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的错吗? 短评

热门
  • 41 朴九月 2024-04-10 13:18:44 河北

    被事件标题欺骗了,就是对当时事件再结合当下热点所写的报纸杂志政治评论文集,没什么价值,连作者本身的思考和建议都是反反复复凑字数似的

  • 14 果核 2024-04-01 11:03:32 安徽

    “我们不应该动摇,我们应该理直气壮。”从真实案例出发探讨网络暴力、社会福利机构缺陷、教育不公平对待、受害者有罪论、女性困境等等社会悲剧,时刻警惕与思考那些反复出现直到人的同理心被消磨的惨案,将逐渐麻木的痛苦汇聚。“是我的错吗”即是受害者的申诉,亦是加害者的诡辩。书中辅以很多电影案例,证明思考一直在持续,虽然本书并没有在解决方案建议上着笔太多,但是记录本身就是反抗。我们都不要再移开目光,可是,我们还能被允许看到多少?

  • 15 盐少女 2024-04-18 22:55:38 北京

    通过这本书总结的韩国社会事件,不难发现当前整个东亚面对的社会热点问题是极为相似的,也因为如此,虽然只是些点到为止的讲述,还是引发了我对过去一些相关思考的回忆。网络暴力,校园霸凌,无效救济,滥用职权,因为涉及的面太多,反而很难给出简练的总结意见。不过,无法否认的一点是,正如作者多次表述的那样,人们面对这些本应与自己的命运有关的事件时,态度确实越发冷淡了。现代性让人类在物理层面联系得更加紧密,但情感上却变得十分疏离。太多故事在大众视野里短暂出现又迅速消失,大量新闻信息的冲刷之下,我们对苦难变得麻木,而加速的工作生活周转和零落的人生体验更是带走了共情力。有时我也会想,这个世界是怎么失控到如此地步的,而让它失控的人们,只是步伐匆匆,冷眼旁观,直到自己也被卷入的那一刻。

  • 7 符石 2024-04-20 12:13:56 北京

    还不错,观点比较左倾的政治评论文集,这种锐利度的政治评论我们现在基本只能看邻国引进版。

  • 6 echoctober 2024-04-12 15:56:15 广东

    不敢多说,但是真的好想看像这样剖析国内事件的书。每件事背后的结构性问题都细细分析一遍,又拓宽了好多我看待人和事物的视角。反思一下自己,是我对国内事件太不关注和敏感了吗?

  • 5 过度治疗 2024-05-24 09:51:38 上海

    公众号合集。不过作者在批判一些事件的时候经常给我一些她觉得“只有韩国这样”的感觉,放心哈我们老中也这样。

  • 4 2024-04-30 15:15:26 广东

    新闻事件梳理,涉及劳保、性别、公权滥用、知情权等,一般的地方在于新闻材料罗列,没有常识和资讯之外的东西。

  • 3 来去吃吃 2024-03-31 23:54:02 山东

    韩国人真的好敢写

  • 3 杜望川 2024-05-26 16:06:57 浙江

    【2024.No58】【野望赠书】选的这12起恶性事件很多都是我当时震惊过的,特别是网络暴力(雪梨自杀)、N号房、世越号,是那种正常人根本想象不到会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的黑暗与罪恶。虽然因为是社评形式,对于事件本身的梳理和描述不多,更多集中在展开对事件背后社会文化和认知形态的讨论,但是作者反复强调的“问题既然出现在当下,我们就必须看到当下,才能真正有希望解决这些问题”的理念是正确的。因为虽然事件本身已经非常骇人,可仍然有很多人和组织乃至国家不愿意承认问题,甚至遮掩问题,这才是真正让人绝望的地方。韩国并没有多少好,或者应该说很不好,但至少有揭露真相的一小部分人以及呼吁醒悟的一些渠道,可是国内好像几乎看不到类似的内容。

  • 2 萨罗迈拉 2024-12-03 11:09:51 广东

    对韩国近几年一些重大事件的记录和反思。虽然内容沉痛,但读到一些片段还是会羡慕。“现代的世界已经乱作一团了,为什么还要说这些让人沮丧的话呢?……因为我们现在的世界,正是由我们造成的,只有我们再次成为变革的原因,社会才会发生改变。”

  • 2 momo 2025-02-11 02:01:14 河南

    我觉得写得很好啊,看书的时候像是把自己脑中的思想梳理了一遍。公众号哪是这个水平,搁老钟写这些不得孙吧名人堂开盒梗文化一条龙。

  • 2 深夜球迷 2024-04-14 14:08:23 江苏

    2.5蹭热点的报刊公众号类合集,非非虚构。

  • 3 宇宙牌儿香烟 2024-04-15 08:30:19 河北

    如果总是用自己熟悉的框架来解释世界,被歧视的人就将永远遭受歧视。

  • 2 鹤游西 2024-06-02 14:35:43 河北

    不得不佩服韩国作家对社会之恶的敏锐洞察力。 那些滋生于人性边缘的漠视与麻木,那些追逐着热度的凝视与不断移开的目光,那些立场飘摇、疲于甄别真相的旁观者…… 吴赞镐用这样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完成了一场尖锐刺痛又温暖有力的诘问:当我们只能看见「瑕疵的真相」,正确的态度该是怎样的?

  • 3 瑞霓儿 2024-05-22 05:04:56 上海

    邻国的书,照一照自己

  • 2 KC 2024-05-16 20:38:19 湖南

    回顾了过去韩国发生的12起恶性社会事件,有的是熟悉的,有的是之前并未了解的。 不过感觉更多的是作者的评论,面对这些事件,他的思考和希望激发国民大众思考的写作意图。 虽然是异国发生的事情,但依然能对我们有所启发。

  • 1 卯毛 2024-04-14 23:15:28 安徽

    涉及政治、权力、性别等的12个社会事件(韩国2019年才废除堕胎罪啊😧),虽然作者并没有进行过多深入探讨但传达出来观点我还是挺喜欢的,作为“正常且健全的”人对事件的审视不应该是纵深的、尖锐单一的,我们对事件的认知应该是延展扩散的,不仅不应该回避受害者的痛苦,还应该要把目光从受害者身上移开,去照亮隐藏在他们身后的那些黑暗。

  • 1 趶野山 2024-04-17 15:49:39 北京

    梳理了很多热点社会事件的经过,关注点在于「为什么我们会对周遭的事物冷漠不已」,紧接着描述之后就是判断,总觉得缺点分析。(原来韩国在06年就开始实行网络实名制了,微博近年才开始学这一套,真是类似的东亚模式啊。)

  • 1 Judy 2024-04-28 17:30:07 上海

    「130000·纸质书」作者带着读者回顾了近年来发生在韩国的12起恶性社会事件,涵盖网络暴力、N号房、体育界和军界乱象,以及轰动一时的世越号沉船事件和总统罢免。阅读韩国纪实文学或者以现实为背景的影视作品的时候,总是会感慨韩国人真敢写(拍),但是这些却无法改变积弊已久的社会制度。看到有评论说这本书只是对恶性社会事件的复述,并没有深入的分析和解决方案。但我觉得一本书出版的意义不仅在于“怎么做”,还可以是“是什么”。只有还有人记得、只有还有人在书写、只有还有人不把“视而不见”视为正确,这个社会才有可能会变好,哪怕希望渺茫。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