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贝松对这本回忆录的定位非常明晰:了解到自己的一些奇闻趣事并非重点,能从自己的经历中获得一些宝贵的经验才是作者最希望看到的。通读这本自传,其实我们最能从中读出的形容词是“混乱”。但是,在这样的开局之下,贝松依旧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并且获得成功,寻找成功的方式是作者最想告诉大家的。
这是一本很真诚的自传 也告诉了我们想要成功需要多么大的热忱 努力 与付出 需要一颗多么强大又谦逊的内心 苦心志 劳筋骨 饿体肤 古人诚不欺我
“我们在毁灭的梦境中活着,在不可控的现实中死去。因为有梦可做,我们得以远离现实的伤害。”对抗孤独,只能选择出走。他说,瞬间长大是有代价的。在地铁站里找灵感,他拍摄了《地下铁》,和阿佳妮的相处很友好;一次潜水事故让他人生变得暗淡,但他还是热爱生活,拍摄了《碧海蓝天》。电影和写作一样,拍/写出来了就不是自己的了,无法为成功和失败负责。只能心存感恩。继续前行。
这位法国著名导演集编剧、制片人于一身。《宁愿天真》是他首度回顾自己笨拙又猛烈的少年时代破茧之路的唯一自传,得以一窥世界名导如何冲破家庭和学校的桎梏,自己掌控命运的方向盘。本书从他父亲的身世开篇,一路写到1988年那部让他名声大噪、也是他自认导演生涯中最得意的作品《碧海蓝天》问世。他幼年的理想是做一名潜水运动员和航海家,但17岁时的一次潜水事故打破了他的童年梦想。不过他很快调整了人生目标,决心做一名电影制片人,1988年便有了他甚至作为演员的这部经典海洋潜水题材电影,堪比法语版的“不抛弃,不放弃”!
如何走向自己的诞生
很喜欢封面沉入漆黑海底的蓝色海豚,导演本人就想做这一只自由的海豚吧!在电影这座奇幻建筑找到自己的坐标,破解孤单,品尝生命的甘美。
跟着过了一次极致、热烈、纯粹的人生
一本舍不得合上的传记,文字真诚且生动,是吕克·贝松成为世界知名导演之前的故事。原来《碧海蓝天》就是根据他过往岁月对海洋的热爱所拍的,是他第三部作品,他真得很棒!
太好看了。很多次热泪盈眶。吕克的自传就像一部童话故事,在孤独中成长的小孩,受尽白眼和冷落,始终不愿意向现实妥协,怀着一腔孤勇打破命运安排好的剧本,最终成为造梦先行者。就算这个自传里有美化自己、未能客观反映真实的部分,我还是觉得很感动,因为他演绎出的人格品质,那种天真、坚强、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莽劲儿,是我最最最喜欢的。
电影届“马斯克”,狂热、专注、不计后果地放手一搏才能产出奇迹般的作品。看到吕克贝松前三十年追逐电影的经历,才发觉自己真是把做电影想的太简单了。
“生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泥潭,只会让人在虚情假意中迷失。我们在毁灭的梦境中活着,在不可控的现实中死去。” 没想到导演电影拍得好,文笔也如此细腻!相较于后面成名之路的描写,更喜欢前面对成长过程的回望,外露的情感激烈而让人动容;我们看见“一代名导”的诞.生过程,更看见一个孤独少年对“热烈”的渴望和不断寻找刺激与新生的勇气。 从无人知晓到名气加身,从孤独少年到成为父亲,他说——“创造、给予、不计成本,这几乎就是爱的定义了。”他终于一点点造好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其实不论写作还是拍电影、搞创作或其他任何事,都和造房子一样,得去一块砖垒起一块砖,再垒起一块砖,直到垒起一面墙,然后垒起四面墙。
恐惧是你唯一的敌人。 我们在毁灭的梦境中活着,在不可控的现实中死去。因为有梦可做,我们得以远离现实的伤害。 我对电影负责,却无法对其成功或失败负责。你想拍电影?你已经做到了。那么,闭嘴吧,好好感恩,继续前进。
很真诚的一部自传,书中的每一分经历都是他人生感悟的一部分,细腻的描写,从小开始对于大海的热爱,对于梦想的笨拙而真挚的追逐,一切都成为了塑造自己的养料,在逆境中的成长。
了解一下镜头后的这个男人,自混乱的生活中走出来的经历。再看一遍碧海蓝天吧,感受肯定和十几年前大不相同了。
有点意思!吕克贝松挺生猛的,当然自传写起来充满文过饰非,永远「错的不是瓦塔西」。但他依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人。
我们爱艺术家,因为他的作品,我们恨艺术家,因为他的勇气。从混乱复杂的童年,恋爱故事,到第一次进剧组,成名,再到戛纳首映口碑扑街的失败经历,吕克贝松回顾了自己破茧成蝶且心态贼好的成长之路。对抗孤独的唯一方式是上街,走进人群。
25142 很真诚,在电影上他真是执着的疯子。但确实隐隐读得出来他在感情生活上肯定特别有瑕疵——对自己遭受的背叛痛恨不已,甚至连女孩的具体信息名字都耿耿于怀,但对自己的错却一概不提。
粗犷的外表有颗细腻的内心,尽管轻描淡写带些幽默,依旧能感受到吕克贝松政策成长经历的艰难和孤独,极度缺乏爱护和交流。所以大海、动物和摄影成了他的好朋友。后来的成名作,深深打上了童年的孤寂感的烙印。
难得的一本好书,吕克贝松的电影很直击心灵,这里讲了他的童年和他的成长历程。计划推荐给我妹看看,看她会不会喜欢导演/编剧这个角色。真的要热爱才能坚持克服重重困难呀
所有有梦想但又必然会碰到各种阻碍的人,通过这本《宁愿天真》的阅读,感受一位知名电影人的成长之路,感受他毫不掩饰的非凡人生,并且为我们的人生提供指引吧!
> 宁愿天真
6 有用 hyypia1982 2024-06-24 00:22:18 河南
贝松对这本回忆录的定位非常明晰:了解到自己的一些奇闻趣事并非重点,能从自己的经历中获得一些宝贵的经验才是作者最希望看到的。通读这本自传,其实我们最能从中读出的形容词是“混乱”。但是,在这样的开局之下,贝松依旧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并且获得成功,寻找成功的方式是作者最想告诉大家的。
4 有用 李欣原 2024-07-09 19:34:28 辽宁
这是一本很真诚的自传 也告诉了我们想要成功需要多么大的热忱 努力 与付出 需要一颗多么强大又谦逊的内心 苦心志 劳筋骨 饿体肤 古人诚不欺我
4 有用 小飞侠 2024-07-07 14:14:04 广东
“我们在毁灭的梦境中活着,在不可控的现实中死去。因为有梦可做,我们得以远离现实的伤害。”对抗孤独,只能选择出走。他说,瞬间长大是有代价的。在地铁站里找灵感,他拍摄了《地下铁》,和阿佳妮的相处很友好;一次潜水事故让他人生变得暗淡,但他还是热爱生活,拍摄了《碧海蓝天》。电影和写作一样,拍/写出来了就不是自己的了,无法为成功和失败负责。只能心存感恩。继续前行。
1 有用 十点翻篇儿 2024-07-28 13:09:32 上海
这位法国著名导演集编剧、制片人于一身。《宁愿天真》是他首度回顾自己笨拙又猛烈的少年时代破茧之路的唯一自传,得以一窥世界名导如何冲破家庭和学校的桎梏,自己掌控命运的方向盘。本书从他父亲的身世开篇,一路写到1988年那部让他名声大噪、也是他自认导演生涯中最得意的作品《碧海蓝天》问世。他幼年的理想是做一名潜水运动员和航海家,但17岁时的一次潜水事故打破了他的童年梦想。不过他很快调整了人生目标,决心做一名电影制片人,1988年便有了他甚至作为演员的这部经典海洋潜水题材电影,堪比法语版的“不抛弃,不放弃”!
1 有用 李剑门 2024-07-11 22:38:41 四川
如何走向自己的诞生
0 有用 时光Serene 2024-08-15 23:52:45 山西
很喜欢封面沉入漆黑海底的蓝色海豚,导演本人就想做这一只自由的海豚吧!在电影这座奇幻建筑找到自己的坐标,破解孤单,品尝生命的甘美。
0 有用 女开要学英语 2024-09-07 11:26:38 广东
跟着过了一次极致、热烈、纯粹的人生
0 有用 avrillife 2024-09-26 12:49:06 上海
一本舍不得合上的传记,文字真诚且生动,是吕克·贝松成为世界知名导演之前的故事。原来《碧海蓝天》就是根据他过往岁月对海洋的热爱所拍的,是他第三部作品,他真得很棒!
0 有用 Lvvvv吹个口哨 2025-02-05 08:58:55 北京
太好看了。很多次热泪盈眶。吕克的自传就像一部童话故事,在孤独中成长的小孩,受尽白眼和冷落,始终不愿意向现实妥协,怀着一腔孤勇打破命运安排好的剧本,最终成为造梦先行者。就算这个自传里有美化自己、未能客观反映真实的部分,我还是觉得很感动,因为他演绎出的人格品质,那种天真、坚强、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莽劲儿,是我最最最喜欢的。
0 有用 任自游 2025-02-12 20:21:53 山东
电影届“马斯克”,狂热、专注、不计后果地放手一搏才能产出奇迹般的作品。看到吕克贝松前三十年追逐电影的经历,才发觉自己真是把做电影想的太简单了。
0 有用 筱垚 2025-02-20 22:18:46 天津
“生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泥潭,只会让人在虚情假意中迷失。我们在毁灭的梦境中活着,在不可控的现实中死去。” 没想到导演电影拍得好,文笔也如此细腻!相较于后面成名之路的描写,更喜欢前面对成长过程的回望,外露的情感激烈而让人动容;我们看见“一代名导”的诞.生过程,更看见一个孤独少年对“热烈”的渴望和不断寻找刺激与新生的勇气。 从无人知晓到名气加身,从孤独少年到成为父亲,他说——“创造、给予、不计成本,这几乎就是爱的定义了。”他终于一点点造好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其实不论写作还是拍电影、搞创作或其他任何事,都和造房子一样,得去一块砖垒起一块砖,再垒起一块砖,直到垒起一面墙,然后垒起四面墙。
0 有用 只是收藏记录哦 2025-02-19 11:22:41 上海
恐惧是你唯一的敌人。 我们在毁灭的梦境中活着,在不可控的现实中死去。因为有梦可做,我们得以远离现实的伤害。 我对电影负责,却无法对其成功或失败负责。你想拍电影?你已经做到了。那么,闭嘴吧,好好感恩,继续前进。
0 有用 trèfle 2025-03-18 19:09:39 北京
很真诚的一部自传,书中的每一分经历都是他人生感悟的一部分,细腻的描写,从小开始对于大海的热爱,对于梦想的笨拙而真挚的追逐,一切都成为了塑造自己的养料,在逆境中的成长。
0 有用 老周英文名Tina 2025-04-04 09:19:54 上海
了解一下镜头后的这个男人,自混乱的生活中走出来的经历。再看一遍碧海蓝天吧,感受肯定和十几年前大不相同了。
0 有用 ଲ 2025-03-13 01:59:13 新加坡
有点意思!吕克贝松挺生猛的,当然自传写起来充满文过饰非,永远「错的不是瓦塔西」。但他依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人。
0 有用 刘小黛 2025-04-08 18:52:55 江苏
我们爱艺术家,因为他的作品,我们恨艺术家,因为他的勇气。从混乱复杂的童年,恋爱故事,到第一次进剧组,成名,再到戛纳首映口碑扑街的失败经历,吕克贝松回顾了自己破茧成蝶且心态贼好的成长之路。对抗孤独的唯一方式是上街,走进人群。
0 有用 已注销 2025-04-24 14:19:38 德国
25142 很真诚,在电影上他真是执着的疯子。但确实隐隐读得出来他在感情生活上肯定特别有瑕疵——对自己遭受的背叛痛恨不已,甚至连女孩的具体信息名字都耿耿于怀,但对自己的错却一概不提。
0 有用 一亩白色 2024-07-09 09:38:39 上海
粗犷的外表有颗细腻的内心,尽管轻描淡写带些幽默,依旧能感受到吕克贝松政策成长经历的艰难和孤独,极度缺乏爱护和交流。所以大海、动物和摄影成了他的好朋友。后来的成名作,深深打上了童年的孤寂感的烙印。
0 有用 旎筱 2024-07-09 22:30:22 广东
难得的一本好书,吕克贝松的电影很直击心灵,这里讲了他的童年和他的成长历程。计划推荐给我妹看看,看她会不会喜欢导演/编剧这个角色。真的要热爱才能坚持克服重重困难呀
0 有用 自有我在 2024-07-06 20:29:37 江苏
所有有梦想但又必然会碰到各种阻碍的人,通过这本《宁愿天真》的阅读,感受一位知名电影人的成长之路,感受他毫不掩饰的非凡人生,并且为我们的人生提供指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