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五分完全给到《引论》的引论,译者对列维-斯特劳斯解读的解读非常精彩!只是列氏的引论在佘碧平的译本中已经出版了啊,为什么要单独翻译出版呢?译者的引论的引论可以期刊发表就好了呀?不过,买来看这21页的引论的引论也是挺不错的
作为思想史文本的独特:一篇引论何必又单拎出来再次聚焦?莫斯的思想形象倒成为一种社会科学范式的解释学财产。至少列维斯特劳斯在革新的意义上试图恢复“人类学”这个术语的古老意涵和野心:一个有确定目标和手段的科学诠释体系,来说明在物理、生理、心理和社会的任一维度中人是什么。
小书实际上并不是再说Mauss到底在说什么,而是为一个远离巴黎的人找到一个位置能够杀回法国。就这个层面而言我认为加的批评是对的。但是另一方面这个问题又过头了:这本小书在某些层面上来说其实是回顾了当时的民族学研究问题,事实上LS对Mauss的推崇在当下是无法理解的,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二十世纪初西方所遭遇的问题,从心理主义争论到现象学者对西方危机的提出,形而上学的困境和经验归类的庸俗让时代的疑问成为困境(Max Weber也同样面临了这些),前路在何方?在这里Mauss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就这个意义而言,这些改变才是重点:心理学、总体事实、象征…这将我们从维多利亚以来对世界的天真想象与走投无路中拯救出来,因此LS才会提到那么多的学者到底在为什么忙碌。然而现代人难以把握这个问题,它离我们太远了。
《礼物》的本质是交换。但交换的前提是迁移。这点莫斯和列维都没发现。
别的不说就是这点引论精装出版卖50是否有点割韭菜(
列维-斯特劳斯是马塞尔•莫斯重要的后继者和批评者。这本册子是列维受邀为莫斯作品集所作的导言。它不仅是对莫斯作品的评价,而且借由莫斯指向了对于“步入法国社会学传统的结构人类学”的评价。该书是列维对莫斯学说的扬弃和发展,是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纲领文件。小书薄而精深,难啃,译者很内行,译序27页,对莫斯和列维都做了详细的剖析,从而也呈现了当下人类学研究的维度,这种学术流脉的延续,着实令人喜悦。
译序+其他译本出现的文章拼合的小书,对我个人而言只是打通了从莫斯-斯特劳斯到本维尼斯特阿甘本的路径。
列维-斯特劳斯笔下的“两个莫斯”,一个是结构主义者莫斯,真正“触及人类精神的根本范畴——所有社会活动的公约数”;一个是仍回到涂尔干式的莫斯,即从情感、心理学,而非科学逻辑的方式去寻求解释。对“玛纳”等巫术概念,列氏的解释让人豁然开朗,他认为这是对“能指相对于所指的过剩”这一处境的回应。“多余意义”的分配是必要的,能指与所指的互补关系是象征思想开展的前提。虽然很薄一册但分量不轻,对入门读者来说不好读但很清晰,可将译者导读和译者的著述参照阅读。
其实我是来看序言的
颇有启发的三点: ①〔社会与心理的关系〕心理表达仅仅是社会结构在个体心理层面的翻译;个体心理与社会结构互补。 ②〔无意识〕不同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前者是结构主义的、新人文主义的,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的、将个人联系于整个人类的因素,即集体与个体汇合的无意识,是打开主体间性的钥匙。→levi据此提出,《礼物》中“hau”并非交换的最终原因,交换的真正必要性在于精神或心灵克服他人与自我的对立,去构想社会关系的最小形式。 ③〔漂浮的能指〕“语言只可能是一下子就产生的”,人类是“从一个没有任何东西是有意义的阶段”过渡“到一个所有东西都是有意义的阶段”。这需要价值为零的象征符号保证所指与能指在表意总体中的互补关系。
我一直觉得斯特劳斯并没有真正理解莫斯,之前拿来作背书而已,而且,《礼物》这本书里对hau的讨论实际上不是本质论的,而行动论的。
莫斯最大的贡献,列氏认为是其将社会生活定义为"一个象征关系构成的世界"。于此,象征机制如何建构社会的沟通communication,并引起了什么样的问题,即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不可交流性,构成了人类学与民族志研究的核心挑战。对于无意识的研究能否成为打开主体间性的钥匙?如何在总体的人身上把握总体的社会事实?看下来感觉也许并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时刻记住一种不可通约的复杂性的存在,即人总是同时是社会的,心理的,以及生理的,因此社会的"物"也同时是"表象"的,或许就是其意义所在吧。
一个引论而已但其在人类学或结构主义上具有开端启示性意义
对待莫斯的遗产,列维-斯特劳斯像是在“我注六经”。然而这种“误读”有其考量,关键是列氏要以结构人类学的视野建立起一门真正关于人的总体科学。就现实层面而言,以“导论莫斯”的名义收拾法国学科体制的战后残局更是列氏注经的直接目的(这一点可以对照《列维-斯特劳斯和他的同代人》里弗朗索瓦·道丝一篇看)。在列氏这里,莫斯最遗憾的错误在于满足于“hau”“mana”这些具体符号构成社会整体关系的解释进路,并且以“无意识”替换了莫斯关于主体间性的“总体性社会事实”的答案。但是否本身莫斯的阐释便并非结构性、整体性的而是关系性、行动性的呢?就像萨林斯在批评了莫斯一圈后,最终还是要回过头来肯定他的功绩——hau指涉了人类通过交换行动构建政治关系的复杂过程。体量小分量重,译序确实非常好,看来需要重读莫斯的五讲除惑。
令人称叹的野心。
空能指。
思想史研究素材,结构主义面对什么既有的理论沉淀又欲求各种前景。我是没觉得LS就解决掉主体-他人问题,而且漂浮的能指一股知性的味道,换到柯林伍德那边就变成历史理性,一种ex machina的处理方式。
导论
功底都相当不错
精巧
> 莫斯引论
4 有用 一宿湖山迁画痕 2023-11-08 22:35:24 云南
五分完全给到《引论》的引论,译者对列维-斯特劳斯解读的解读非常精彩!只是列氏的引论在佘碧平的译本中已经出版了啊,为什么要单独翻译出版呢?译者的引论的引论可以期刊发表就好了呀?不过,买来看这21页的引论的引论也是挺不错的
3 有用 拳击面包超人 2024-03-28 18:39:19 中国香港
作为思想史文本的独特:一篇引论何必又单拎出来再次聚焦?莫斯的思想形象倒成为一种社会科学范式的解释学财产。至少列维斯特劳斯在革新的意义上试图恢复“人类学”这个术语的古老意涵和野心:一个有确定目标和手段的科学诠释体系,来说明在物理、生理、心理和社会的任一维度中人是什么。
5 有用 春花! 2023-12-13 14:15:30 上海
小书实际上并不是再说Mauss到底在说什么,而是为一个远离巴黎的人找到一个位置能够杀回法国。就这个层面而言我认为加的批评是对的。但是另一方面这个问题又过头了:这本小书在某些层面上来说其实是回顾了当时的民族学研究问题,事实上LS对Mauss的推崇在当下是无法理解的,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二十世纪初西方所遭遇的问题,从心理主义争论到现象学者对西方危机的提出,形而上学的困境和经验归类的庸俗让时代的疑问成为困境(Max Weber也同样面临了这些),前路在何方?在这里Mauss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就这个意义而言,这些改变才是重点:心理学、总体事实、象征…这将我们从维多利亚以来对世界的天真想象与走投无路中拯救出来,因此LS才会提到那么多的学者到底在为什么忙碌。然而现代人难以把握这个问题,它离我们太远了。
3 有用 辄馨 2024-03-19 09:51:51 上海
《礼物》的本质是交换。但交换的前提是迁移。这点莫斯和列维都没发现。
2 有用 不死鳥 2024-01-27 15:49:09 上海
别的不说就是这点引论精装出版卖50是否有点割韭菜(
1 有用 ly的读享生活 2023-12-17 14:55:25 浙江
列维-斯特劳斯是马塞尔•莫斯重要的后继者和批评者。这本册子是列维受邀为莫斯作品集所作的导言。它不仅是对莫斯作品的评价,而且借由莫斯指向了对于“步入法国社会学传统的结构人类学”的评价。该书是列维对莫斯学说的扬弃和发展,是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纲领文件。小书薄而精深,难啃,译者很内行,译序27页,对莫斯和列维都做了详细的剖析,从而也呈现了当下人类学研究的维度,这种学术流脉的延续,着实令人喜悦。
1 有用 里相玉 2024-11-13 09:15:13 浙江
译序+其他译本出现的文章拼合的小书,对我个人而言只是打通了从莫斯-斯特劳斯到本维尼斯特阿甘本的路径。
3 有用 舟上不想卷了 2023-12-04 20:21:44 上海
列维-斯特劳斯笔下的“两个莫斯”,一个是结构主义者莫斯,真正“触及人类精神的根本范畴——所有社会活动的公约数”;一个是仍回到涂尔干式的莫斯,即从情感、心理学,而非科学逻辑的方式去寻求解释。对“玛纳”等巫术概念,列氏的解释让人豁然开朗,他认为这是对“能指相对于所指的过剩”这一处境的回应。“多余意义”的分配是必要的,能指与所指的互补关系是象征思想开展的前提。虽然很薄一册但分量不轻,对入门读者来说不好读但很清晰,可将译者导读和译者的著述参照阅读。
1 有用 游衍 2025-04-12 21:35:54 浙江
其实我是来看序言的
1 有用 bij Akshara 2024-07-01 20:21:39 浙江
颇有启发的三点: ①〔社会与心理的关系〕心理表达仅仅是社会结构在个体心理层面的翻译;个体心理与社会结构互补。 ②〔无意识〕不同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前者是结构主义的、新人文主义的,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的、将个人联系于整个人类的因素,即集体与个体汇合的无意识,是打开主体间性的钥匙。→levi据此提出,《礼物》中“hau”并非交换的最终原因,交换的真正必要性在于精神或心灵克服他人与自我的对立,去构想社会关系的最小形式。 ③〔漂浮的能指〕“语言只可能是一下子就产生的”,人类是“从一个没有任何东西是有意义的阶段”过渡“到一个所有东西都是有意义的阶段”。这需要价值为零的象征符号保证所指与能指在表意总体中的互补关系。
5 有用 手艺青年 2023-11-19 10:02:21 甘肃
我一直觉得斯特劳斯并没有真正理解莫斯,之前拿来作背书而已,而且,《礼物》这本书里对hau的讨论实际上不是本质论的,而行动论的。
3 有用 想不出名字 2023-11-25 18:31:44 江苏
莫斯最大的贡献,列氏认为是其将社会生活定义为"一个象征关系构成的世界"。于此,象征机制如何建构社会的沟通communication,并引起了什么样的问题,即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不可交流性,构成了人类学与民族志研究的核心挑战。对于无意识的研究能否成为打开主体间性的钥匙?如何在总体的人身上把握总体的社会事实?看下来感觉也许并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时刻记住一种不可通约的复杂性的存在,即人总是同时是社会的,心理的,以及生理的,因此社会的"物"也同时是"表象"的,或许就是其意义所在吧。
1 有用 恶鸟 2023-12-21 12:16:32 浙江
一个引论而已但其在人类学或结构主义上具有开端启示性意义
1 有用 贺戟 2023-12-10 19:34:44 北京
对待莫斯的遗产,列维-斯特劳斯像是在“我注六经”。然而这种“误读”有其考量,关键是列氏要以结构人类学的视野建立起一门真正关于人的总体科学。就现实层面而言,以“导论莫斯”的名义收拾法国学科体制的战后残局更是列氏注经的直接目的(这一点可以对照《列维-斯特劳斯和他的同代人》里弗朗索瓦·道丝一篇看)。在列氏这里,莫斯最遗憾的错误在于满足于“hau”“mana”这些具体符号构成社会整体关系的解释进路,并且以“无意识”替换了莫斯关于主体间性的“总体性社会事实”的答案。但是否本身莫斯的阐释便并非结构性、整体性的而是关系性、行动性的呢?就像萨林斯在批评了莫斯一圈后,最终还是要回过头来肯定他的功绩——hau指涉了人类通过交换行动构建政治关系的复杂过程。体量小分量重,译序确实非常好,看来需要重读莫斯的五讲除惑。
0 有用 折耳根大盗 2024-02-09 01:13:28 四川
令人称叹的野心。
0 有用 战栗与恐惧 2024-04-18 02:19:27 江西
空能指。
0 有用 Hypnos 2024-04-20 20:09:20 上海
思想史研究素材,结构主义面对什么既有的理论沉淀又欲求各种前景。我是没觉得LS就解决掉主体-他人问题,而且漂浮的能指一股知性的味道,换到柯林伍德那边就变成历史理性,一种ex machina的处理方式。
0 有用 konkon 2024-04-14 13:05:25 广东
导论
0 有用 Aoyenu 2024-03-08 21:19:03 山东
功底都相当不错
0 有用 不爱写信 2024-01-15 13:05:38 浙江
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