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九章 短评

热门
  • 2 丸子书阁 2024-03-10 14:29:54 广东

    一位社会学界异类的学人,郑也夫“跨界”写作,跳入史学领域,写就的对于五代史的研究,分叙九章讨论了五代时期的皇权、军事、忠君、合法性、出彩人物、天命观、音乐、宦官,评述间大量引用五代史中的原文,古今观照,贯通历史连续性的联系,同时提出新颖创见、视野开阔。作为一本历史文化作品,《五代九章》在历史中有故事,在史实里有合理的想象,在严谨间见文字的精妙与有趣,让我们从不同的历史构成碎片进行透视,串连出一条生动的五代历史连续谱

  • 1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4-01-05 11:03:37 陕西

    这是一本由社会学家撰写的五代史专著。社会学向来专于分析结构、机制,而有关历史和时间的研究,则一般被划为历史社会学范畴,而此种分类似乎表明若不是做某种专门研究,历史就是社会学的无关之物。这当然是谬论。五代十国的冯道,是一位饱含褒贬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在混乱的年代居于高位,保持人格,并得以善终,也正是这个人物吸引了本书作者——本是打算写一部话剧,谁知在进入史料后“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写成一本关于五代十国的历史之书。书名中的“五代”是指研究对象,“九章”则指全书之构成包含九章内容,分别论述帝王、将士、文臣、冯道、忠臣观、正统观、天命观、雅乐胡歌、宦官等。全书自然离不开基础历史,作者在这基础上阐述史料文献,夹叙夹议,其述评简明有趣,路数不拘一格。选择读它的朋友,定然会被作者的写法和视野所吸引。

  • 4 君子不器 2023-10-29 16:21:27 北京

    开篇两章分别评点帝王和将士,最后两章分叙乐师与宦官。第五章臧否文臣,第六章专论冯道,其余三章分别讨论忠臣观、正统观和天命观。相比于专治断代史的职业史家,作者视野宏大,笔力精到,上下古今,爬梳史迹,每每如老吏断狱般指明要害。

  • 0 YWCJ 2024-04-13 23:51:54 浙江

    虽然引用的史书原文快占了全书篇幅的一半,但看着其实还是比较轻松的,主要是因为并非传统史学出身的作者视角独特,加上又非常毒舌,能看到一些寻常史学书籍里没有的乐趣点。

  • 1 震林 2023-12-25 18:40:52 山东

    我以为郑老师能发挥社会学知识背景的优势来点新东西,最后虽然敏锐地意识到不少问题(比如黥面、义儿两种控制军队的方式,斩首数量格外庞大反应的问题),但论述和回答还是太旧文人气了。

  • 0 坐看云起时 2023-12-01 17:35:50 北京

    郑也夫文字辛辣,才读几页便觉得头角峥嵘。这位社会学家因为对冯道的强烈兴趣钻进五代史,结果越钻越深,竟常常能从史料中生发出独到见解,为我们提供了看待历史的新视角。虽然未必全对,但这种多元化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毕竟没有人只想听到一种声音。

  • 0 渴望平行宇宙 2023-12-31 17:49:50 北京

    有启发的闪光点还是不少,这是郑老师的一贯风格。

  • 1 沉默的二四零六 2024-01-03 07:48:42 上海

    说是民科有点过了,但是整本书内容啰嗦,充满笔者自以为是的臆想和猜测,书中一会儿李存勖一会儿后唐庄宗,有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反复数章,关键背景有时又不引用,任凭自己天马行空。

  • 0 玄枫 2024-01-28 20:31:19 上海

    很棒!很喜欢!尤其是去年两晋南北朝之后终于可以开始涉猎五代十国了。写冯道写的太棒了,对于石敬瑭、冯道之流的原始知识累计可能仅限于童年读过的《上下五千年》,李存勖则是高中的《伶官传序》,总归是基于欧公的史观。【欧公文字很一绝!】史官写史,也是唯屁股论,然则吾辈读史,也应该超脱屁股,让脑袋稍微占领点高地。ps.李袭吉的《为周晋王贻梁祖书》真是妙绝!

  • 0 平凡女子 2024-03-14 22:59:21 广东

    一个人,在这世上能不能成事,其实关系到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有能力,有运气,或者有贵人,都可以。因此,读史让我们习得最大的素养就是看问题要全方位,切忌片面又主观。

  • 0 爬行动物 2024-03-24 21:13:27 江苏

    自从“孔夫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历史书写就滑向单纯的工具,不如修昔底德对事实与评价有清晰的分寸感。王朔说:就算你刚排下来的肾结石,对方捡起来也能砸得你头破血流。那些认可“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既是实然也是应然的人,应以为戒

  • 0 sifeng 2024-09-23 00:22:42 湖北

    “五代”指唐哀帝禅让后,五个定都于中原地区的相继出现的政权,它们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直至北宋建立,这段分裂时期才划上句号。五代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只能算作一颗匆匆划过的流星,但此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却对后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书作者郑也夫虽然是社会学教授,却在研读五代史料时有了新的洞见。书中不仅评述了五代的帝王、文臣和武将,还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用兵之道和政治文化,深入浅出,见解独到,充溢着跨学科研究碰撞出的火花。

  • 0 荒腔走板 2025-01-12 19:37:37 江苏

    社会学家写历史,特别是五代乱世,有新意,对历史研究也有足够的尊重

  • 0 flysnowsuda 2025-02-24 21:23:09 江苏

    需要一定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和一定的学术素养才能看得进去。

  • 0 sai 2025-02-02 09:13:38 冰岛

    有稍显主观之处,不过论述算是以小见大,颇有新意

  • 0 shucong2004 2024-07-07 18:29:01 浙江

    有些像笔记,有些像专论,体例虽然不整齐 无损于创见颇多,正本清源,肃清封建余毒,值得一读。

  • 0 潜龙 2024-07-05 17:20:46 黑龙江

    以札记式的写法对五代历史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作者似乎做了许多翻案文章,比如对石敬瑭的历史评价、冯道的为人、五代的“忠”观念等问题,但其实都是基于扎实史料和敏锐感知所下的判断,令人耳目一新。今天人们对五代历史的认识很多时候都是基于宋代史学家的观点,但宋人写史不仅仅是写史,更有很多现实的考虑,或许只有祛除某些先天的遮蔽,才能更好地认识这段复杂的历史。

  • 1 FL 2024-07-03 22:23:12 北京

    优秀的飞机场读物,但失于没有明确的逻辑主线

  • 0 优质资深拍嗝师 2024-06-05 03:47:23 北京

    郑也夫说他和宋杰是本科在首师大历史系的同学,但的确退休多年,写的就十分流水账了。

  • 0 白鹭未霜 2024-06-25 12:54:25 福建

    这本书评价新旧五代史的部分很多,作者是个非常有见地的人,至少让人看起来言之成理,绝不只是史料的搬运工。全书的结构也让人眼前为之一亮。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写法,也很容易会让自己堕入“民科”的标签,被科班出身的学者腹诽😄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