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本轻松的专业书
对我而言,大学里最重要的一课。
后两个部分一般,真正出彩的是第一部分也即前四章的内容。总的来说,这本课堂讲义要比之前读过的刘老师的书脉络清晰得多。
@龙泉冢 你干叫他刘胖胖。。。刘老师是我们大学阶段最敬重的老师,也是请我们吃饭最贵的老师,故此书五星。
开拓了我的学术思维和学术视野,属于向文化研究方向走的学术理路,北师大的博导。
本科刘勇课补充材料。
有点意思
不是我的专业,看起老火,无需多言
由专题引入,更多的是从一个较为宏观的视角切入,有些地方不免说的有些含蓄,但大体思路还是给了很大的启发性。值得再细读一次。
刘勇是个有趣的老师
老板的书,一定要支持。
现代文学的综论性书目,涉及内容相当广。突破简单以作家评传集合成的文学史,文学史、文化阐释、文学理论和作者兼有论述。学术性较强...读起来有点心累
既有专业的视角,也有亲切的沟通。既有比较的眼光,也有美学的审视。
请所有复习现代文学的人都来看看
嗯,反省和忏悔是有区别的。作者让我确认并看清了些
专题形式,思路清晰,知识的重新整合
很不错的讲演路,仿佛听老师讲课。之前有幸听了刘老师的讲座,和此书风格很一致,听起来酣畅。
只挑了感兴趣的“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和“鲁迅:起点处崛起的高峰”两个小章节看。发现对于前者,作者在论证现代文学作品与宗教关系时缺乏说服力(难以论证某种宗教切实对作家们产生影响,在作家们文本中的,与其说是宗教意识,不如说是泛宗教意识);对于后者,作者的观点缺乏新意,好像还是比较陈旧的一套话语(以上这些都是就文章写作来说的微观性问题,而全书的视野是宏观的文学史构建、文化研究。因此→)学者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力度让人福至心灵。除了小部分在阐述上显得有些偷懒和“油滑”(我理解的油滑是,言之无物和含糊其辞,滑溜溜地放过问题;以及钻入窄胡同研究不重要而易操作的细枝末节性的问题)的地方,我看到一篇完整而充实的研究文章。或许到时候写学年论文可以翻翻找灵感?先mark着。
去年暑假借的,很新,最终也是没读完吧……
好书。
> 现代文学讲演录
1 有用 蠢蠢欲蠹·德坤 2011-12-12 13:34:25
一本轻松的专业书
0 有用 大甜甜~~ 2010-09-19 00:53:22
对我而言,大学里最重要的一课。
0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8-12-16 21:58:32
后两个部分一般,真正出彩的是第一部分也即前四章的内容。总的来说,这本课堂讲义要比之前读过的刘老师的书脉络清晰得多。
2 有用 全甜甜 2012-02-20 06:38:33
@龙泉冢 你干叫他刘胖胖。。。刘老师是我们大学阶段最敬重的老师,也是请我们吃饭最贵的老师,故此书五星。
0 有用 武兵 2012-12-20 17:26:53
开拓了我的学术思维和学术视野,属于向文化研究方向走的学术理路,北师大的博导。
0 有用 绫懒遥 2020-01-06 17:29:09
本科刘勇课补充材料。
0 有用 书语心听 2022-12-11 11:17:09 辽宁
有点意思
0 有用 kg赤葉 2017-06-03 20:54:50
不是我的专业,看起老火,无需多言
0 有用 雨田 2020-12-18 12:16:39
由专题引入,更多的是从一个较为宏观的视角切入,有些地方不免说的有些含蓄,但大体思路还是给了很大的启发性。值得再细读一次。
0 有用 阙如 2017-04-19 14:11:33
刘勇是个有趣的老师
0 有用 guangying62 2021-07-03 11:24:17
老板的书,一定要支持。
0 有用 momo 2018-07-04 11:30:36
现代文学的综论性书目,涉及内容相当广。突破简单以作家评传集合成的文学史,文学史、文化阐释、文学理论和作者兼有论述。学术性较强...读起来有点心累
0 有用 沉默是金 2017-11-13 20:41:43
既有专业的视角,也有亲切的沟通。既有比较的眼光,也有美学的审视。
0 有用 黄克思 2020-04-17 10:21:19
请所有复习现代文学的人都来看看
0 有用 关你咩事 2020-01-01 15:23:38
嗯,反省和忏悔是有区别的。作者让我确认并看清了些
0 有用 春天與星星 2021-08-18 10:41:34
专题形式,思路清晰,知识的重新整合
0 有用 雨收云断 2020-07-05 18:07:47
很不错的讲演路,仿佛听老师讲课。之前有幸听了刘老师的讲座,和此书风格很一致,听起来酣畅。
0 有用 关关 2018-11-19 00:00:12
只挑了感兴趣的“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和“鲁迅:起点处崛起的高峰”两个小章节看。发现对于前者,作者在论证现代文学作品与宗教关系时缺乏说服力(难以论证某种宗教切实对作家们产生影响,在作家们文本中的,与其说是宗教意识,不如说是泛宗教意识);对于后者,作者的观点缺乏新意,好像还是比较陈旧的一套话语(以上这些都是就文章写作来说的微观性问题,而全书的视野是宏观的文学史构建、文化研究。因此→)学者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力度让人福至心灵。除了小部分在阐述上显得有些偷懒和“油滑”(我理解的油滑是,言之无物和含糊其辞,滑溜溜地放过问题;以及钻入窄胡同研究不重要而易操作的细枝末节性的问题)的地方,我看到一篇完整而充实的研究文章。或许到时候写学年论文可以翻翻找灵感?先mark着。
0 有用 Whatever伊fun 2017-07-12 11:22:12
去年暑假借的,很新,最终也是没读完吧……
0 有用 观海听潮 2017-12-06 19:50:44
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