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化漫笔 (森森)
- 2023年新书选录 (蒹木)
- 他山之玉 (鶴景)
- 书单|已购书目(2024年) (文在兹)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3 (续)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3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马上衣冠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白鹇 2024-03-21 21:13:45 上海
文字史料可以快速检索,图像史料的搜集考证就费工夫了。篇幅不大,很见功力,欣然读毕。
14 有用 momo 2024-02-25 00:51:54 广东
资料堆砌,逻辑不清,没什么新创见,即使有也毫无说服力,比如因为明、清部分服饰都受蒙古影响(甚至不考虑受影响后,融入各自文明已发展出各带特色的新衣饰),所以,“清初‘剃发易服’的实际推行情况和历史影响就需要重新研究和评估了。” 衣不考虑各自发展,视为有所共性,对“易服”提出疑问就算了,“剃发”全篇没讨论过吧?从何得出此结论? 如果扎扎实实求证得出结论,很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亦可;但浅浅求证,大... 资料堆砌,逻辑不清,没什么新创见,即使有也毫无说服力,比如因为明、清部分服饰都受蒙古影响(甚至不考虑受影响后,融入各自文明已发展出各带特色的新衣饰),所以,“清初‘剃发易服’的实际推行情况和历史影响就需要重新研究和评估了。” 衣不考虑各自发展,视为有所共性,对“易服”提出疑问就算了,“剃发”全篇没讨论过吧?从何得出此结论? 如果扎扎实实求证得出结论,很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亦可;但浅浅求证,大胆出结论,不可。 看在资料搜罗很努力的份上,加一星。 (展开)
0 有用 虾饺仙 2024-09-27 14:50:51 中国香港
图像资料零碎难检索也难看到,因此考证不易做。主要关注帽(元之钹笠帽、后檐帽、前圆后方帽、罟罟冠,明之卷檐帽、钹笠帽、直檐大帽)与服(元之辫线袄、答忽与半臂、云肩,明之曳撒、褶子衣和比甲)的前后演变。遗憾在于对所引文字没有梳理时间先后,有些地方没有深入分析。比如结论提到部分服饰从上而下流行,实际上已经可以部分解释96页引《三才图会》说把前朝卿大夫之冠让隶人戴的问题。其中可能包含了时间变换的问题,上层... 图像资料零碎难检索也难看到,因此考证不易做。主要关注帽(元之钹笠帽、后檐帽、前圆后方帽、罟罟冠,明之卷檐帽、钹笠帽、直檐大帽)与服(元之辫线袄、答忽与半臂、云肩,明之曳撒、褶子衣和比甲)的前后演变。遗憾在于对所引文字没有梳理时间先后,有些地方没有深入分析。比如结论提到部分服饰从上而下流行,实际上已经可以部分解释96页引《三才图会》说把前朝卿大夫之冠让隶人戴的问题。其中可能包含了时间变换的问题,上层衣帽逐渐下移,为表示身份区别不断有更新更精的衣服出现(脑洞:褶子衣之于曳撒是否如此?)。如无确切资料,很难说是政治动因;此外,如评论者指出,没有考虑衣与饰的问题,元代服制上下一体,但可以依靠装饰区别,明初可能沿袭这个方法。如宣宗卷檐帽颇华美,与皂隶明确不同,把帽与职业对应没有考虑细节和历时变化 (展开)
6 有用 行营都统林黛玉 2024-02-21 17:17:47 浙江
一半篇幅是史料罗列,可用。 图片挺多,但排版却没让图文对应,头大。论述不深,把比甲起源归于蒙古而非早出现的对襟无袖背心我无法苟同。 评分7.0有点低了,我打高点。 那个一星评论“5mao”的,真的不是机器人吗?
4 有用 云若 2024-02-13 22:13:46 广东
营养不高,口味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