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序一 谭其骧 001
序二 邹逸麟 001
上篇 唐代羁縻府州研究
第一章 引论 002
第二章 羁縻府州的建置与组织 008
第一节唐初羁縻府州制度的草创 008
第二节羁縻府州的几种设置方式 017
第三节关于羁縻府州数目的统计 023
第三章 羁縻府州的制度与管理 030
第一节都护府和羁縻府州的任官制度 030
第二节唐朝政府对羁縻府州的管理 036
第三节都护府对羁縻府州的军事管制 041
第四节册封与纳质 045
第五节朝贡关系探讨 049
第四章 羁縻府州对唐朝的义务和贡赋 054
第一节军事征发 054
第二节贡赋与徭役 057
第五章 羁縻府州与正州间的转化 061
第一节六胡州的沿革与变迁 061
第二节岭南道大族豪强控制下的正州 068
第六章 羁縻府州的迁徙与变化 076
第一节漠北诸部落的内附与迁徙 076
第二节党项羁縻州的迁徙 085
第三节安东都护府的沿革与迁徙 088
第四节营州都督府管下羁縻府州的设置与迁徙 095
第七章 羁縻府州与唐朝疆域的关系 104
第一节羁縻府州的兴废与唐朝疆域的伸缩 104
第二节安西四镇 108
第三节天山以北地区和北庭都护府 114
第四节中亚昭武九国 120
第五节西域吐火罗地区 125
第六节渤海、黑水、室韦 127
第七节云南境内的羁縻府州 130
下篇唐代羁縻府州考证
说明 136
关内道 138
贞观四年置羁縻府州考 138
单于、安北都护府管下羁縻府州考 140
河北道 151
营州都督府管下羁縻府州考 151
安东都护府管下羁縻府州考 159
鸡林州都督府管下九州考 166
陇右道 169
凉州都督府管下羁縻府州考 169
安西都护府管下羁縻府州考 171
北庭都护府管下羁縻府州考 175
昭武九国所置羁縻府州考 180
西域吐火罗道羁縻府州考 182
剑南道 192
戎州都督府管下羁縻州考 192
姚州都督府管内羁縻州考 200
泸州都督府管下羁縻州考 203
黎、雅州管下羁縻府州考 205
松、茂二府管下羁縻府州考 207
黔中道 210
黔州都督府管下羁縻州考 210
岭南道 214
桂州都督府管下诸州 214
邕州都督府管下诸州 215
安南都护府管下诸州 218
原版后记 222
附篇
怀念恩师王仲荦教授 226
20世纪的中国通史 239
历史是人的行为——白寿彝先生总主编《中国通史·导论》读后 255
中华早期文明的全景画——白寿彝先生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读后 266
分久必合的历史趋势——白寿彝先生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五卷读后 277
隋唐强盛的深层探索——白寿彝先生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六卷读后 289
分裂与繁荣的对立统一——白寿彝先生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卷读后 301
鉴古知今,服务当代——《江苏省志·军事志》读后 311
中国历代战争与军事地理 320
以水代兵 328
唐朝关内道边防的特点与演变 338
· · · · · · (
收起)
3 有用 隐清 2024-07-06 17:22:08 上海
纲领性的著作,唐边疆研究的必参考之书,修订再版,支持。
0 有用 三不足斋主人 2024-11-05 00:08:32 天津
权作工具书
1 有用 续白一十七画 2024-08-11 17:13:29 北京
散典碎籍,作之匪易,用功甚矣。 本书可视为是唐代羁縻府州研究的框架之作,重点在于理顺沿革以及考证辩误,缺点是神散形也散,不仅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只停留在了叙述层面),文中的表达也非常离散(缺乏核心线索)。但考虑到羁縻府州这一主题的特殊性,以及其史料的琐碎情况,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相当惊人了。 以当下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更宜作为工具书看待——下篇考证出来的海量信息对于唐代的地方社会、边疆民族、历史... 散典碎籍,作之匪易,用功甚矣。 本书可视为是唐代羁縻府州研究的框架之作,重点在于理顺沿革以及考证辩误,缺点是神散形也散,不仅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只停留在了叙述层面),文中的表达也非常离散(缺乏核心线索)。但考虑到羁縻府州这一主题的特殊性,以及其史料的琐碎情况,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相当惊人了。 以当下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更宜作为工具书看待——下篇考证出来的海量信息对于唐代的地方社会、边疆民族、历史地理等主题的研究都极具参考价值。 新版较老版新增了一百来页,主要是刘统老师的追忆、读书心得及其本人对历史研究的一些想法,与本书的主题关系不大,且相对个人化。除《关内道边防》一文外,参考价值较为有限。 (展开)
0 有用 Ivey 2024-08-03 10:54:39 内蒙古
3.5
1 有用 西瓜瓜 2024-10-09 14:25:06 上海
1.有唐一代能在现有史料里搜到的就有近1000个,但这个不是最终数字,留待日后的考古去补全。2.羁縻府州大部分要向上级都督府和都护府缴纳赋税。而有些正州有名无实,实际上与羁縻府州无异。3.南北方羁縻府州的流动性不一。北部关内、陇右、河北的羁縻府州没有固定住所,迁徙流动,分化组合很频繁。而南部的岭南、黔中、剑南道南部的羁縻府州则比较固定,不大迁移。4.安史之乱时,安东都护府已经废弃。5.本书初版于1... 1.有唐一代能在现有史料里搜到的就有近1000个,但这个不是最终数字,留待日后的考古去补全。2.羁縻府州大部分要向上级都督府和都护府缴纳赋税。而有些正州有名无实,实际上与羁縻府州无异。3.南北方羁縻府州的流动性不一。北部关内、陇右、河北的羁縻府州没有固定住所,迁徙流动,分化组合很频繁。而南部的岭南、黔中、剑南道南部的羁縻府州则比较固定,不大迁移。4.安史之乱时,安东都护府已经废弃。5.本书初版于1998年,后一百页都是作者个人的一些已刊文章,相当于本书一书二用的同时提供了作者的中古史文集。6.有一说一,史地方面的学术著作还是尽量带地图吧,否则真的很枯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