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改个二逼名字我忍了 但一套都是精装 这本变成平装 是他么什么意思?
读过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自此我拥有了一双新的看待世界的眼睛,我很感谢这双眼睛,它告诉我那些人人都告诉你不值得停下来驻足观看的东西,其实值得深深地被凝视,那就是你的血肉生活。它确实像一把刀,单刀直入进你的内心,但在短暂的被刺中的感受之后,就感觉在其中获得了坚实的根基,一种面对生活的狂风而不被晃动的根基。
读过《谈爱》《大教堂》《请你安静点》的读者可以只读“真跑了那么多英里吗”“我打电话的地方”和“箱子”以后的章节
阎连科说卡佛是苦咖啡文学。可是我就是喜欢苦咖啡啊。
外封有些难看,他自选的合集选的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卡佛就是卡佛,卡佛永远都好。放在床头,无数个日夜,拿起来重复读,一遍又一遍。
这两天杭州热得让人严重怀疑人生,家里空调还歇菜了,只好垂死挣扎把新版卡佛自选集拿出来重温,配上Oval做背景音乐,让心沉底,话说当年看卡佛的时候也就二十几岁,到现在都快不惑之年了,重温之后感悟还是很不同了,特别是读那些微妙的婚姻关系,感觉就像是身边朋友的写照( ̄▽ ̄)"
我的功力还不能读短篇。每读完一篇,都需要去读一篇更长的解析文……
惊喜!之前读卡佛都是满脸问号,现在渐渐能读懂了
最喜欢《自行车、肌肉和香烟》《距离》《家门口就有这么多水》《第三件毁了我父亲的事》《有益的小事》《山雀派》和风格特别突出的《差事》
一般 报看 跟卡夫卡比属实侮辱卡夫卡了
读卡佛的短篇小说集,感觉自己像是在读好多个片段,窥见别人的人生。在某一个瞬间,你闭上了眼睛,不管是疯狂的、高兴的、痛苦的,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你终于意识到,人生就是如此,无法改变。
不知道为什么又想看了,太精彩了,一个简单的情节就能写成一个短篇,又不让人觉得简单,有许多留白的空间,篇中那一句“我们已拥有彼此,为什么还要和别人交往呢?”太适合我现在的心境了,就不太想和别人说话了
这丑封面能把卡佛吓复活。
卡佛的小说……似乎什么都没写,但又把什么都写了出来。人生里的一幕幕:失眠的一夜、一瞬间空虚的感受、怕对方先睡着的莫名恐慌、有一茬没一茬的对话、一夜未眠曙光初现时的疲惫与厌倦……没有一个字提到人生的混杂与艰难,甚至都没有情感描述。可这是一种“不写”之写。从人生流逝的无数场景中,他让我们重拾一幕两幕,连同其中的难言感受。借助读卡佛,我能回到一些遗忘和遗失的感情里……在平时,那是一扇扇关闭的门。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十分必要。在生活里,我只能跟随时间滚滚而去;在卡佛的小说里,我却能静静坐满一刻钟。
结尾总是戛然,可能他只想写到这了,一些闲谈,一些标志着很久就该结束的事情正式结束,一些对未来郑重的打算,但可能也只是停留在原地。看得出来,作者不追求戏剧性引人入胜的情节,他只是写了,不需要解读,只是一些生活的片段,没有隐喻,风格像。。。。我看过的九号秘事的故事
生活虽然有很多种可能性,但是现实却只有一种。当我们从生活的片段中展望出去,所有悲欢都会因那些不可知的可能性而成倍增加——特别是那些微不足道却又积聚太多的辛酸。这正是“极简主义”的卡佛所被称道的“善于以精炼冷峻的笔法呈现生活背后的巨大沉默与种种隐而不露的情感”。
心不在场的神游
不爱卡佛,读着太内耗太累了
大多数读完之后都没什么记忆点,只留下来一些淡淡的情绪,破碎的家庭、沉闷的生活,酗酒有些许暴力的丈夫,受伤又歇斯里地的妻子,展示出一种欲言又止沉默的力量,这力量可能是来自卡佛的自身,美好生活之外的失语者。不过这么赤裸裸的描绘家庭和婚姻,确实很难不让人恐婚。
阅读的第二本卡佛,彻底入坑,不仅向往阅读更多,还会期待过段时日后再次阅读同样的篇章
> 不管谁睡了这张床
16 有用 Hurley99 2024-04-27 22:03:41 安徽
改个二逼名字我忍了 但一套都是精装 这本变成平装 是他么什么意思?
10 有用 喵呜-- 2024-03-22 13:22:44 北京
读过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自此我拥有了一双新的看待世界的眼睛,我很感谢这双眼睛,它告诉我那些人人都告诉你不值得停下来驻足观看的东西,其实值得深深地被凝视,那就是你的血肉生活。它确实像一把刀,单刀直入进你的内心,但在短暂的被刺中的感受之后,就感觉在其中获得了坚实的根基,一种面对生活的狂风而不被晃动的根基。
8 有用 Izdubar 2024-05-11 11:41:38 贵州
读过《谈爱》《大教堂》《请你安静点》的读者可以只读“真跑了那么多英里吗”“我打电话的地方”和“箱子”以后的章节
4 有用 一地鸡毛 2024-03-18 01:03:56 陕西
阎连科说卡佛是苦咖啡文学。可是我就是喜欢苦咖啡啊。
2 有用 罗迪 2024-06-06 15:16:11 北京
外封有些难看,他自选的合集选的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卡佛就是卡佛,卡佛永远都好。放在床头,无数个日夜,拿起来重复读,一遍又一遍。
2 有用 tata 2024-07-17 12:47:34 浙江
这两天杭州热得让人严重怀疑人生,家里空调还歇菜了,只好垂死挣扎把新版卡佛自选集拿出来重温,配上Oval做背景音乐,让心沉底,话说当年看卡佛的时候也就二十几岁,到现在都快不惑之年了,重温之后感悟还是很不同了,特别是读那些微妙的婚姻关系,感觉就像是身边朋友的写照( ̄▽ ̄)"
2 有用 🫧ミヤ🫧 2024-07-22 12:12:17 广东
我的功力还不能读短篇。每读完一篇,都需要去读一篇更长的解析文……
2 有用 xyNova 2024-05-21 15:36:19 上海
惊喜!之前读卡佛都是满脸问号,现在渐渐能读懂了
2 有用 白日梦 2024-05-10 14:12:37 湖北
最喜欢《自行车、肌肉和香烟》《距离》《家门口就有这么多水》《第三件毁了我父亲的事》《有益的小事》《山雀派》和风格特别突出的《差事》
2 有用 Aemnprsuwx 2024-03-16 23:55:56 北京
一般 报看 跟卡夫卡比属实侮辱卡夫卡了
1 有用 沈青言 2024-05-05 10:18:59 陕西
读卡佛的短篇小说集,感觉自己像是在读好多个片段,窥见别人的人生。在某一个瞬间,你闭上了眼睛,不管是疯狂的、高兴的、痛苦的,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你终于意识到,人生就是如此,无法改变。
1 有用 RadioBoy 2024-08-24 20:18:14 河北
不知道为什么又想看了,太精彩了,一个简单的情节就能写成一个短篇,又不让人觉得简单,有许多留白的空间,篇中那一句“我们已拥有彼此,为什么还要和别人交往呢?”太适合我现在的心境了,就不太想和别人说话了
1 有用 在遇见你之前 2024-08-29 21:21:04 广西
这丑封面能把卡佛吓复活。
1 有用 阿不壳 2024-10-08 12:24:06 美国
卡佛的小说……似乎什么都没写,但又把什么都写了出来。人生里的一幕幕:失眠的一夜、一瞬间空虚的感受、怕对方先睡着的莫名恐慌、有一茬没一茬的对话、一夜未眠曙光初现时的疲惫与厌倦……没有一个字提到人生的混杂与艰难,甚至都没有情感描述。可这是一种“不写”之写。从人生流逝的无数场景中,他让我们重拾一幕两幕,连同其中的难言感受。借助读卡佛,我能回到一些遗忘和遗失的感情里……在平时,那是一扇扇关闭的门。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十分必要。在生活里,我只能跟随时间滚滚而去;在卡佛的小说里,我却能静静坐满一刻钟。
1 有用 波来罗 2025-01-18 13:25:50 北京
结尾总是戛然,可能他只想写到这了,一些闲谈,一些标志着很久就该结束的事情正式结束,一些对未来郑重的打算,但可能也只是停留在原地。看得出来,作者不追求戏剧性引人入胜的情节,他只是写了,不需要解读,只是一些生活的片段,没有隐喻,风格像。。。。我看过的九号秘事的故事
1 有用 刘未 2024-04-25 16:36:08 山东
生活虽然有很多种可能性,但是现实却只有一种。当我们从生活的片段中展望出去,所有悲欢都会因那些不可知的可能性而成倍增加——特别是那些微不足道却又积聚太多的辛酸。这正是“极简主义”的卡佛所被称道的“善于以精炼冷峻的笔法呈现生活背后的巨大沉默与种种隐而不露的情感”。
1 有用 乌卿 2024-06-30 23:24:14 浙江
心不在场的神游
1 有用 sissy 2024-07-05 16:16:13 广东
不爱卡佛,读着太内耗太累了
1 有用 猫君 2024-07-08 17:21:56 广东
大多数读完之后都没什么记忆点,只留下来一些淡淡的情绪,破碎的家庭、沉闷的生活,酗酒有些许暴力的丈夫,受伤又歇斯里地的妻子,展示出一种欲言又止沉默的力量,这力量可能是来自卡佛的自身,美好生活之外的失语者。不过这么赤裸裸的描绘家庭和婚姻,确实很难不让人恐婚。
1 有用 湘湘波尔卡 2024-05-05 10:16:31 河北
阅读的第二本卡佛,彻底入坑,不仅向往阅读更多,还会期待过段时日后再次阅读同样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