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父父子子》一书由钱理群选编,收录了朱自清、丰子恺、周作人、鲁迅、傅雷等23位大家描写的“人生里最基本的事实,最单纯的,最普遍的,最平庸的,最近人情的经验”,39篇关于亲子之情、母爱天性、师长观念和“爱”的哲学“的“人伦”题材作品,既“真”且“纯”,不仅表现了真挚的亲子之爱,尊父之情,而且有着相当深广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包含了对于文学艺术本质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简介 · · · · · ·
钱理群,当代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他以对20世纪中国文学和社会的深刻探索,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受到了海内外的高度重视。主要著述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周作人传》《1948:天地玄黄》《20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合著)等。
目录 · · · · · ·
序 | 陈平原 ·I
附记 | 陈平原 ·I
再记 | 陈平原 ·I
导读 | 钱理群 ·I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 鲁 迅 ·001
祖先崇拜 | 周作人 ·015
· · · · · · (更多)
附记 | 陈平原 ·I
再记 | 陈平原 ·I
导读 | 钱理群 ·I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 鲁 迅 ·001
祖先崇拜 | 周作人 ·015
· · · · · · (更多)
序 | 陈平原 ·I
附记 | 陈平原 ·I
再记 | 陈平原 ·I
导读 | 钱理群 ·I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 鲁 迅 ·001
祖先崇拜 | 周作人 ·015
关于《我的儿子》的通信 | 胡 适 ·018
小孩的委屈 | 周作人 ·025
《二十四孝图》 | 鲁 迅 ·027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 鲁 迅 ·034
家之上下四旁 | 周作人 ·036
家 | 方令孺 ·045
论莲花化身 | 聂绀弩 ·049
家长 | 李健吾 ·052
无家乐 | 冰 心 ·056
造人 | 张爱玲 ·061
啊,你盼望的那个原野 | 严文井 ·064
寄小读者——通讯十二 | 冰 心 ·071
我的祖母之死 | 徐志摩 ·076
背影 | 朱自清 ·094
崇高的母性 | 黎烈文 ·097
芭蕉花 | 郭沫若 ·106
怎样做母亲 | 聂绀弩 ·111
我的母亲 | 老 舍 ·125
母亲的记忆 | 孙 犁 ·132
傅雷家书(选录) | 傅 雷 ·134
若子的病 | 周作人 ·143
一个人在途上 | 郁达夫 ·147
给我的孩子们 | 丰子恺 ·155
儿女 | 丰子恺 ·160
作父亲 | 丰子恺 ·164
做了父亲 | 叶圣陶 ·168
儿女 | 朱自清 ·173
儿女——龙虫并雕斋琐语之十 | 王了一 ·181
孩子 | 梁实秋 ·186
风筝 | 鲁 迅 ·190
颓败线的颤动 | 鲁 迅 ·193
老实说了吧 | 刘半农 ·196
“老实说了”的结束 | 刘半农 ·200
何必 | 周作人 ·206
谢本师 | 章太炎 ·210
“谢本师” | 周作人 ·211
“谢本师” | 秦 牧 ·214
· · · · · · (收起)
附记 | 陈平原 ·I
再记 | 陈平原 ·I
导读 | 钱理群 ·I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 鲁 迅 ·001
祖先崇拜 | 周作人 ·015
关于《我的儿子》的通信 | 胡 适 ·018
小孩的委屈 | 周作人 ·025
《二十四孝图》 | 鲁 迅 ·027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 鲁 迅 ·034
家之上下四旁 | 周作人 ·036
家 | 方令孺 ·045
论莲花化身 | 聂绀弩 ·049
家长 | 李健吾 ·052
无家乐 | 冰 心 ·056
造人 | 张爱玲 ·061
啊,你盼望的那个原野 | 严文井 ·064
寄小读者——通讯十二 | 冰 心 ·071
我的祖母之死 | 徐志摩 ·076
背影 | 朱自清 ·094
崇高的母性 | 黎烈文 ·097
芭蕉花 | 郭沫若 ·106
怎样做母亲 | 聂绀弩 ·111
我的母亲 | 老 舍 ·125
母亲的记忆 | 孙 犁 ·132
傅雷家书(选录) | 傅 雷 ·134
若子的病 | 周作人 ·143
一个人在途上 | 郁达夫 ·147
给我的孩子们 | 丰子恺 ·155
儿女 | 丰子恺 ·160
作父亲 | 丰子恺 ·164
做了父亲 | 叶圣陶 ·168
儿女 | 朱自清 ·173
儿女——龙虫并雕斋琐语之十 | 王了一 ·181
孩子 | 梁实秋 ·186
风筝 | 鲁 迅 ·190
颓败线的颤动 | 鲁 迅 ·193
老实说了吧 | 刘半农 ·196
“老实说了”的结束 | 刘半农 ·200
何必 | 周作人 ·206
谢本师 | 章太炎 ·210
“谢本师” | 周作人 ·211
“谢本师” | 秦 牧 ·214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總而言之,覺醒的父母,完全應該是義務的,利他的,犧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國尤不易做。中國覺醒的人,為想隨順長者解放幼者,便須一面清結舊帳,一面開闢新路。就是開首所説的「自己背着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這是一件極偉大的要緊的事,也是一件極困苦艱難的事。 (查看原文) -
我最厭聽許多人説,「我國開化最早」,「我祖先文明什麼樣」。開化的早,或古時有過一點文明,原是好的。但何必那樣崇拜,仿佛人的一生事業,除恭維我祖先之外,別無一事似的。譬如我們走路,目的是在前進。過去的這幾步,原是我們前進的始基,但總不必站住了,回過頭去,指點着説好,反誤了前進的正事。因為再走幾步,還有更好的正在前頭呢!有了古時的文化,才有現在的文化;有了祖先,才有我們。但倘如古時文化永遠不變,祖先永遠存在,那便不能有現在的文化和我們了。所以我們所感謝的,正因為古時文化來了又去,祖先生了又死,能夠留下現在的文化和我們——現在的文化,將來也是來了又去,我們也是生了又死,能夠留下比現時更好的文化和比我們更好的人。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漫说文化丛书(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男男女女》《神神鬼鬼》《乡风市声》《世故人情》《生生死死》
等
。
喜欢读"父父子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父父子子"的人也喜欢 · · · · · ·
父父子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爸爸,我想对您说......
看世界杯的我,被拉过来看《父父子子》,因为今天是父亲节,我是一个正直的人,不能因为是父亲节才说“我爱你,爸爸,”这样太怂,不是我的风格,父亲在,自当日日令其开心;父亲不在,当适时挽思。我们和父亲就像是踢足球的队员,不管是负责前锋还是后腰,都是为了让人生更好...
(展开)

我为什么没有早一点读到胡适
鲁迅的批判自是犀利,冰心、丰子恺等人的温情更不必说,最惊讶的是读到了胡适的《答汪长禄书》,有些气话,先记下来。 “我们糊里糊涂的替社会上添了一个人,这个人将来一生的苦乐祸福,这个人将来在社会上的功罪,我们应该负一部分的责任。” 这一点我举双手赞同,联想到最近的事...
(展开)
> 更多书评 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8)7.4分 94人读过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7.8分 6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年)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202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父父子子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hine* 2023-12-19 15:58:14 北京
是39篇关于“人伦”题材的作品,道尽父子、母子、师生一生的羁绊。
0 有用 竹杖芒鞋 2023-12-22 11:51:12 北京
父与子依存与竞争,是人类的一个永恒母题,五四先驱们也无法超脱其外……
0 有用 玻璃心患者 2023-12-20 15:02:54 北京
读完后,受到了很多思考与感悟,值得一读的书。
0 有用 Celine0125 2024-01-09 14:39:11 北京
那是朱自清的背景,那是无法表达的父爱
0 有用 果冻蜜蜂 2023-12-12 19:38:49 北京
年轻时气贯长虹,中年时慵慵逸逸,泄泄沓沓,到老来“难得糊涂”,老悖疯癫,将青年时代的豪情胜概看做浮躁凌厉之气,或则捧老庄尼采,钻公安竟陵,或则从自私出发,无所不为,唯其如此,有的学者以“人过四十便无用”来自我解嘲,有的策士在慨叹着“年龄对于人生真是何等可怕” 父子 母亲 老师学生关系 可读 傅雷要求高,絮叨关怀,对己严格,一颗谆谆教诲心,鸡娃又与娃为朋友,难。娃是镜子,是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