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显微镜下的孟浩然》作者通过考究孟浩然作为一个诗人和隐者的人生境遇和精神世界,来探究唐朝的“烟火气”和唐朝人的微观日常生活。
作者通过考究孟浩然纷杂的朋友圈、他的家乡襄阳、生平游历足迹等方面,力求还原一个真实、全面、细致的孟浩然。
孟浩然并非是个纯粹的隐士,他嗜酒如命、爱好美食,还是个剑术高手,本书将一改人们对孟浩然的刻板印象。
显微镜下的孟浩然的创作者
· · · · · ·
-
霍俊明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霍俊明,河北丰润人,诗人、批评家、研究员,现任中国作协《诗刊》社副主编。
著有“当代诗人传论三部曲”——《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雷平阳词典》《于坚论》,译注《笠翁对韵》,评注《唐诗三百首》,此外有诗学专著、诗集、散文集、批评随笔集等三十余部。
曾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欧阳山文学奖、扬子江诗学奖、袁可嘉诗歌奖·诗学奖等奖项。
目录 · · · · · ·
开 篇
显微镜下的大唐、烟火气与孟浩然
卷一· 病发与猝亡
第一章 背疽与折耳根
第二章 王昌龄的来访与孟浩然的暴亡
卷二· 舆地与风物
第三章 冠绝荆楚:南船北马襄阳城
第四章 节气与时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
卷三· 往来与古今
第五章 “田园在汉阴”:涧南园今安在
第六章 岘山:羊公堕泪碑与独孤册遗爱颂碑
卷四· 结交与世风
第七章 “平生重交结”:达人孟浩然的朋友圈
第八章 如此厚遇:两位张丞相与四任荆州长史
卷五· 科举与失意
第九章 “麻衣如雪”:长安的春天有多冷
第十章 “终于布衣”与“赋诗忤上”
卷六· 隐者肖像与瘦削白衣人
第十一章 隐士文化:“欲渡无舟楫”与“隐居不可见”
第十二章 瘦削的白衣人与踏雪寻梅驴子背
卷七· 饮食与农事
第十三章 老饕之好:五色瓜、槎头鳊与鱼脍飞雪
第十四章 微观的唐代农家生活:鸡黍、土酒与农桑
卷八· 声色与酒徒
第十五章 另一个孟浩然:宴饮、歌妓与闺情
第十六章 “嗜酒见天真”:冰凉的火,亮星般的火舌
卷九· 行迹与江湖
第十七章 超级背包客:从洛阳到浙东“唐诗之路”
第十八章 山水乌托邦:“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第十九章 隐士文化:“惊涛来似雪”与“沧江急夜流”
卷十· 身殁与永怀
第二十章 “恰到书生冢便低”:孟浩然的墓碑去了哪儿
· · · · · · (收起)
显微镜下的大唐、烟火气与孟浩然
卷一· 病发与猝亡
第一章 背疽与折耳根
第二章 王昌龄的来访与孟浩然的暴亡
卷二· 舆地与风物
第三章 冠绝荆楚:南船北马襄阳城
第四章 节气与时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
卷三· 往来与古今
第五章 “田园在汉阴”:涧南园今安在
第六章 岘山:羊公堕泪碑与独孤册遗爱颂碑
卷四· 结交与世风
第七章 “平生重交结”:达人孟浩然的朋友圈
第八章 如此厚遇:两位张丞相与四任荆州长史
卷五· 科举与失意
第九章 “麻衣如雪”:长安的春天有多冷
第十章 “终于布衣”与“赋诗忤上”
卷六· 隐者肖像与瘦削白衣人
第十一章 隐士文化:“欲渡无舟楫”与“隐居不可见”
第十二章 瘦削的白衣人与踏雪寻梅驴子背
卷七· 饮食与农事
第十三章 老饕之好:五色瓜、槎头鳊与鱼脍飞雪
第十四章 微观的唐代农家生活:鸡黍、土酒与农桑
卷八· 声色与酒徒
第十五章 另一个孟浩然:宴饮、歌妓与闺情
第十六章 “嗜酒见天真”:冰凉的火,亮星般的火舌
卷九· 行迹与江湖
第十七章 超级背包客:从洛阳到浙东“唐诗之路”
第十八章 山水乌托邦:“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第十九章 隐士文化:“惊涛来似雪”与“沧江急夜流”
卷十· 身殁与永怀
第二十章 “恰到书生冢便低”:孟浩然的墓碑去了哪儿
· · · · · · (收起)
喜欢读"显微镜下的孟浩然"的人也喜欢 · · · · · ·
显微镜下的孟浩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7 条 )

不仅仅是孟浩然 更是整个大唐盛世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 翻译过来大致就是:多幸运有像你这样的朋友 还沉浸在前几天寻找王维的情节里 现在又开启了唐朝盛世找孟浩然的剧情! 有没有导演可以拍成电视剧啊 《显微镜下的孟浩然》霍俊明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可能孟浩然就是那个写“春眠不觉晓”的诗人,一个...
(展开)
> 更多书评 6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102.这些年我从网上得到的书 (三日)
- 001.读书破万卷 (三日)
- 100.记录一下我俩有些什么书 (三日)
- 是他们让我们认识自己—人物传记 (小隐)
- 书单|家庭教育-语言文学学习 (金诚)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9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显微镜下的孟浩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老白 2024-04-06 16:16:04 湖南
当是好书,但隅于心境,没怎么能进去。
2 有用 明天叫你牛夫人 2024-01-19 01:47:07 广东
我依然抱持这样的观点:任何刚出版没多久就拿到9分左右高分的书,这个得分要么来自无知者的乡愿,要么“来路不明”。
1 有用 文孟先生 2024-01-30 11:29:19 湖北
真乃吼啊!
0 有用 荏苒在衣 2025-01-31 12:38:57 四川
看结构还行,在宏观上勾勒了孟浩然生活的时代背景(往来与古今)与地理环境(舆地与风物),微观方面则聚焦诗人的人情练达、科场失意、隐者身份、农事饮食、酒徒声色、江湖足迹等,最后从“ 鹿门黄土无多少,恰到书生冢便低”的角度追寻诗人墓碑的去向。但全书引用的部分略嫌细碎絮叨,虽然利用了包括海外汉学家在内的诸多著述,可惜对所引内容没有进行二次加工,而且很多地方有重复,颇有堆积之感。更为遗憾的是,作者似乎没有很... 看结构还行,在宏观上勾勒了孟浩然生活的时代背景(往来与古今)与地理环境(舆地与风物),微观方面则聚焦诗人的人情练达、科场失意、隐者身份、农事饮食、酒徒声色、江湖足迹等,最后从“ 鹿门黄土无多少,恰到书生冢便低”的角度追寻诗人墓碑的去向。但全书引用的部分略嫌细碎絮叨,虽然利用了包括海外汉学家在内的诸多著述,可惜对所引内容没有进行二次加工,而且很多地方有重复,颇有堆积之感。更为遗憾的是,作者似乎没有很好地彰显自己的诗人身份,全书并没有呈现出诗性语言充盈涌动的面貌,对原本诗意浓得化不开的画面,比如“踏雪寻梅驴子背”的描述较为平淡。但整体还是可读,找机会去一趟襄阳吧,那里有侠之大者拼死保卫的恢弘城池,还留存了孟浩然这位平民诗人的毕生跫音。 (展开)
3 有用 张友光 2024-05-08 17:06:23 浙江
看完开篇我就有种不详的预感,总共才九页文字,好几页是罗列了作家名和书名,尤其最后来了段作者站在江心屿和楠溪江畔的煽情,(温州在我们隔壁,上面两处地隔着好远好远的,作者是咋同时出现的,而且还用了奔流不息的江水,我很怀疑作者根本没去过。)作者的文笔至此我是一点都没看出来。算了,先忍忍看完一章。第一章是背疽与折耳根,先理一下作者的摘记。孟浩然晚年卧床寒室,门前冷落,开始怀疑人生,恰逢老友毕曜来访,略感欣... 看完开篇我就有种不详的预感,总共才九页文字,好几页是罗列了作家名和书名,尤其最后来了段作者站在江心屿和楠溪江畔的煽情,(温州在我们隔壁,上面两处地隔着好远好远的,作者是咋同时出现的,而且还用了奔流不息的江水,我很怀疑作者根本没去过。)作者的文笔至此我是一点都没看出来。算了,先忍忍看完一章。第一章是背疽与折耳根,先理一下作者的摘记。孟浩然晚年卧床寒室,门前冷落,开始怀疑人生,恰逢老友毕曜来访,略感欣慰。于是写了首诗,作者在这首诗里看到“葵”这种蔬菜,然后引经据典进行解释,再转到孟浩然后背长疽,作者顺带讲了自己的相同经历,接着就无敌了,贴了一段治疗痈疽的药方。这一章的故事,看个头尾几行,故事就没了。而且作者三本书评分都很高,但是评价的人都只有几十个人。这评分不水吗?豆瓣几十个人就放出评分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