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二战中的士兵
原作名: Sheer Misery:Soldiers in Battle in WWII
译者: 熊依旆
出版年: 2024-1
页数: 192
定价: 45
装帧: 平装
丛书: 格致·格尔尼卡
ISBN: 9787543235076
内容简介 · · · · · ·
★历史或许会被篡改,但身体从不忘记苦难
那些被粉饰为伟大牺牲的死亡,被汇聚成时代洪流的鲜血,被淹没在史诗中的一生的故事,在字里行间沉浮;战壕里弥漫的恶臭,士兵的所见所闻所嗅所尝,惶惶终日的恐惧与绝望,共同描绘了人间地狱的景象。
●《纯粹的苦难》写的不是指挥官和他们的战略,而是普通士兵和他们的苦难。作者罕见地融合了温暖的同情和冷静的疏离,不是把战争描写成胆量、荣耀和名声的浪漫故事,而是乏味、痛苦和恐惧的悲惨考验。这本书真实、亲切、引人入胜,为我们了解战争的真实特征做出了重大贡献。——大卫•M.肯尼迪 (美国历史学家、普利策奖得主)
●精彩丰富……读者可以生动地感受到遭遇轰炸、第一次看到死尸、受伤以及随后的治疗是什么感觉。本书对脏污的士兵在战场上的日常苦难的关注,及时提醒人们——“战争就是地狱”。
——《今日历史》
●《纯粹的苦难》通过士兵们的亲口讲述,...
★历史或许会被篡改,但身体从不忘记苦难
那些被粉饰为伟大牺牲的死亡,被汇聚成时代洪流的鲜血,被淹没在史诗中的一生的故事,在字里行间沉浮;战壕里弥漫的恶臭,士兵的所见所闻所嗅所尝,惶惶终日的恐惧与绝望,共同描绘了人间地狱的景象。
●《纯粹的苦难》写的不是指挥官和他们的战略,而是普通士兵和他们的苦难。作者罕见地融合了温暖的同情和冷静的疏离,不是把战争描写成胆量、荣耀和名声的浪漫故事,而是乏味、痛苦和恐惧的悲惨考验。这本书真实、亲切、引人入胜,为我们了解战争的真实特征做出了重大贡献。——大卫•M.肯尼迪 (美国历史学家、普利策奖得主)
●精彩丰富……读者可以生动地感受到遭遇轰炸、第一次看到死尸、受伤以及随后的治疗是什么感觉。本书对脏污的士兵在战场上的日常苦难的关注,及时提醒人们——“战争就是地狱”。
——《今日历史》
●《纯粹的苦难》通过士兵们的亲口讲述,生动、直观地描绘了欧洲战场的惨烈景象。该书与大多数关于二战战斗的书籍不同,它没有深入探讨宏大的战略或战术,甚至没有按照紧密的时间顺序叙述战役。相反,罗伯茨创作了一部 “战争的躯体史”,揭示了士兵的身体本身是如何成为冲突场所的。——《加拿大历史学刊》
作者简介 · · · · · ·
[美]玛丽•路易斯•罗伯茨
美国历史学家,威斯康星大学校友研究基金会杰出露西•奥布拉克讲席和普莱纳特•巴斯康讲席历史学教授,也曾执教于美国军事学院军事史查尔斯•布尔•尤因讲席。其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争中的个人史。
熊依旆
自由译者,译有《南瓜花》《藏着:一个西班牙人的33年内战人生》《什么也别说》等。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我想以军医布伦丹·菲布斯讲述的一个故事结尾。在我看来,这个故事阐释了步兵对尸体的理解。菲布斯是美国陆军的一名外科医生,因而见过大量死亡。1945年春的一天,菲布斯和他所属的部队部署在德国。那天上午,一个名叫沃利的士兵在一阵冲锋枪扫射中阵亡。当连队为德军的反击备战时,他们被迫将沃利的遗体留在路边。遗弃尸体是他们以前做过无数次的举动。“在我们的世界里,”菲布斯写道,“死去的人只需要躺在那里,任由风吹雨淋。每当有人看到他,或者闯入他的视线,他就在这样的目光中再死一次。我们的死者不得不像垃圾一样被丢弃和无视。”[92]沃利是连队中许多人的好朋友,所有士兵都喜欢他。现在,随着部队开着战车前进,菲布斯和队伍被迫看着沃利的遗体被溅满泥浆。一排巨型大炮经过的时候几乎从他身上碾轧过去。 当一个恼怒的德国人朝沃利身上吐口水后,一名医护兵菲恩中土顿时被激怒。他拿来一个担架把沃利放上去,给他盖上了一块灰毛德,接着说明了自己的打算:“我们不能让沃利躺在路上,该死的坦克可能从他身上轧过去,说不定还会把他轧得稀碎,更不能让该死的德国佬对他为所欲为。我们要给他找个地方,该死的!”菲恩去拾尸体的时候,其他人也上前帮忙。随着护送沃利的队列开始上路,一群士兵聚集在了担架周围。这群人在前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壮大。借用菲布斯的话来说:“有些士兵从半履带车上跳下来,默默地走向我们。他们询问死者的身份,把他的名字大声告诉前面的士兵,然后开始跟在我们后面走。许多人摘下了头盔。”与此同时,菲布斯却感到焦虑:“我有一种不安的预感,这个自发的善举,这个有人情味的过程,可能被那些致力于组织和指挥链的人认为不合时宜,甚至破坏军纪。” 他的担心是对的,护送队列很快被一位恼怒的上校制止。当士兵们拒绝解散时,上校扬言要将他们逮捕。一个名叫法尔科内的步兵从人群中站出来,他告诉上校自己乐意接受逮捕。然后他转身面对其他士兵道:“他...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尸体 -
照料沃利的遗体,给它一个体面的安葬,就是拥抱他们共同白自我。尽管有军官的干涉,但是护送队列很快被准予继续前进。没死,队列发现了一片高高的花丛,红色和蓝色的鲜花茂惑丽当我们把沃利的遗体放下的时候,鲜花翻茨色的毛毯篠旋来,他消失在了一片红蓝相间的是海里。·每个士兵都跟沃利做T音别,向他致以最后的数意一有的人为他整理了毛毯,有的人把鲜花覆盖在他身上。“当我们看到僵硬的四肢上点氢若天真可爱的花朵时,我知道其他人和我一样体验到了感微与安宁,”菲布斯号道,“我有一种非理性的感觉,我们已经打败了这个体制:不久,坟墓登记部队的掘尸者就会带着床垫袋和装订工具来到这里,沃利的遗骸将被扔进送他来到战场的庞大流水线的返回链中。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沃利藏人了花丛中。” 在菲布斯眼里,坟墓登记部队代表了现代战争庞大的流水线,他和沃利就是被随意扔进这条流水线的。菲布斯的战友在乎沃利的身体,并不是因为他为自由献出了生命,而是因为他跟他们一样,是值得被关注和尊重的人。沃利的身体成了一扇门,菲布斯的队伍可以经由这扇门逃离战争,去往一个美丽的世界。保护沃利的遗体不仅是一种尊重,它也成了一种反抗行为。[97刃作为这种反抗的媒介,沃利的身体很大程度上向我们展现了战争对于参与战斗的士兵而言意味着什么。由此,当面对一具尸体时,历史学者应当尽量不移开视线。因为从死者的历史中,我们可以了解生者是如何不顾一切地活下去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尸体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纯粹的苦难"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纯粹的苦难"的人也喜欢 · · · · · ·
纯粹的苦难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从有趣的微观视角出发的书

《纯粹的苦难:二战中的士兵》玛丽·路易斯·罗伯茨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21)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 闲着没事读读书(二) (鹿小羽)
- SP猪式会社员工读物(2024年版) (天蝎小猪)
- 西欧、中世纪与西方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 美国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6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纯粹的苦难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亦文 2024-03-22 00:51:10 海南
历时的真相在于那些身不由己的士兵,他们经历的惨烈人生,不过被一笔带过
0 有用 akiprpr 2024-10-15 18:33:52 上海
4.3,不存在正义的战争
0 有用 TimeOfMyLife 2024-07-26 16:39:56 上海
值得每个人读读。
0 有用 Kafkaïen 2024-07-22 05:02:21 法国
其实写得蛮碎的,像文献综述()但这个角度来写二战的东西总觉得很少看到,就是写普通的步兵视角,写一个人是怎么被战争践踏的。而收尾的那段摘录实在又很动人 “你是可以牺牲的。不要以为家人对你的高看在这里能派上什么用场,你不过是为我所用的又一具身体罢了。”/“他们还能对我们做出什么更糟的事吗?我们都会死的,你们这些该死的蠢货……你们死定了,当这个混蛋纸上谈兵的时候,你们会在烂泥里死去。”
6 有用 酱婶儿 2024-03-08 20:13:31 北京
在《西线无战事》之后看的这本书,对于战争中士兵苦难的进一步展露。看完这种书,还有人喜欢战争,那真的是畜牲不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