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前前后后的笔记(8)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懒残僧

    朱熹和王阳明的观点对后人很有影响,也有人对其发起批评。明末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就认为,朱王观点虽然对立,但都是“离行以为知”。他认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离行以为知,其卑者,则训诂之末流,无异于词章之玩物而加陋焉;其高者,瞑目据梧,消心而绝物,得者或得,而失者遂叛道以流于恍惚之中”。(《尚书引义》卷三)王夫之认为,前者学多思少,沉迷于词章考据;后者则思多学...

    2025-02-09 20:03:14   2人喜欢

  • 懒残僧

    同时,“4000人大讨论”中也出现了一些比较激进乃至极端否定和贬低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言论,存在着思想混乱等现象。邓小平在阅读了一部分简报后,在10月25日找来胡乔木、邓力群谈话。他一方面肯定大家畅所欲言,有些意见很好;同时表示,关于毛泽东同志功过的评价和毛泽东思想,写不写、怎么写,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提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评价不恰当,在广大干部群众那里通不过。

    2025-02-10 21:25:34

  • 懒残僧

    可以说,这次会议和邓力群、周扬鼓舞大家坚持实事求是、反对设置“禁区”的讲话,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开展做了铺垫。 不仅如此,社科院暂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还顶着巨大的压力,于6月20日、21日石开了真理标准问题 座谈会。①中央党校、中科院、全国科协、北京大学暂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广播学院、石油部、冶金部、纺织部、轻工业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中央人...

    2025-02-10 16:55:00

  • 懒残僧

    华楠、姚远方等人紧锣密鼓地修改文章。而罗瑞驷忄人也先后3遍仔细看了文章,还亲自查阅毛泽东的哲学著作。这期间他至少和胡耀邦打过6次电话,向解放军报社打了5次电话,认真商量部署文章的修改和发表事宜。6月19日,《解放军报》将文稿清样送胡罐邦审阅。胡深开表示同意由军报发表,提议刷掉有关“欣旗”的几句话。根据胡耀邦的意见修改的文章,又送罗瑞腰和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审阅。罗瑞卿又做了两次指示,提出修改意见。

    2025-02-10 16:54:28

  • 懒残僧

    因此,在接到吴江的初稿后,胡耀邦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这篇文章既有理论色彩,又有针对性,有力地剖析和批驳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对推进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有很大帮助。忧的是,此时的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理论动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也接到了“下不为例”的禁令,这样一篇好文章恐怕难以发表。 其实,吴江何尝不知道胡耀邦身上的压力,他也知道现在很难将文章公开发表。他左思右想,突然想起或许部队系...

    2025-02-10 16:34:41

  • 懒残僧

    1966年5月8日开始,各大报纸公开批判邓拓、吴晗、座沫沙等人的《三家村札记》、《燕山夜话》,将他们打成“三家村反党集团”。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五-六通知”),称“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资产阶级的号,“他们用这个口号保护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毛泽东思想,根本否认真理的阶级性”。同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戚本禹的《评(前线〉〈北京日...

    2025-02-09 21:24:27

  • 懒残僧

    到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是出了也的知行观,同样影响了很多人。孙中山融通中西文化,接受了较为良好的现代教育,对“知”与“行”的关系提出了独到的观点。他认为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实际上“与真理背驰”,“不合于实践之科学”①。在他看来,所谓的“知”,亦即“真知特识”,“必从科学而来也,舍科学而外之所谓知识者,多非真知也”。而对于“行”,孙中山认为它有四个门径:“夫习练也,试验也,探...

    2025-02-09 20:08:48

  • 懒残僧

    首先,他极为重视从生产劳动的角度来理解实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说过:“我们从两个方面考察了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的异化行为。”①换言之,劳动就是重要的实践之一。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论述其历史观为“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②。 这便是对黑格尔实践观的一种超越。

    2025-02-09 20:07:53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前前后后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