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铁摩尔中国史 短评

热门
  • 6 malingcat 2024-01-26 01:28:42 上海

    初版于1947年,第二年拉铁摩尔就受到“亲共”指控了。本书薄薄一册,如果今日觉得它味道寡淡,是因为滋味已经扩散于时间之中。拉铁摩尔夫妇对于“中国人”给予了极高的赞美,对于帝国主义不无批评,比如“门户开放”一节指出美国是“搭便车帝国主义”。近代部分占了一半篇幅,最后结束于“美国对华政策既受制于其帝国主义政策,也受制于其对苏政策”,也是坦率之言。拉铁摩尔著作此前陆续出了多种,这次要出系列,好事。今日读拉铁摩尔,不是学习其中的知识(译者在前言里还要用力指出拉铁摩尔夫妇的史实和表述错误),而是应该当作史料,蛮好。期待他的回忆录。哪里看来,拉铁摩尔回忆录里回忆他在蒋介石和宋美龄身边的日子,宋向拉铁摩尔抱怨苏联派来的顾问不中用,苏联撤回了军事代表团,团长回去打赢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他的名字叫崔可夫。

  • 4 个人走舞王路线 2024-02-19 08:51:49 上海

    拉铁摩尔这样的学者,应该更好的利用自己所处的时代,对当时的中国或整个近代中国提出更好的理解视角,比如说书中提到的918事变(或者说国联的失败)对希特勒上台和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影响就让人耳目一新,而不是插手自己连年代都整不明白的古代史。

  • 3 韧勉 2024-01-04 08:39:08 北京

    本书是拉铁摩尔早期与夫人合著《现代中国的形成》一书的当代译本,算是其代表作《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的外围知识背景的理论性补充读本,是拉铁摩尔夫妇在中国游历过新疆、内蒙、东北之后,针对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若干史论性质的见解与肯定。第一章《国土与民众》中拉铁摩尔认为典型的中国人在诸多方面比美国人更“文明”,与人相处会给足对方“面子”。中国人与美国人一样,比日本人更民主,随意交往不拘礼节,船员、车夫十分健谈类似于美国的出租车司机。第二章《现代最古老的文明》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显著的连续性”,他认为商代人与民国时人的身体特征相同,代表文明连续性物质文化的典型,如窑洞、镰刀都是贯穿千年而被使用。关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判断,拉铁摩尔认为面对富有创作潜力的中国史应该谨防对历史人物的片面解读。

  • 1 人生的厨房 2024-04-21 17:17:52 福建

    本书的评价可看豆友小小的那一段话,它表现出了这本书当时的地位。 听说出版于1947年左右,故而现在读来会感觉很淡。整体立场中正,表现出来了一位学者的良好涵养,而不是对他方文明的胡说八道,胡乱批评。 价格78,某社你是多大的胆量和缺钱,敢定这价?现在纸质书的市场是这个情况,大环境的败坏当记你一功。想想几十年前,定价几何?

  • 1 Silver Koma 2025-03-09 16:29:22 上海

    浮光掠影的叙述

  • 4 小大 2023-11-15 14:21:22 上海

    举凡宇内,拉铁摩尔的”粉丝“,或者受到过其影响,赞同其学说(即便是部分)的学者不胜枚举。随手举几例: 杨联陞:拉铁摩尔夫妇具有想象力和理解性地解释了中国历史。 常任侠:拉铁摩尔有一本小书a short history,很有见地。 吉川幸次郎:十分出色,或许是划时代的概论书。 大卫·哈维:我也有跟拉铁摩尔一样的梦想,去走遍一带一路。 费正清:也许那些对知识没有多少建树的汉学家只会对其报以嘲笑,但是欧文超越了那些学者研究的领域。 毛里和子:从边疆着眼探索中国内地的历史,这可以说是拉铁摩尔一贯的研究方法。 ……

  • 2 Ikera 2023-12-03 00:16:17 上海

    虽然标题是中国史,但对夏商以来三千多年的历史的叙述,仅仅是全书内容的一半。重头在于作者本人对20世纪前半叶,尤其是1930年代以后的中国的观察与总结,以及综合国际形势,对中国“未来”的预判。可以说,在美国对华态度这一点上,作者极富洞察力。

  • 3 ly的读享生活 2023-12-13 10:49:55 浙江

    该书的预设阅读对象是普通美国读者,与其说它是部历史作品,更像是费孝通《美国人的性格》那种给中国人普及美国文化的通识读物,文笔也是偏随笔化的。出版时间距今大半个世纪了,与现在的认识和历史观已经有了很大区别。该书内容本身的时效性流失了很多,其价值主要在于作者本人,从拉铁摩尔看到美国汉学家在中国田野考察和边疆历史研究方面的兴趣,推荐阅读拉铁摩尔更有学术深度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以及袁剑的《边疆的背影: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

  • 4 许季山 2023-12-20 21:07:57 湖南

    搞不懂现在的出版社,装帧搞那么浮夸、书那么薄、定价那么贵,结果翻开里面是草纸。

  • 2 江海一蓑翁 2023-12-20 21:27:00 江苏

    美国知名中国历史研究学者拉铁摩尔为美国大众读者撰写的一部通俗性中国简史作品。尽管只是一部篇幅短小的学术科普性作品,但在不到200页的内容当中,却承继了拉铁摩尔学术研究的很多重要特质,包括薄古厚今、注重介绍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并重点考察历史变迁中中国作为现代国家的孕育和形成,极其注重考察汉人聚居区以外的中国边疆地区的历史演进、及其之于现代中国发育的正反两方面作用,将现代中国的孕育与形成置身于中美关系史与全球史的背景下仔细探究、注重分析对外政治与经济关系之于前述演进的重要影响。正基于此,这样的小书,在中国历史普及传播中,自然能发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良好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译者序言和相关注释里对于全书正文内容的评判表述,同样构成海外中国研究出版史的重要文献材料,可管窥当下的学术出版生态。

  • 0 挠挠 2024-04-15 13:23:58 上海

    中国人得喝舒化奶

  • 0 魔人布冧 2024-04-13 22:16:35 广东

    在覔用了一个半小时看完,这种浅显至极的历史似是写给美国小学生的,然而它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最后的预判性内容,这也是此书放到现在再看也毫不过时的原因~

  • 1 大文襄公虾滑滑 2024-03-16 12:18:07 湖北

    没什么大的译介意义,都是很基础的东西。出版社对此书的吹捧也未免太高,而书名从“china:a short history”到“中国史”,个中信息差我只能呃呃了。译注也真是不容易,不断纠错,好像在和已安息多年的拉铁摩尔打架。但有几个读者会把这科普小册子的内容当真呢?看到作者谈国人十分“民主”的时候,我似乎释怀了,想到罗素曾赞美西湖车夫的幸福感。但拉铁摩尔夫妇毕竟是有名的汉学家,鄙人的求知欲还没彻底与看乐子的心和解——但当我看到《红楼梦》甜蜜浪漫,出自满族人之手的时候,那求知欲终于在憋笑的过程中憋死了👍👍👍

  • 1 Hansen 2024-02-26 10:11:52 河南

    原版是1947年出版的。里面的内容浅显并且很多地方和历史不符,这是本写给美国读者的初级读物。 上海人民出版社不知道为什么出版这样的书?有什么意义。如果是纪念Lattimore, 也不需要通过出版过时的浅显的历史书来误导读者。 另外这本书改名成中国地理知识和中国近代史更贴切。

  • 0 GrootJiang 2023-12-23 22:52:51 北京

    总体而言乏善可陈。与其说是一部中国史,不如说是一部关于“当时”中国的历史观察,大概可能是我抽丝剥茧的能力并不那么强,所以总没感受到作者的穿透力。但似乎这对一个上世纪前半叶写就的作品太苛刻的。总之,可堪一读,但历史方法的发展本身并没有给予此书太强的现实意义。

  • 0 盛文强 2023-12-25 04:55:48 山东

    “将历史看作一份令人困惑的目录,上面记载着某人杀了某人,某人生了某人,某人接替了某人。”

  • 2 BJMYAO 2024-02-17 01:57:57 广东

    没必要翻译这部著作,就是一部很浅薄、毫无分析的“表面文章”。成书也有几十年了,没有什么价值。拉铁摩尔自己的观点也很少涉及。总体就是不用读这本书。

  • 0 一粒紅糖 2024-01-02 22:39:50 广西

    对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描述与分析非常简略,不过有一些观点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 0 Nelly.L 2024-01-07 23:57:25 上海

    本书最值得读的部分是“近代中国”和“近代世界中的中国”这两个部分,回到现代中国命运尚未尘埃落定的时代,从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来看中国的走向,很有意思。

  • 0 タンポポ 2024-02-05 06:54:26 美国

    I have English version, China: a short history. It’s really a concise flash course text. Suitable for junior school teenagers.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