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现代性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ffdo 2024-06-03 17:59:57 北京

    华而不实,对史料的运用分析浮于表面。给人生搬硬套理论,搁置历史细节的错愕感,颇像本科生习作。

  • 4 死透气了 2024-01-27 15:22:54 湖北

    远超期待,博士论文的范本。如果这算文化研究的话,那确实比99%的文化研究作品都要好。

  • 3 宝木笑 2024-02-18 15:06:27 山东

    这是一次晚清至民国中国铁路史的优秀梳理,文献史料方面无可指摘,更重要的是,这又仅仅是一个引子。全书更深的意图在于将铁路和火车作为极具时代意义的象征符号,去发掘其背后的历史演进,比如吴淞铁路背后的洋务运动,民国铁路旅行背后的新生活浪潮,进而阐述时空体验和文化想象的巨变,最终触摸中国现代性的宏大主题。何止是晚晴到民国,中国铁路的百年不仅是现代性的文学表达方式,更是文化研究的样态,其形成的过程,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民心态的变迁。貌似寻常的铁路,其实早已摆脱了单纯的交通工具意蕴,承载了深沉的现代性意义,就仿佛《背影》中艰难跨过月台的父亲,已经与中华民族的情感命运交织在了一起,渐渐作为一种极具现代性内涵的象征符号,渗透到了国人的情感和精神深处。

  • 4 宋冇理 2024-01-31 17:46:51 辽宁

    3.5 处理的材料和话题都很有意思,只是觉得散,以及很讨厌对各家理论的无限征引,虽然这不容易,但是没必要,导致作者自己的认知所见少了很多。

  • 5 韧勉 2024-01-15 00:44:04 北京

    李思逸将“火车”这一工业革命的产物,作为近代中国拥抱“现代性”的标志物加以分析,思考其在近代转型过程中,对于国人精神文化诉求的革新。首先“火车”这一研究对象的确立就与卢米埃尔兄弟最初拍摄电影《火车进站》密切相关,“火车”的,命名存在中文表达中以“火”代“气”的价值转型。其次,作者关注到近些年来近代文化史研究的重点刊物《点石斋画报》中对于近代现代性事物的图像认知。再次,根据当时人无论因为认知局限还是家国情怀亦或是利益考量,洋务运动中的铁路论战也是近代中国向现代曲折前进的无指标值,此外探讨文学视野中火车意象的情感内涵,以及铁路拓展了中国人外出旅行的视野,革命活动的范围等等,内容讨论丰富全面,理念很新,论述略显繁复,稍显遗憾。

  • 1 天人五衰 2024-03-19 17:59:42 重庆

    试图用“铁路”为抓手去撬动晚清社会现代性这一宏大的话题,理论论述展开过多,语言显得比较枯燥晦涩,阅读体验较差

  • 1 Kiyoko 2024-02-19 23:48:16 山西

    读序言发现作者导师好谦虚,还在好奇是哪位老师,看完发现竟是李欧梵。/补足此前对现代性的思考,经验与理论的矛盾本身就是现代性的体现。不只追究词源,探究晚清国人的科学观如何认识火车动力,由火轮到“火”车的认识。由纸上晚清图像的文本阐释到实体铁路,再到孙中山的国家民族主义,结合铁路计划予以阐释。/文学作品主观解读更侧重作者的出行动机和旅途情况,铁路成为配角。最后的部分,铁路提供实体空间,人与人的相遇,仍以文学作品证史,与期待不同。/铁路的确提供了一种现代性的想象空间,游动的车厢和游走的思绪,现代人的思绪与苦闷在这一现代性的物的载体里无限延伸。彼时的电影小说皆可为证。“铁路的入口,进入梦与象征的世界。”/理论性优于历史性,与实证研究不同。

  • 2 秋山散人 2024-01-20 10:05:21 四川

    思考深邃,然理论—经验,叙事—阐释之间的割裂,似乎是行文过程中很难摆脱的问题

  • 6 索芝麻麻麻 2024-01-16 09:16:59 北京

    很好的博士论文,就是这个注释啊.......非得都放文末排了五百多个吗?

  • 2 陆钓雪de飘飘 2024-01-21 22:13:06 山东

    据《欧游漫录》所讲,徐志摩是从满洲里到赤塔后再补票前往莫斯科。他本来先上的是四人一间的普通车厢,可发现这里已被来自波兰的一家四口人占据,其中包括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和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想到万一小孩哭闹起来的青景,立刻转身就跑,“管他要添多少,搬上了华丽舒服的国际车再说”。即使挑剔如徐志摩,也不得不承认国际车厢“真是舒服”。而七八天的长途列车竟不会误点,这也令他感到满意。餐车里的饭菜“贵且不佳”——但从文中看徐志摩还是常去的,沿途每站也都可以买到牛奶、面包、鸡蛋、熏鱼等食物。浪漫的诗人在西伯利亚的列车上也能交到热爱文艺的旅伴——两位分别在东方做帽子生意的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前者爱念叨叔本华,后者最爱读的书是《堂吉诃德》。至于脏乱差、弥漫着臭味,反映俄国人生活的普通车厢,徐志摩也老实承认自己受不住

  • 0 丁西泮 2024-01-19 10:45:41 广东

    看的是论文版,简体版封面装帧一眼望去以为作者是李欧梵…

  • 0 这么近,那么远 2024-01-27 22:42:38 上海

    “本书不是讲述中国人的世界出现了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一个连贯的故事;铁路成为现代中国人与世界的 中介,冲击了我们的视觉感受,改变了我们体验时空的方式,更新了我们的语言认知,重塑了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它不仅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实际作用,也在历史文化领域渗透着强力影响。”

  • 0 布拉伯巴卜 2024-01-28 21:21:58 江西

    拆招,文本试炼场

  • 1 好好生活的Lx 2024-02-02 13:14:03 湖北

    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学术论文,作者选择了一个非常新颖的角度,同时,从这个角度入手尝试说清楚中华民族对现代性的一种想象,让这个不算太新的话题呈现出了极大的趣味和可能性。作者拥有着很扎实地理论功底,但是他的理论功底没有吓着他的读者,更关键的是作者能够在众多的关于铁路的资料中找到一条逻辑线索,始终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实在是太让人觉得有意思了,也让我觉得很羡慕。

  • 1 超度我🇺🇦 2024-02-03 16:21:29 湖北

    天呢我读得好像是作者毕业论文原版,才六天zlib就有简中了!恨🥺 一直在想给《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写的书评,当时从媒介角度大谈特谈来着,但现在感觉很难把握物质与媒介的界限......按照作者说法借助海德格尔和拉图尔理论从经验角度还原,消解了人与物的二元对立。但麦克卢汉把媒介当做人的延伸,明显又在人与物的范畴中啊啊啊啊啊。但但但虽然作者试图冲破既定结构,又始终关注于借助物与人的互动,只是把推论转成描述?无所谓我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汉堡包。

  • 1 中文系谢葳 2024-02-07 22:49:02 北京

    主要研究铁路如何作用于现代性的生产,可以和《铁道之旅》《文以载车》互为参照。个人认为前四章好于后两章。优点在于观念史梳理扎实,如第一章对“火车”和“铁路”的讨论;同时尽可能超出既有的研究框架分析问题,如将孙中山的铁路梦与民族国家的确立的勾连,很有些《图绘暹罗》的风采。问题在于理论运用并不十分扎实,如第三章讨论“事件”时,炫技地展现了德勒兹,但并没有真正以德勒兹的方法研究淞沪铁路;第六章的精神分析也实在是画蛇添足;对柄谷行人的批评落脚点在黑格尔,有没有道理另说,但在文本分析里没有体现出来,显得有些多余。

  • 0 中关村村花🌸 2024-02-09 16:06:53 陕西

    作为博士论文能想这么多 还能以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述出来真的挺佩服 虽然作者说他不意在搞物的复权 但读完感觉启发最大的还是“像物一样”思考 以及用维特根斯坦反思物与命名 如果真接受事物的名称全在于偶然与约定俗成 概念史研究可不就得好好反思了hhh

  • 1 房顶上的猫 2024-02-10 10:50:03 北京

    “一个对火车感兴趣的铁路爱好者读完全文,可能并未找到他/她希望看见的铁路;而一个熟悉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的研究者又可能会觉得不相干的东西讲得太多。”作者的自我批评与我初读本书时的印象相合,对于不了解研究方法的人来说,初读会感到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读到第五、六章精彩之处时就能感受到作者的独具匠心。本书悬搁铁路的既有定义,将其转变为能动性的联结、反思的路径,探讨铁路在晚清民国具体情境中是如何与现代的想象、经验勾连在一起。也就是说作者是以铁路为方法,聚焦于语言概念、视觉图像、事件话语、民族国家、风景旅行和陌生他者等六个单元来理解中国的现代性。对一个偏好“扎实之作”的读者来说,阅读时需要放宽自己对“解释”的宽容度。本书留下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如何理解铁路附属地?京奉铁路正阳门车站对城市时间秩序的颠覆?

  • 1 Mélancolie. 2024-02-12 23:38:59 河北

    今年读的第一本书,本打算过年之前读完,但终于还是拖到年初三才掩卷,该书不是历史研究著作,它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研究,但最终的落脚点是文学研究,其中最后两章的内容最为精彩。铁路既不完全是现代性的化身,也不仅仅是现代性的表现形式,它本身就与现代性有着模糊的界限,作者不试图定义铁路与现代性,而是转而探讨铁路在中国现代性的观念史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现代主体的构成中发挥了怎样的功能,如果是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势必会一头雾水,但文学研究者将豁然开朗。作者的一个观点十分有趣,在现代性支配的社会中,物往往是无责的,承担责任的总是人,是人性的贪欲与不慎,但无责的物却往往能够塑造有责的人,在人与物之间,一种模糊的权力关系就这样被不断建构与颠覆,这或许是理解这本书的关键。 希望有生之年也能做出这样的研究。

  • 0 2024-02-10 15:04:30 江苏

    一方面搜集大量的历史、文学和视觉图像的材料作为研究思考的文本依据,另一方面更审视关于现代性的各家理论学说(特别是在“导论”一章),反思作为“物”的铁路为现代中国文化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变化。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