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眼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短评

热门
  • 6 von 2024-10-11 13:41:48 陕西

    第六集团军覆灭第一负责人是希特勒,第二是戈林,最后才是保卢斯。首先希特勒看中保卢斯就是因为他听话,起初保卢斯完全可以突围,但希特勒决不允许,让他坚守该地。以后希特勒也是如此,军队一旦被包围他绝不允许军队后撤,小胡子从不在乎士兵的生命。其次戈林向希特勒保证每天可以给保卢斯提供五百吨物资,让他有足够力量固守待援,结果实际空投的物资少的可怜。刚开始不允许突围,后来允许突围时结果保卢斯的军队武器弹药缺乏,汽车坦克没汽油,他突围个p。最后,保卢斯高估小胡子的军事指挥能力,就该像迪特里希,曼施坦因一样生死存亡的时候绝不听从希特勒,大不了罢免强制退休嘛,也好过送死。保卢斯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反抗希特勒就是选择投降。另外苏联军队拼死堵住援军,斯大林下令谁要是放走了第六集团军,就军法从事。

  • 4 怪兽很悠闲 2024-12-09 22:03:50 浙江

    比起戴维格兰茨以及约翰埃里克森的书籍,本书突显的为个人微观历史,他们不再是地图上随时消失的集团军编号,而是一个个湮灭的个体。当斯大林格勒政治意义大于战略意义,双方造就了一处血腥的绞肉场。书中德军士兵的经历是充满绝望和血腥,从前期斗志昂扬到最终被饥饿击垮成为一具具行尸走肉,转变的过程是不仅煎熬且触目惊心。但作为侵略者这是他们应得的下场!书中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也说的很明白,作为转折点,这场战役导致德军以及其的盟友人力和装备的损失可以说是难以恢复。更重要的是空军损失的飞行人员和飞机导致德军以往注重的机动性和空中打击优势荡然无存。(该说不说即便戈林满嘴跑火车,空军真是拿命再C第六集团军)希望指文能出更多类似的书籍,话说回来封面的一战英军马克坦克又什么鬼??

  • 5 Vwanty 2024-07-28 09:38:25 重庆

    是我认为所以指文东线系列里翻译最流畅,最丝滑的一本

  • 4 世界核平 2024-08-06 20:13:50 辽宁

    翻译的非常舒畅,看的过程很丝滑。 书中的内容刚开始作者对纳粹德国一顿喷,让人觉的过于主观而不想看下去,但进入到正文后就会很好看。 书中的内容多是对个人和实际情况的描写,而少有大规模的战场动态描写,其中实际情况描写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底层人员在战争中究竟是什么样的。

  • 3 掷弹兵1942 2024-06-09 07:03:44 辽宁

    可读性很强

  • 1 药居士 2025-01-21 22:10:02 北京

    很不错。大量回忆录的剪裁成品,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尽管是译文,仍可看出原文文字的讲究。

  • 0 无地王 2024-09-08 09:40:36 江西

    中规中矩,无甚新意。

  • 0 Trarbach 2024-05-25 18:16:48 广东

    翻译有点问题

  • 1 瓦西里耶夫 2024-06-29 11:46:29 甘肃

    书的内容很不错有很多来自德国士兵的回忆录,日记,还有邮件,应该说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绞肉机性质写的很好,尤其是在大量以个人视角出发的,很难不动容, 然后书的翻译有些业余,有些人的名称有些奇怪。 “在斯大林格勒,仁慈是最缺乏的东西。”第6集团军投降后苏联一线军队也给了他们香烟、酒什么的,但是后方就很难说了,如果考虑到苏联一方上千万这样的个体也是这么死的,应该说我的道心又一次破碎了。

  • 0 尤里安 2024-12-15 10:37:41 浙江

    德国基层官兵视角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 0 单向度的人 2024-05-31 23:13:23 湖南

    人名翻译太偏英国化了

  • 0 亚当阿其翁 2024-09-08 22:47:55 广东

    我买的是典藏版,说实话内容上值得一读不过这本书不算厚,花二十块也不算亏。不过所谓的典藏版卖一百来块而且送的什么地图和杂七杂八的书签我觉得不值。

  • 0 秋叶园 2024-12-29 22:03:34 河南

    书中专有名词翻译的不准确

  • 1 影子武士 2024-04-13 23:20:00 新疆

    不止德军官兵视角 轴心盟友和苏联视角也有涉及 就是有些零散

  • 2 lady S 2024-03-17 20:05:50 辽宁

    非常棒!

  • 3 EdlwSS_Lun 2024-03-22 23:07:06 广东

    来自第14装甲师的罗尔夫·格拉姆斯记录了他对厂区战斗的看法,他写道:“这是一场不可思议的、令人沮丧的战斗。在地上和地下,在废墟、地窖和下水道里,到处都在爆发人与人之间的近身战斗。坦克爬过堆积如山的瓦砾和残骸。嘎吱嘎吱地穿过被毁得乱七八糟的车间,向满是碎石的街道和狭窄的工厂大院抵近开火。”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