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程度 part.1>part.2>>>part.3. 能感觉到自己和这本书的match,司机遇一下就click上了,沉浸式阅读三小时读完第一部分… 喜欢的原因是因为对我对症下药,作者提到自己的aloofness, cold时我,感觉找到了soul mate.也是从这本书我才意识到aloofness is violence, it means you don’t deserve attention, you are neglected. It’s more violent that other forms of abuse. 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as well as a tool. Know others, know how they perceive the world matters.
在有很强烈想法去know a person / more person的时候读了这本书。总的来说是本写得不太好的非虚构,结构散落,大量的引用一些他人的经验和句子,像是在拼贴起来的一样。但是有几段观点还是有一些启发的:1) a person is a point of view . 一个人由它的经历,文化所塑造。而且在不断的塑造中2)人的culture background 也会形成许多既有的视角 ,除了理解自己,也可以更包容他人的出发点。 人们渴望被seen , “if equal affection can not be/ let the more loving one be me. ”
利用了三天时间,看完了这本书。一开始以为可以作为职场/人际/社交手册看,认真读起来发现完全不是。这是一本娓娓道来、观察和探索的书。它的叙事,仿佛一只温柔而温暖的手,慢慢探向人的内心深处。书中关于“人生的核心任务”“什么是文化差异”“什么是智慧”的讨论我十分认同,获得了极佳的阅读体验。作者为纪实作家,写作水平和文笔颇值得细品。是我期待已久的好书。如书中所说,A writer could blast out her opinion, but writers are at their best not when they tell people what to think but when they provide a context within which others can think.
作者: David Brooks 副标题: The Art of Seeing Others Deeply and Being Deeply Seen isbn: 059323006X 书名: How to Know a Person 页数: 320 定价: USD 30.00 出版社: Random House 出版年: 2023-10-24 装帧: Hardcover
25 有用 kxysmhh 2024-03-05 17:16:20 天津
和别人交谈时,多关注别人,少提自己。这道理作者也懂,写起书来就忘了,通篇的我怎样怎样,我朋友怎样怎样,谁关心?读者想看到的是详实的论证和严谨的科学。 今后读书,要么读参考文献扎实的,要么读作者在领域内是顶尖水平的。 我对best seller的容忍度越来越低,会有一天我下定决心,只读masterpiece。
10 有用 Shall we dance 2024-06-10 13:19:55 河北
读到一半,我就想:读者与作者,这两重身份如果没平衡好,作品很容易下滑。在这部作品里,Brooks是很好的读者,引用了无数金句,改编了N本书的理论和故事,结果淹没了他自己的表达。
12 有用 芦涛 2023-12-12 12:41:08 英国
一颗星 要求亚马逊退款 他们也退了 这种书真的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社会的资源 全都是 我有个朋友之类的废话和毫无营养的道理。
5 有用 碎碎评评 2024-02-17 13:29:37 上海
前三分之一昏昏欲睡,后三分之二有点好转,基本为a friend of mine的故事+各类畅销书观点大杂烩,自己闪光的原创性思考太少了。最后说自己既不信教也不follow kosher但feel Jewish culture in my every fiber可真是有些自命不凡了
5 有用 untamedheart 2024-02-05 16:03:44 美国
是老生常谈,但他写的好呀,短点儿更好。鸡汤可以喝,尤其是食材和厨艺都不错,尤其是一年之初。
4 有用 苏苏 2024-07-27 15:15:43 北京
文笔非常流畅的鸡汤。 缺点是,没有严密论证,走感情流,主要结构是小故事➕拔高性质的观点。 优点是,不愧是专栏作家,文笔流畅,很易读,外加煽的一手好情。 当散文看了也行,不是完全没有启发的。 全书可以浓缩为三毛的一句话,你对我百般的注解和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确是一览无余你。 所以,人啊,放下立场,多接触人类,以便识人识己。
3 有用 84 2024-02-13 22:27:30 吉林
最大的收获还是道的层面,人们低估对方渴望被看见、被倾听的愿望,我们对已经经历的事情重新构建自己的解释。实操层面并不容易的样子,实践练习后才能评价。
2 有用 Mamula 2024-01-07 10:52:37 美国
内容顶多两页纸就能讲完了吧
3 有用 ZZ 2023-11-27 05:29:17 美国
裏面提到的“五大人格”都已經是老概念了,但是被David Brooks揉碎了,融入其他的概念裏,就體現出實用性了。
1 有用 dizzydancer 2024-11-26 05:39:58 英国
比尔盖茨推荐,充满掏心掏肺却也着实励志的句子。对我来说是随便读读的书,里面大部分概念我自己已经领悟到了。
2 有用 人间生活观察员 2024-06-06 13:33:13 北京
喜欢程度 part.1>part.2>>>part.3. 能感觉到自己和这本书的match,司机遇一下就click上了,沉浸式阅读三小时读完第一部分… 喜欢的原因是因为对我对症下药,作者提到自己的aloofness, cold时我,感觉找到了soul mate.也是从这本书我才意识到aloofness is violence, it means you don’t deserve attention, you are neglected. It’s more violent that other forms of abuse. 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as well as a tool. Know others, know how they perceive the world matters.
1 有用 Blue Mountain 2024-04-11 16:31:54 广东
最近很爱这主题。写得很容易读。
1 有用 豆腐粉 2024-09-05 10:45:36 美国
拿了纸质书,又开始听作者亲自念,但还是看不下去。最大的吐槽点就是,怎么可以把别人写的书里面写的故事直接总结一下就当作自己的论据?而且此作家是NYT专栏里最不喜欢的一个,道德观点经常扭曲,双标老白男。弃读也罢。
1 有用 rachel 2024-11-23 16:02:31 河北
前同事推荐的书居然在朋友圈中变成了左右派试纸,读的过程中受益良多,过了几个月又感觉除了按“David Brooks是傻x”和“David Brooks非常有建树”之外也并没有记住什么。。。
0 有用 姜小白 2024-11-21 10:16:02 湖北
除非照镜子,我们不能通过眼睛看见自己。除非跟人交往,无论是性格特征还是心境,我们都察觉不到自身。观察人认识人的过程,就是观察自己认识自己。人是通过对比,自我认知跟对他人的观察对比,来认识自己与他人,来构建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不同的人看同一部电影,同一档综艺,观察人得出不同的结论,是基于对自我的看法,对自我的观察。做了十几年销售,越发察觉自己不擅长倾听,不擅长真正的去看见对方,社会问题的本质都是人际关系问题,倘若我们能通过互相看见增近理解,这也是David Brooks四十年记者经验捧出这样一本书的原因。写法很像Cal Newport,像论文一样各种引用素材,提及了几十本书,最终回到了如何真正看见自己,认识自己的哲学问题。如此self-help的选题能写成这样,太佩服他了。
0 有用 阿尔卑斯小蜜蜂 2024-08-18 06:12:13 英国
在有很强烈想法去know a person / more person的时候读了这本书。总的来说是本写得不太好的非虚构,结构散落,大量的引用一些他人的经验和句子,像是在拼贴起来的一样。但是有几段观点还是有一些启发的:1) a person is a point of view . 一个人由它的经历,文化所塑造。而且在不断的塑造中2)人的culture background 也会形成许多既有的视角 ,除了理解自己,也可以更包容他人的出发点。 人们渴望被seen , “if equal affection can not be/ let the more loving one be me. ”
0 有用 Karanliu 2024-02-27 19:45:46 浙江
We are discussing this book at the end of this month. If you’re interested, you can join us.
0 有用 legalkiwi 2024-08-04 20:09:33 安徽
利用了三天时间,看完了这本书。一开始以为可以作为职场/人际/社交手册看,认真读起来发现完全不是。这是一本娓娓道来、观察和探索的书。它的叙事,仿佛一只温柔而温暖的手,慢慢探向人的内心深处。书中关于“人生的核心任务”“什么是文化差异”“什么是智慧”的讨论我十分认同,获得了极佳的阅读体验。作者为纪实作家,写作水平和文笔颇值得细品。是我期待已久的好书。如书中所说,A writer could blast out her opinion, but writers are at their best not when they tell people what to think but when they provide a context within which others can think.
1 有用 夏至未至 2024-06-24 22:37:53 中国香港
让AI来读就可以了,基本就是“我有一个朋友XXX”+各大沟通经典书籍道理
1 有用 瑞尔 2023-12-26 21:00:34 北京
有很多内容都是老生常谈,但没接触过这方面内容的人应该会颇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