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社会阶层越高的女性面临的“文化资本传递”和“密集母职”双重焦虑程度越高。
不仅是美国家庭,对我们来说,从迭代的育儿博主,到海量的育儿书籍,铺天盖地的育儿咨询与知识所带来的“知识爆炸”之境遇,是相似的。比如,书中雇主母亲对母亲工作所感受的责任感,及因为既不能打破职业天花板又不能在育儿中全方位投入,所陷入的困境,“她们被夹在密集母职意识形态的文化压力和男性模式职业的刚性结构之间”。比如,母亲通过选择保姆的特征、类型(和种族)来把保姆工具化为育儿素质的同时,也在确保孩子能够通过这种或者与自己母亲相似、或者经过严选的看护素质及文化资本,而获得母亲和代理母亲的无缝衔接的育儿。同时,作者也关注到保姆和换工一方的说法及述求,她们对劳动分工要求而产生的判断与压力,她们的情感价值、技能价值被认可和重视与否的意义......
因为有“妈妈”这个身份,所以比较关注母职相关书籍。这本书可以说是涉足了一个我不曾特别留意但又非常重要的领域,就像生活中很多支撑每一日的常规细节,突然以一种很学术化的方式出现,把无数微观上升到宏观角度,让我们得以俯视周遭的一切,然后思考更多。
“为了建立合作育儿的伙伴关系,我们更应关注的不是如何维持社会地位,而是如何维护照护者的尊严。”
比起之前多以“职场母亲”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努力平衡,进而切入母职探讨的角度;印象里这是自己第一本看到将保姆纳入考虑的书籍。书名里的“影子母亲”,生动地形容了这个很经常、却常常被忽视的关系。各路类型化影视题材剧里,“保姆”总成为被热衷的取材;“灵异”“辣手”“魔法”“完美”,种种描绘都试图将她们放入一个神秘又稍微污名化的位置。本书当中的一些分享,也在解答着这些误解与矛盾。扎实的第一手访问以及经历分享值得一看,虽然进入到理论部分有些干瘪;但总的来说还是很有新意的。【2024 #32】
影子般的母亲与隐形了的父亲
“我的研究不只是暗示性的,它毫无疑问地表明,要在这一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需要广泛的文化变革,而不仅仅是个人谈判。” 狠狠学习作者的表述、概念化思路以及研究方法!
真得是特别棒的社会选题和田野调查,“影子母亲”和副标题的“微观政治”绝妙地说明了育儿嫂的地位和雇主妈妈们的微妙心理:既希望通过对育儿嫂的监督实现对后院的掌控,又希望育儿嫂在该消失的时候消失,不影响自己作为真正母亲的绝对地位。要冲破密集型母职带来的无形枷锁,更需要建立以信任、自主权、双向沟通和共同决策为基础的伙伴关系式育儿方式。
对于不少重回职场的妈妈而言,理想的“影子母亲”凝聚了多重身份期待。母亲希望保姆能成为自己的延伸,如同自己一样爱护孩子;但当真正的母亲回到家中时,她们也能随时“消失”。这就使得孩子母亲与保姆之间的关系变得极为暧昧,这里既是不同版本母职观念的碰撞之所,也是再生产劳动在女性内部的二次分配。在生活中,这种“合作育儿”的构想往往会在文化结构影响下的家庭微观政治中裂缝丛生。作者通过对30位职场妈妈和50位育儿保姆的深度访谈,以大量细节集中呈现了家中育儿日常的矛盾与冲撞。作者最终发现,影子母职的实质是它既不为孩子服务,也不为家庭服务,而是服务于一整套密集母职的信条和自给自足的核心家庭想象。如果这一观念系统得不到正视,外出的母亲依然会陷入内疚、保姆的经验仍旧得不到采纳、回到家中的父亲还是无法真正参与家庭。
细致入微的观察,妈妈-保姆作为女性的复杂照护关系。因为我是由保姆带大的,所以能借理论视角,回望一些之前未经反思的经验,还是蛮有趣的,可惜之前我太小,没机会也没有意识访谈我妈和我的保姆。作者自己的经历也挺让人唏嘘的,遭遇个人生活的变革还能继续向前。她的研究兴趣源于自己作为保姆的田野经历,还是很切身的。
1.解释妈妈和保姆产生冲突的阶级和性别根源。2.密集母职意识形态和男性模式的职业刚性结构对育儿的影响。3.男性在育儿中的尴尬和调停位置。4.用市场化下照顾孩子所需要的技能代替母亲天职。故事非常生动立体,章节编排也值得学习。
这本的写法特别有趣,契合近年的一些观察,家里有保姆的,保姆和妈妈之间微妙的关系~最后一部分特别好,现在很多大谈特谈母职的少的就是给出可能性,或者其他方案。
保姆付出的“超脱型依恋”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情感劳动。
这样一本作品《影子母亲》的出版,就能够让我们在深刻认识职场女性母职困境基础上更进一步,就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聚焦于现阶段这种社会现象的状况,在认识了解的基础之上才是寻求着改变的可能性。
对“家庭中的小型战役”的观察和分析精到入微,可以与《女人的事》对读。
阅读完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个职场的女性实在是太难了,她们不仅需要成为人们眼中的职业女性,还需要兼顾起家庭、夫妻,以及孩子的多重责任。 然而在陪伴孩子和教育孩子这两大问题上,也给予了职场女性更多的社会生存压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的去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我想,这才是本书最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母亲和保姆之间的互动非常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这本书开局的一句话“而他们的父亲劳埃德则只是当爹而已。”
家庭也不是女神的避风港。可是作为母亲,都希望能在孩子和职场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这本书就是这个杠杆
可以砍掉一半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案例,独到的见解。探讨了雇主妈妈-保姆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复杂的不对称关系的正反两面,这是母亲、保姆以及所有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的必读之书。
> 影子母亲
6 有用 diana 2024-04-08 18:44:50 上海
社会阶层越高的女性面临的“文化资本传递”和“密集母职”双重焦虑程度越高。
4 有用 连木木 2024-03-17 23:39:05 北京
不仅是美国家庭,对我们来说,从迭代的育儿博主,到海量的育儿书籍,铺天盖地的育儿咨询与知识所带来的“知识爆炸”之境遇,是相似的。比如,书中雇主母亲对母亲工作所感受的责任感,及因为既不能打破职业天花板又不能在育儿中全方位投入,所陷入的困境,“她们被夹在密集母职意识形态的文化压力和男性模式职业的刚性结构之间”。比如,母亲通过选择保姆的特征、类型(和种族)来把保姆工具化为育儿素质的同时,也在确保孩子能够通过这种或者与自己母亲相似、或者经过严选的看护素质及文化资本,而获得母亲和代理母亲的无缝衔接的育儿。同时,作者也关注到保姆和换工一方的说法及述求,她们对劳动分工要求而产生的判断与压力,她们的情感价值、技能价值被认可和重视与否的意义......
6 有用 李妙生 2024-03-03 16:53:29 上海
因为有“妈妈”这个身份,所以比较关注母职相关书籍。这本书可以说是涉足了一个我不曾特别留意但又非常重要的领域,就像生活中很多支撑每一日的常规细节,突然以一种很学术化的方式出现,把无数微观上升到宏观角度,让我们得以俯视周遭的一切,然后思考更多。
2 有用 Saphir 2024-03-14 09:07:55 北京
“为了建立合作育儿的伙伴关系,我们更应关注的不是如何维持社会地位,而是如何维护照护者的尊严。”
1 有用 基瑞尔 2024-03-24 20:28:50 四川
比起之前多以“职场母亲”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努力平衡,进而切入母职探讨的角度;印象里这是自己第一本看到将保姆纳入考虑的书籍。书名里的“影子母亲”,生动地形容了这个很经常、却常常被忽视的关系。各路类型化影视题材剧里,“保姆”总成为被热衷的取材;“灵异”“辣手”“魔法”“完美”,种种描绘都试图将她们放入一个神秘又稍微污名化的位置。本书当中的一些分享,也在解答着这些误解与矛盾。扎实的第一手访问以及经历分享值得一看,虽然进入到理论部分有些干瘪;但总的来说还是很有新意的。【2024 #32】
2 有用 回到黑格尔 2024-03-16 09:58:39 陕西
影子般的母亲与隐形了的父亲
2 有用 在浪多离 2024-05-02 18:46:29 北京
“我的研究不只是暗示性的,它毫无疑问地表明,要在这一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需要广泛的文化变革,而不仅仅是个人谈判。” 狠狠学习作者的表述、概念化思路以及研究方法!
1 有用 Lesliemelon 2024-06-08 10:24:30 江苏
真得是特别棒的社会选题和田野调查,“影子母亲”和副标题的“微观政治”绝妙地说明了育儿嫂的地位和雇主妈妈们的微妙心理:既希望通过对育儿嫂的监督实现对后院的掌控,又希望育儿嫂在该消失的时候消失,不影响自己作为真正母亲的绝对地位。要冲破密集型母职带来的无形枷锁,更需要建立以信任、自主权、双向沟通和共同决策为基础的伙伴关系式育儿方式。
0 有用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4-03-21 13:24:49 安徽
对于不少重回职场的妈妈而言,理想的“影子母亲”凝聚了多重身份期待。母亲希望保姆能成为自己的延伸,如同自己一样爱护孩子;但当真正的母亲回到家中时,她们也能随时“消失”。这就使得孩子母亲与保姆之间的关系变得极为暧昧,这里既是不同版本母职观念的碰撞之所,也是再生产劳动在女性内部的二次分配。在生活中,这种“合作育儿”的构想往往会在文化结构影响下的家庭微观政治中裂缝丛生。作者通过对30位职场妈妈和50位育儿保姆的深度访谈,以大量细节集中呈现了家中育儿日常的矛盾与冲撞。作者最终发现,影子母职的实质是它既不为孩子服务,也不为家庭服务,而是服务于一整套密集母职的信条和自给自足的核心家庭想象。如果这一观念系统得不到正视,外出的母亲依然会陷入内疚、保姆的经验仍旧得不到采纳、回到家中的父亲还是无法真正参与家庭。
0 有用 海风 2024-08-12 19:47:16 北京
细致入微的观察,妈妈-保姆作为女性的复杂照护关系。因为我是由保姆带大的,所以能借理论视角,回望一些之前未经反思的经验,还是蛮有趣的,可惜之前我太小,没机会也没有意识访谈我妈和我的保姆。作者自己的经历也挺让人唏嘘的,遭遇个人生活的变革还能继续向前。她的研究兴趣源于自己作为保姆的田野经历,还是很切身的。
0 有用 Galapagos_24 2024-04-13 16:11:39 上海
1.解释妈妈和保姆产生冲突的阶级和性别根源。2.密集母职意识形态和男性模式的职业刚性结构对育儿的影响。3.男性在育儿中的尴尬和调停位置。4.用市场化下照顾孩子所需要的技能代替母亲天职。故事非常生动立体,章节编排也值得学习。
1 有用 Livinginbpi 2024-07-23 13:54:16 江苏
这本的写法特别有趣,契合近年的一些观察,家里有保姆的,保姆和妈妈之间微妙的关系~最后一部分特别好,现在很多大谈特谈母职的少的就是给出可能性,或者其他方案。
0 有用 Be quiet. 2024-03-11 10:22:44 北京
保姆付出的“超脱型依恋”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情感劳动。
1 有用 自有我在 2024-02-27 20:21:27 江苏
这样一本作品《影子母亲》的出版,就能够让我们在深刻认识职场女性母职困境基础上更进一步,就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聚焦于现阶段这种社会现象的状况,在认识了解的基础之上才是寻求着改变的可能性。
2 有用 Cynthiastar 2024-02-28 22:33:45 上海
对“家庭中的小型战役”的观察和分析精到入微,可以与《女人的事》对读。
0 有用 心悦良言 2024-03-01 22:27:55 广西
阅读完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个职场的女性实在是太难了,她们不仅需要成为人们眼中的职业女性,还需要兼顾起家庭、夫妻,以及孩子的多重责任。 然而在陪伴孩子和教育孩子这两大问题上,也给予了职场女性更多的社会生存压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的去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我想,这才是本书最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12 有用 叶子🍃 2024-02-16 20:27:03 上海
母亲和保姆之间的互动非常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这本书开局的一句话“而他们的父亲劳埃德则只是当爹而已。”
0 有用 悲伤逆流成河 2024-03-08 12:25:44 江苏
家庭也不是女神的避风港。可是作为母亲,都希望能在孩子和职场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这本书就是这个杠杆
1 有用 Tina 2024-03-15 14:29:46 浙江
可以砍掉一半
0 有用 静心荐书 2024-05-09 23:47:24 重庆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案例,独到的见解。探讨了雇主妈妈-保姆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复杂的不对称关系的正反两面,这是母亲、保姆以及所有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的必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