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短评

热门 最新
  • 18 L'héritier 2023-12-29 16:57:19 湖北

    “联袂译出此书,允为一段学术佳话”(×) 老师也要做小组作业😋(√)

  • 8 danyboy 2024-01-11 16:05:12 北京

    早就该翻译过来了。理论性强,作者始终在与同辈及前辈学者关于东汉的范式、框架进行对话,也试图通过分阶段、多层次的方式来化解而非直接否定诸家的分歧。印象最深的是将宫廷政治和地方社会的有效勾连。书篇幅不长,逻辑性好,阅读时感到很抓人。

  • 3 栗子有毒 2024-02-15 10:21:13 浙江

    感兴趣的地方不多,有一点有意思,外戚与一群地方士人合作才能支撑起权力,窦氏与三辅,邓氏与益州。那么梁氏等也应该是一样的。各类群体之间的界限应该没有那么大。可惜重点在士人外戚与地方,没有对宦官内部体系传承做考察。应该也和明差不多。

  • 1 文在兹 2024-04-28 23:48:35 山东

    关于东汉一朝最提纲挈领的书。对东汉的时代定位和勾勒非常清晰。对自己而言最有启发的是描绘了儒学意识形态下渗基层的第一步。译笔非常流畅。还有魏帅的序。

  • 1 韧勉 2024-05-12 14:24:20 北京

    对于日本汉学东汉研究史的梳理非常到位,社会史与政治史层面的深度挖掘细致入微。

  • 1 寒鲲 2024-06-01 19:04:26 广东

    这部创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著作,通过对前辈学人论述的回顾、儒学影响下东汉社会变迁的剖析、东汉政治变动的梳理,综合呈现了东汉政治与社会变迁的深层次原因,论证相当系统性,篇章之间的呼应也是相当严谨雅正,堪称学术著作之典范。对于读者深度了解东汉颇有助益。

  • 1 大脸猫累鼠了 2024-05-11 10:52:34 浙江

    本书的野心稍大,从标题就可得知。有评论说全书以“士大夫豪族”的发展为线索,或许如此,但在阅读时感觉内容还是较分散的。大体而言,全书立出了时间(光武明章、和安、顺桓灵)、地域(南阳汝颖、三辅巴蜀、江淮等其他地域)、帝国结构(朝堂层面的皇帝-宦官-外戚-士大夫关系、中间层面的不断扩大交游群体化的儒生知识阶层、乡里层面的豪族支配与原有的父老年齿秩序)三个大维度,作者的通达见识可见一斑。既往的论述往往偏重一端,如外戚宦官士大夫之争斗,若要更进一步理解,则需要下沉到儒学知识阶层的形成和发展、乡里社会的统治秩序变化,并建立有说服力的联系。在这一点上看,本书是成功的。 在阅读中,有曾经读日本学者法学著作的同感,即抽丝剥茧,细致入微。如本书探讨“贵戚”之指涉范围,像极了法教义学中的解释方法的展开。叹为观止!

  • 1 北邙客 2024-05-14 08:14:35 江苏

    读《后汉书》接近完成时读此书,能够在史传之外学习到东汉社会运行更深层次的规律。之前读史时一些一晃而过的字在这里有了更多的解析和更深的意味。对于我这种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爱好者而言,此书不但帮助提纲挈领介绍了东汉社会的架构与演变,更是教导了一种读书学史的方法。当然,能领会多少还是在于个人后续的修行了。勉之,勉之。

  • 0 二锅头与伏特加 2024-02-05 01:24:42 北京

    读完了,可能是临近年底,每天都有些浮躁,难以静下来潜心阅读,可能没能把握这本书的精髓(每年年底都这样),但还是可以负责任地说,本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 0 谨堂 2024-02-11 20:07:38 福建

    因专业课考试上一道题而找到的书,磕磕绊绊地读完了。书中提及的有关诸生以讽诵经典为始进行儒学训练以及教育机构有时呈现出“宗教氛围”的内容,让我想起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里“謞而效天地者为号,鸣而命者为名。名号异声而同本,皆鸣号而达天意者也”的论述。第三章关于儒学的普及以及终章中对于地方习俗和民众信仰世界的叙述,为去年想的一些问题提供了解答以及探索方向。读完之后更想把前面读了一半搁置下来的阎步克先生的两本论著读完了。

  • 0 關關雎鳩 2024-02-16 08:56:59 浙江

    早该翻译过来了

  • 7 隐清 2023-12-29 02:14:45 上海

    以士大夫豪族的发展史贯穿东汉一朝政治史。这一共同体的生命力是儒学、察举制与乡论,东汉的皇权先振后衰,共同体可以与儒学外戚合流,与跋扈外戚、宦官及依附的非士大夫豪族处于对立,其自身亦在逐步完成领主化,使两汉社会完成从父老的里共同体到豪族共同体的转化。对渡边将智、狩野直祯的大作译出拭目以待

  • 4 夏凪 2023-12-21 16:00:28 浙江

    三天读完,酣畅淋漓。译者用心,收获良多。

  • 0 无所有 2024-01-14 22:44:19 四川

    深具启发

  • 0 仙林野人 2024-01-14 22:38:43 江苏

    很喜歡這種帶些思辨色彩的歷史研究,一些論證會補充其它可能性的寫法也很值得借鑒,作者自道其研究方法上尚未解決的問題之一是“用范曄《後漢書》這種非第一手史料構築的敘事,如何保證它的客觀性”,這種意識很好,個人覺得史料不批判,等於年夜飯,有時間寫篇書評,這本書值得說的不少。具體論述有可商之處,比如討論豪族與選舉關係時過於強調儒學,對文吏有所忽略。讀作者後記中兩段文字有感,一是作者寫碩論期間,一邊看名古屋學生yd的各派言行,一邊讀《後漢書》清流派及逸民對清流的批判,讓人想到前年病中讀法國大革命、社會與政治yd講義、規訓與懲罰等書之事;一是作者說“所謂學習歷史,就是要理解人所參與的歷史的‘結構’是什麼樣的,在這個‘結構’中,人又是如何想要‘好好地’生活的。”是了,生きていたんだよな~

  • 0 我的红官师父 2024-03-11 12:30:30 河北

    明显带有西岛、宇都宫、川胜、谷川等人的影子,框架大差不差,和增渊等人的观点相映成趣。希望以后能将矢野等人的著作引入,也好换换口味,总是京都学派这一套,看的有些免疫了。

  • 0 浮一大白 2024-03-21 07:10:48 北京

    引进的较晚

  • 0 葫芦娃日 2024-02-26 19:00:13 山东

    当初读的日文版,终于翻译了,译文质量也极高

  • 1 Lee 2024-02-23 03:12:45 浙江

    1.光武帝明帝抑制权力向功臣外戚集中,并企图通过文吏官僚,利用法来树立皇帝一元统治。章帝反省明帝统治,意图借助儒术主义的缓和政策,实现政治世界的和谐,建设礼教国家。 2.三辅人士因为战乱聚集在窦融梁统的核心集团,进入东汉朝廷后,也不得不紧密相连,与南阳颖川汝南人士斗争。窦梁作为功臣之家受尊重,又作为贵戚之家得以存续,成为了三辅人士的代表。 3.窦氏势力主要依靠内朝,未能掌握外朝,这是其败亡的原因之一。邓氏积极推进与儒家官僚阶层合作,提携有名望的儒家官僚,辟召地方人士(颖川汝南沛陈留会稽以外),为邓氏专权谋求支持。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