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遗落的乡土》——四川旧影,也可以说是旧梦。如此记录三十年,直到处处拆完,长出新的大厦。作为我自己来说,维系自身的个性和文化根基是非常重要的。我来到北京,却又如此怀念四川,尽量让自己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远远地看它,而是让自己的这种怀念可以在远处持续蔓延生长。
黑白胶片作品,照片有传统学院派摄影的格调。配以随笔若干,信步三十年巴蜀乡土生活。四川的文艺范儿,不用经心经营,自然流露就好,简直要叉手作礼。
一册蜀中传统民俗世相,《赶场天》《逛庙会》两章最为精彩,纪实性大于艺术性,文字优于影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乡愁。如果能细致地感受周遭,会发现城市景观也都渐渐变化了,更不用说更加传统的乡土。影像和文字都是时间的切片,也想像陆光程小时一样能拍个手回到过去,和里面的人们打个照面然后微笑。
别有一番滋味
图书馆看到,勉强三星。
2025年闲读之02:临近春节,乡愁越来越被提起,年味里似乎必须要有乡愁这个味道。以前,余光中先生将乡愁具象化,说乡愁是邮票,是船票,是坟茔。而今天,又有谁能象余先生那样,将乡愁说得如此诗意与动情。今天,我们几乎不再用邮票,更不愿在节庆提起死亡。故乡,既近又远,近是高速公路、高铁让归家的时间起来越短,远是渐行渐远的情感认同与精神归属,是已回不去故乡的心灵。都市人越来越喜欢去乡村,北方人越来越热衷于去南方过年,在异乡仍保留着的风俗中去寻找曾经也有过的年味,在他处回想乡愁的滋味。乡愁已然成为我们心中的文化记忆,属于那个特定地域、存活在特定年龄里的文化记忆。感谢喻先生用黑白的影像和质朴深情的文字,用对故土的执着甚至是执念,从已经或正在遗落的人、物、事中留住光阴,为后人留下记忆,留存乡愁。
1990s-2010s反映四川乡镇老百姓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黑白老照片,“赶场天”“逛庙会”“坐茶铺”史料价值很高,看起来百八十年来,当地社会无论是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时间节奏,还是建筑面貌,都未发生大变化,显示出传统习俗与日常生活的惯性相当强大。可间接窥得晚清民国时期当地人是如何过生活的。李劼人《死水微澜》外的其他小说待看,市井味儿十足。
辛好是黑白影像,质感有加分。如今的蜀地乡场,所谓民风民俗逐渐消失殆尽。20/30年代高龄老人不多了,到更迭到50年代,就都整齐划一了。大江南北,城乡几无差别。村里的老院子消失了,村小变成了村委会党群中心。土房砖瓦房统一更新为小别墅。除了白事还在村里聚集一下。平日都是鸦雀无声。数千年来,农民为根基,以土地养育苍生。国富也没有丝毫回馈他们。什么时候城乡平等,乡村又才会有些烟火气,或许那一刻再也不会有了。
作者用胶片记录了贩夫走卒、下里巴人的生活片段。
看到了一些过去生活的影子,如果千禧年之前的图片能再多些就好了。
蜀中昨日的世界旧影,用黑白处理杂乱的颜色,营造怀旧之感,这是独属于四川人的过去,终将一去不复返。
老照片
久居四川的作家和摄影艺术家喻磊以两百张左右的胶片摄影作品、辅以质朴而深情的回忆性文字,来共同为最近三十年来、传统民俗与社会文化生活残存的四川乡土社会留下的一部厚重的影像志作品。作者的图文记述,兼具个人视角与公共价值,敏锐捕捉包括庙会、市集、街景、茶馆等颇具传统色彩的四川乡土社会里的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场景,将文学、社会史与人类学的观察眼光融汇于一体,难能可贵而价值非凡。值得推荐。
再过些时候,当群众的日常生活发生更大的变化时,《遗落的乡土》真的会变成遗落的乡土。
摄影是一门有关岁月的学问 ps:一个大雨天,在公司借到并花费近3小时翻完
一本巴巴适适的四川平原摄影机,充满老故事老记忆,当个摄影的集子看吧。
> 遗落的乡土
1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24-09-04 22:57:09 北京
《遗落的乡土》——四川旧影,也可以说是旧梦。如此记录三十年,直到处处拆完,长出新的大厦。作为我自己来说,维系自身的个性和文化根基是非常重要的。我来到北京,却又如此怀念四川,尽量让自己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远远地看它,而是让自己的这种怀念可以在远处持续蔓延生长。
3 有用 malingcat 2023-10-15 12:11:54 上海
黑白胶片作品,照片有传统学院派摄影的格调。配以随笔若干,信步三十年巴蜀乡土生活。四川的文艺范儿,不用经心经营,自然流露就好,简直要叉手作礼。
1 有用 长安 2023-11-08 21:07:35 湖南
一册蜀中传统民俗世相,《赶场天》《逛庙会》两章最为精彩,纪实性大于艺术性,文字优于影像。
2 有用 #21 2023-11-08 18:39:24 四川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乡愁。如果能细致地感受周遭,会发现城市景观也都渐渐变化了,更不用说更加传统的乡土。影像和文字都是时间的切片,也想像陆光程小时一样能拍个手回到过去,和里面的人们打个照面然后微笑。
0 有用 鱼的九思 2023-11-27 09:08:50 北京
别有一番滋味
0 有用 明潭 2023-12-08 14:29:00 江苏
图书馆看到,勉强三星。
0 有用 八哥 2025-01-12 07:48:53 江苏
2025年闲读之02:临近春节,乡愁越来越被提起,年味里似乎必须要有乡愁这个味道。以前,余光中先生将乡愁具象化,说乡愁是邮票,是船票,是坟茔。而今天,又有谁能象余先生那样,将乡愁说得如此诗意与动情。今天,我们几乎不再用邮票,更不愿在节庆提起死亡。故乡,既近又远,近是高速公路、高铁让归家的时间起来越短,远是渐行渐远的情感认同与精神归属,是已回不去故乡的心灵。都市人越来越喜欢去乡村,北方人越来越热衷于去南方过年,在异乡仍保留着的风俗中去寻找曾经也有过的年味,在他处回想乡愁的滋味。乡愁已然成为我们心中的文化记忆,属于那个特定地域、存活在特定年龄里的文化记忆。感谢喻先生用黑白的影像和质朴深情的文字,用对故土的执着甚至是执念,从已经或正在遗落的人、物、事中留住光阴,为后人留下记忆,留存乡愁。
0 有用 Roger 2025-03-08 14:08:13 上海
1990s-2010s反映四川乡镇老百姓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黑白老照片,“赶场天”“逛庙会”“坐茶铺”史料价值很高,看起来百八十年来,当地社会无论是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时间节奏,还是建筑面貌,都未发生大变化,显示出传统习俗与日常生活的惯性相当强大。可间接窥得晚清民国时期当地人是如何过生活的。李劼人《死水微澜》外的其他小说待看,市井味儿十足。
0 有用 solo 2024-06-18 13:42:21 广东
辛好是黑白影像,质感有加分。如今的蜀地乡场,所谓民风民俗逐渐消失殆尽。20/30年代高龄老人不多了,到更迭到50年代,就都整齐划一了。大江南北,城乡几无差别。村里的老院子消失了,村小变成了村委会党群中心。土房砖瓦房统一更新为小别墅。除了白事还在村里聚集一下。平日都是鸦雀无声。数千年来,农民为根基,以土地养育苍生。国富也没有丝毫回馈他们。什么时候城乡平等,乡村又才会有些烟火气,或许那一刻再也不会有了。
0 有用 豆友175445303 2024-07-07 14:20:52 上海
作者用胶片记录了贩夫走卒、下里巴人的生活片段。
0 有用 十一 2024-08-09 16:59:34 四川
看到了一些过去生活的影子,如果千禧年之前的图片能再多些就好了。
0 有用 浮云能避日 2024-04-02 21:52:09 四川
蜀中昨日的世界旧影,用黑白处理杂乱的颜色,营造怀旧之感,这是独属于四川人的过去,终将一去不复返。
0 有用 攸川 2024-04-03 17:15:49 上海
老照片
1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24-10-07 15:48:50 江苏
久居四川的作家和摄影艺术家喻磊以两百张左右的胶片摄影作品、辅以质朴而深情的回忆性文字,来共同为最近三十年来、传统民俗与社会文化生活残存的四川乡土社会留下的一部厚重的影像志作品。作者的图文记述,兼具个人视角与公共价值,敏锐捕捉包括庙会、市集、街景、茶馆等颇具传统色彩的四川乡土社会里的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场景,将文学、社会史与人类学的观察眼光融汇于一体,难能可贵而价值非凡。值得推荐。
0 有用 whatsup 2024-05-21 15:20:25 广东
再过些时候,当群众的日常生活发生更大的变化时,《遗落的乡土》真的会变成遗落的乡土。
0 有用 Heki 2024-08-26 13:56:03 北京
摄影是一门有关岁月的学问 ps:一个大雨天,在公司借到并花费近3小时翻完
0 有用 叔叔跟爸爸 2024-03-26 14:51:00 四川
一本巴巴适适的四川平原摄影机,充满老故事老记忆,当个摄影的集子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