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融会了著名批评家孙郁最新的当代作家批评与研究成果,对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与作品进行观照、分析、探讨、发掘,论及汪曾祺、王蒙、林斤澜、张贤亮、阿城、史铁生、贾平凹、李锐、刘恒、刘庆邦、莫言、阎连科、林白、徐小斌、宁肯、李洱、格非、王家新等当代文坛知名作家。全书由二十余个专题构成,凸显问题意识,在当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语境中,通过对具体作家的讨论、对作品文本的解读,勾勒文坛今日面貌,探索审美与文脉的当下走向,追寻汉语书写的道路和前景。
孙郁,1957年生,本名孙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鲁迅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博物馆学研究。曾任《北京日报》文艺周刊主编、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鲁迅与周作人》 《新旧之变》《民国文学十五讲》等。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批评家奖、朱自清散文奖、孙犁散文奖、汪曾祺文学奖等。
做一做《网络汪曾祺形象接受研究(2001-2025)》感觉很好玩,样本不如鲁迅多,多集中在建构意义上,多样化显然不够,须知达观乐天的另面是恒常的忧愤不折。 汪曾祺在学者的文字中对赵园颇为喜欢,特别是《北京:城与人》谈京味儿的片段。年轻时,他的小说是现代派,句子欧化,伍尔夫阿左林都激励了他对风格的选择。后来受到谷崎润一郎的启发,不都在欧化中模仿别人,而是回到母语之中。汪曾祺有自己的语言政治,只要看看... 做一做《网络汪曾祺形象接受研究(2001-2025)》感觉很好玩,样本不如鲁迅多,多集中在建构意义上,多样化显然不够,须知达观乐天的另面是恒常的忧愤不折。 汪曾祺在学者的文字中对赵园颇为喜欢,特别是《北京:城与人》谈京味儿的片段。年轻时,他的小说是现代派,句子欧化,伍尔夫阿左林都激励了他对风格的选择。后来受到谷崎润一郎的启发,不都在欧化中模仿别人,而是回到母语之中。汪曾祺有自己的语言政治,只要看看他《字的灾难》一文,就可以明白。他对戏曲音乐舞蹈绘画的研究创作,乃审美的代偿或思想的移步。他所呵呼的语言之风,已经不是五四文人的狂飙突进,是润物细雨,一切幽微点滴都含隐趣,催开的是簇簇新绿,摄取过去的遗存,揉进现实的经验,辟出新径,柳暗花明。 (展开)
> 更多书评 1篇
> 1人在读
> 4人读过
> 30人想读
订阅关于当代作家别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阿俊 2025-01-18 21:43:28 广东
做一做《网络汪曾祺形象接受研究(2001-2025)》感觉很好玩,样本不如鲁迅多,多集中在建构意义上,多样化显然不够,须知达观乐天的另面是恒常的忧愤不折。 汪曾祺在学者的文字中对赵园颇为喜欢,特别是《北京:城与人》谈京味儿的片段。年轻时,他的小说是现代派,句子欧化,伍尔夫阿左林都激励了他对风格的选择。后来受到谷崎润一郎的启发,不都在欧化中模仿别人,而是回到母语之中。汪曾祺有自己的语言政治,只要看看... 做一做《网络汪曾祺形象接受研究(2001-2025)》感觉很好玩,样本不如鲁迅多,多集中在建构意义上,多样化显然不够,须知达观乐天的另面是恒常的忧愤不折。 汪曾祺在学者的文字中对赵园颇为喜欢,特别是《北京:城与人》谈京味儿的片段。年轻时,他的小说是现代派,句子欧化,伍尔夫阿左林都激励了他对风格的选择。后来受到谷崎润一郎的启发,不都在欧化中模仿别人,而是回到母语之中。汪曾祺有自己的语言政治,只要看看他《字的灾难》一文,就可以明白。他对戏曲音乐舞蹈绘画的研究创作,乃审美的代偿或思想的移步。他所呵呼的语言之风,已经不是五四文人的狂飙突进,是润物细雨,一切幽微点滴都含隐趣,催开的是簇簇新绿,摄取过去的遗存,揉进现实的经验,辟出新径,柳暗花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