思直面世界核心问题,自由而非其他答案更值得人们为此奔波劳苦。在旅途中,身体是自由的,自由在于它如同朝圣者一般,经历千辛万苦与自己相处。灵魂是第二位的,感情是附带的,身体高于一切。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那么对于旅行者来说,正是深刻认识到生命之短暂,才决不愿意如同过去那样平庸地活着。身体是脆弱的,易受伤害的,但只有在荒野中,它才会回到其最本质的事物中去,它不再可有可无,相反,它可爱可恨,可触可及,可悲可叹,可书可写。
0 有用 完全感觉摇滚 2024-05-07 14:19:30 福建
情绪太满了,高级词汇铺的太多了,除此之外的内容是满分,因为有这样的记录总好过没有。长线徒步、攀岩、登山都是高风险低回报的一项运动,用永不重来的生命换来一次自由。面对自然,人太脆弱太渺小,肉身面对残酷的原始并非是对荒野的征服,而是向自然献祭自身的肉与魂,恩赐一次成功的登顶或穿越。每一次闪耀的背后是多少次逝去?每一次平安归来背后是多少生命的经验? 总想起来《孤高之人》的一句台词“你背叛山,山就会背叛你”
0 有用 刺鱼 2024-06-05 22:05:43 福建
看自序的时候有点劝退,觉得太过抒情,不是我喜欢的风格。后来逐渐被内容吸引,文笔还是很棒的。对户外的这些活动有很深热情,写的时候也有比较理性的部分。夏伯渝,曹盛康和带着绝症女友走天涯这几篇尤其好,深深被打动。
0 有用 拉不拉叽 2024-09-29 21:08:18 上海
因为最近鳌太的新闻突然对徒步这个领域非常好奇,听到作者参与的一期播客节目进而才了解到这本书,一口气读下来真是意犹未尽,以及看完的最大感受是——我果然还是喜欢热热闹闹的都市和人群。//太多人侥幸,终有人不幸。危险不止在道路上,更潜伏在人心深处。//禁不住的脚步中,寻访着一年年事故,我更感觉像在聆听同一个故事,有关人与山,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心……如你如我,带着相似的热爱与盲目,光明与自私,追求与弱点,一代代登场,一次次重演。
0 有用 kiki 2024-10-15 09:36:42 湖南
文字间全都是人性的争勇斗狠(为了争第一倒也是什么都可以),没看到走向户外的冷静,理智和全面科学的准备(也许当事人有)……总之,文字有点类似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样板式的书写,书中的人物好像都有一个面孔
0 有用 zaza 2024-06-26 23:55:47 北京
永远年轻
0 有用 空山 2024-07-21 16:48:49 上海
故事里的人大多都是老派的那些户外人。因为他们的老派,所以有时“顽固”得有些不可理解,但也因为老派,他们身上有夕阳下英雄的余晖。其实,最难的或许不是登上高山或者走入荒野,而是这之后。走过这些路的人该如何面对现实的平淡才是最难的。从这个角度说,每一个走入荒野的人都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人。但恰因如此,他们和他们的时代才令我们怀念与感动。最后一个羌塘的故事尤为令人感慨
0 有用 敬畏希望 2024-07-22 22:42:01 北京
可能是因为两本连着读下来吧,感觉节奏到后来有些类似,有点读不动了。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再重新品味!
0 有用 Henry 2025-03-08 20:57:27 重庆
一本让我数度哽咽着读完的书
0 有用 JYun 2024-08-07 13:48:32 安徽
中间的几个生活不便者的故事令人动容。但抛开故事本身,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身边人的责任是否需要多一些平衡。最后的两个故事或许更值得深思。
0 有用 贰拾叁的鲸鱼星 2023-10-27 14:58:02 浙江
这本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鳌太线一文,是啊,山在那里,究竟是被人知晓,登山穿越是宿命,还是因为种种原因禁止穿越,孤独空山是归途呢?无论如何,人类都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0 有用 山边有座桥 2025-04-29 11:53:36 北京
追求极致的浪漫
0 有用 万烨 2023-12-24 08:59:21 广东
故事结束,道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