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4,「惠帝下世後,呂后想封呂姓爲王,於是先立了惠帝“後宮子”劉强爲淮陽王,劉不疑爲常山王,劉山爲襄成侯,劉朝爲軹侯,劉武爲壺關侯」,下面數次提到淮陽王劉强,“選了後宮宮女給惠帝生的長子淮陽王劉强爲太子,同時殺掉淮陽王劉强的母親”“太子劉强即位,成爲史書所載的前少帝”“小皇帝劉强知道了自己的出身...放出狠話來”“呂后...下詔廢掉並殺害劉前少帝”等等。
首先,這個人名不可作劉强。史書記載,淮陽王的名字是劉彊。雖然强、彊爲異體字,但是名從主人,人名特定用字不可改字,淮陽王的名字只可作“彊”字。
更嚴重的錯誤是,前少帝根本不是淮陽王劉彊,前少帝和淮陽王是兩個人,作者混淆了這兩個人,誤把淮陽王當成了前少帝。前少帝是惠帝的長子,史書未載其名。呂后因皇后張嫣無子, 乃取惠帝与宫人所生之長子,谎称是張嫣所生,並鸩杀其生母,立爲太子。 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八月十二日,汉惠帝在未央宮去世,同年惠帝安葬後,呂后即立皇太子爲皇帝。第二年,呂后欲王諸呂,乃封惠帝諸子爲王侯,其中劉彊爲淮陽王。怎麼會如此書所寫,幾年前“選了惠帝長子淮陽王劉彊爲太子”,幾年後又“立了劉彊爲淮陽王”,這豈不是亂成一塌糊塗了。後面又寫什麼“到孝惠帝去世後,繼承皇位的人還沒有明確”,惠帝生前,前少帝已被立爲太子,有什麼“還沒有明確”的?總之,因爲把前少帝和淮陽王劉彊兩人混淆爲一人,真是把這段歷史敘述的錯亂至極了。
再把前少帝和淮陽王的時間線略述一下:
惠帝皇后張嫣無子,呂后取惠帝与宫人所生之長子,谎称是張嫣所生,並鸩杀其生母,將此子立爲太子。 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八月十二日,汉惠帝在未央宮去世,同年惠帝安葬後,呂后即立皇太子爲皇帝。第二年(前187年,漢高后元年),呂后欲王諸呂,封惠帝諸子爲王侯,其中劉彊被封爲淮陽王。汉高后四年(前184年),前少帝渐渐长大,知道自己的身世,口出怨言,表示將來欲報仇,吕后乃幽禁前少帝,不久,呂后废黜前少帝,并將其暗殺。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