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笼罩大地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2024-04-27 20:29:53 广东

    3.5 红军、黑军、白军、绿军,各种颜色军队。战争中的生存:新兵送死多,逃兵还有可能,要一直为活下去拼命逃。

  • 2 女巫 2024-05-10 13:54:45 北京

    战争带来的没有胜利,只有死亡。

  • 2 陈老板 2024-05-17 17:30:10 北京

    阅读的过程中屡次想到《鼠族》,都是来自父辈,也是战争亲历者的口述史,讲述的也都是一介命若浮尘的普通人类,如何穿越漫长地狱之火,在重重苦难中幸存的故事。不过《鼠族》走得更远,它还讲到了“奥斯维辛之后”父亲的状态,他身体穿越了幽暗,精神却被摧毁了。我很好奇,这部作品中的父亲,亲历如此巨大的苦难之后,他的内心会是怎样的。不过这部作品将渺小人类的顽强讲述得太好了,那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简直叫人震撼,每当你觉得“父亲”要完时,他或因为运气,或因为自己求生的渴望挺了过来,非常了不起!画风很美,天与地与时间,都在潇洒的笔触与大胆的用色里,大开大合地铺陈开,我们渺小,我们伟大。

  • 2 PoorLand 2024-05-25 10:59:56 江苏

    首先这是一个白军的故事,笔触让我想到另外一个《水手吐温》的图像小说,用脏脏的模糊的笔触和大片的颜色来勾勒情绪与时间,从第二章节开始渐入佳境,对于生存的渴望其实完全压制了意识形态与观念,曾经也买过一本非常血腥的越南战争老兵漫画,我很喜欢这样的经历九死一生后的描绘。

  • 3 李小建 2024-04-27 16:33:08 江苏

    一个俄国白军上尉的奥德赛之旅,在血雨腥风的时代浪潮下,个人的命运如一叶扁舟,随时都有可能被吞没。大色块的运用尤为传神,大面积的留白,如俄罗斯的雪原,硝烟弥漫的城市,红色恐怖笼罩下的俄罗斯大地,还有逃生时冰冷阴沉的大海,保加利亚山林里遭遇狼群时那蓝色的黎明曙光……无不描绘出广阔天地下个人的渺小与无助。书的末尾,作者借父亲工友的感叹传达出自己的感受:“能在一个和平的国家长大,是多么幸运啊。”最后的那页劳动合同让我有一点小小感动,那上面写着:出于平等原则,该工人的工资与同等工种的法籍工人待遇相同。看来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三原则,真的不是一纸空文。

  • 1 湮没人群 2024-04-18 08:54:43 上海

    红军白军黑军绿军……奥德赛

  • 1 Pseu痘痘 2024-05-23 14:06:01 北京

    “苏俄”这个时空里发生什么事都让人能够相信,但难以理解。九十九死一生,生者也不是胜者,不是幸存者,只是残存者。《伊比库斯的寓言》《鼠族》《战俘营回忆录:归来》

  • 0 粟冰箱 2024-05-28 13:50:32 四川

    寂静是蓝色的,死亡和战争也是。

  • 0 KQ9527 2024-04-21 16:26:18 天津

    但愿过去不再来

  • 0 韧勉 2024-05-23 21:46:30 北京

    素描绘画是非常代表俄罗斯文化属性的艺术技法,本书展现了一个来自于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的中产家族在20世纪上半叶历史动荡期中个体命运百转千回的传奇人生。蒂霍米洛夫上尉一家五个兄弟,父亲希望家族能拥有社会地位让他一定要加入沙俄军队,当时他在1916年一战俄德前线,万万没想到站错了阵营,红军打到了克里米亚,他只有被迫选择逃亡,和伙伴逃往了土耳其的加里波利集中营,在那里转换身份成为劳工去保加利亚首都附近做工,后来又被自己的雇工公司带到了法国,结识了身为西班牙难民身份的妻子,最后成为了国家电网的工程师留在了法国。时过境迁,主人公的儿子后来回到乌克兰寻祖发现爷爷在父亲还没到达土耳其之前就饿死了,爷爷的选择并没有给家族带来好运,倒是父亲一路勇于拼搏才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让自己的孩子过上了好日子。

  • 0 Mulukwausi 2024-04-29 11:58:59 云南

    “我说,波格丹,你怎么还戴着护耳帽?”“我对阳光过敏。”

  • 0 好样的施季里茨 2024-05-16 13:23:10 加拿大

    好喜欢的画风,想到蒲宁

  • 0 亚性恋无期 2024-05-12 11:47:20 上海

    红军白军绿军黑军强盗和无政府主义者,流亡饥荒特工,战争没有胜利,战争只会带来死亡

  • 0 殷顽民 2024-05-22 20:16:45 湖北

    白军版《一个人的遭遇》,当内战打起主义的旗号,双方自许弥赛亚化的使命,那么战争便不再结束于放下武器的一刻,必得赶尽杀绝而后快

  • 0 CLEAR 2024-05-25 19:20:31 北京

    故事情节有点无聊,视角很好;画风五星

  • 0 mimicker 2024-05-28 22:24:00 上海

    类似的故事在俄苏文学里太多,换个形式,加大量不明觉厉的空镜,又是一本9分以上的神作

  • 0 Μάρκος🌸 2024-05-11 17:30:03 浙江

    显然白军的文化素养是更高的,毕竟哪怕是到现如今的中国,上音的田艺苗教授依然能够说出《奥德赛》的主角叫“奥德赛”这样的话,并刊登在杂志上。不过作为白军你要活下去,也必须要有百里挑一的运气。

  • 0 没办法 2024-05-25 09:05:10 山东

    很有氛围感的漫画,尤其是大色块的作用,故事略显单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