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 短评

热门
  • 37 欢乐分裂 2013-04-16 12:52:56

    苏童不适合如此长篇巨制,厚重的事件和历史或一泄如注或草草收场;整本最好的依旧是他(及其同时期作家)擅长的“水”的意象和“父亲”的形象;前后有脱节感,后半部看得忍无可忍,原先漂亮优雅的长句变成了急促短小的打砸抢,最后戛然而止且莫名其妙。

  • 26 A 2009-07-07 11:19:07

    为什么要变成余华呢?很奇怪

  • 14 bookbug 2010-03-31 08:08:15

    期待了多年的苏童式长篇,多少有点失望

  • 18 Jonathan 2013-12-11 21:59:07

    每次读苏童都感觉像是倾听着一段任性而优雅,滑稽而忧伤,真实而病态的狂想曲,这部扛鼎之作再次让我爱不释手的从头读到尾,关于父子之情、成长的烦恼、妄想的爱情、政治的变异、人性的扭曲,将近三百页没有一句是废话,构思工整精妙,文笔优美饱满,情节入木三分。读到最后合上书本满脑子都是未完成的画面和想待续的期望。

  • 14 曼靑 2009-12-12 11:41:15

    合上書之後 耳邊縈縈響起的卻是《末代皇帝》裏小溥儀的聲音。他拍打著紫禁城的紅木大門:開門。開門。

  • 6 日知其 2009-05-22 21:54:14

    之前没看过苏童的长篇,这是第一本,还行吧,比迟子建的那本额尔古纳是好一些。只是没我想象中那么好,看当代中国的小说,永远是失望的次数多。

  • 8 川总 2015-11-05 15:54:19

    太差了,连《黄雀记》都不如

  • 5 P 2009-09-01 17:50:42

    少一些刺青时代中的少年戾气,还有封面多余的那句话太屎了,我要是苏童,我就把加那句话的人给吃了。

  • 4 小河马 2011-01-20 19:05:48

    干吗一定要写这种全部人物都啥比的东西出来?人性丑恶需要揭露这么多次?烦!

  • 2 2011-03-06 12:07:05

    開端跟結尾都算懾人,中間那一大段嘛……唉,也不能說不好,但太像其他人寫過無數次的小說:歷史之虛妄、撲空的少年情欲、被放逐的邊緣人……其實上半部還好,下半部岔到敘述者的夢中情人那裡﹐越岔越遠﹐從結構到敘述角度都有失控之嫌。這哪裡是王德威所說的河與岸的對話?是決堤。

  • 2 尔米 2010-05-12 21:21:10

    这是苏童的文字,谁的故事

  • 6 尧耳 2010-05-23 18:12:15

    个人觉得,苏童掌握长篇的能力不足。而且对于文革,除了符号化的戏谑,他们似乎也找不到更加深入和宽敞的方式了。慧仙、空屁、邓玉香,几个词语罗嗦了厚厚一本书。

  • 3 蘇小北 2011-07-08 23:17:53

    简介中王德威先生对于苏童的评价并非是针对这部长篇,而是在90年代先锋派风头正劲的时候所做的评价。苏童的这部新作并没有太多创新之处,整体而言,让人失望。

  • 1 我不是盆栽啊 2012-05-26 11:22:06

    个人认为没有惊艳之处。相比原名「离岸记」,河岸这个名字倒是更适合这个故事。觉得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苏童写「窝囊」这一特质写得极好,即使是最后奋力一击依旧在意料之中。

  • 0 Azeril 2013-10-08 23:29:18

    一個特殊年代的家族神話 河水的味道 悲涼的氣息 以及荒謬的佈景下些許的神秘 鄉土 個人的歷史 沒有太多沉重 卻依然不免在荒誕裡看到哀傷 我們都是那麼不自由 即使並沒有多麼強的責任感 也無法擺脫 乃至於想守住那麼點確定的東西 那是我们僅有的 羈絆。

  • 0 颜良辰 2009-08-08 16:52:16

    觉得还好,对大师有点失望。

  • 0 小标点儿 2010-05-04 12:55:38

    再读,愚人船小说本。

  • 0 Pirouette 2014-01-15 16:08:45

    说实话,苏童的东西真的大概只能HO住初中的我吧。现在来读,真是鸡肋的感觉,鸡肋。《河岸》大概是苏童告诉公众他已江郎才尽的意思?。。。

  • 0 陆支羽 2010-02-07 02:55:53

    这一次,苏童的味道淡了许多,却加重了隐喻。

  • 2 葫芦娃要减肥! 2011-10-24 11:51:23

    所以这个就是当年在收获上读到的爸爸剪了小JJ儿子YY小铁梅的小说是不是····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