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薄薄的一本书,内页是铜版纸,这本书德语首版是1963年,买了几本八十年代的idea,也是铜版纸,那种时代感,扑面而来。偶尔有点亮眼,就自己开玩笑说是尘封的知识照到我了! 这本书很薄,也很受用!
是我不懂了🙂
对程序的理解和对设计逻辑性的梳理,让人叹为观止
60年代的书大受震撼,用音阶排列的方式去解释绘画中的元素。只是翻译不太好,而且铜版纸太晃眼睛了,不好。
内容好是好,但铜版纸印刷太影响阅读了
听完郦老师讲座再读,乍一看生涩的内容变得清晰起来。理解这本书需要门槛,但只要大致意会其中原理,便建立起了理解设计、创造设计的大局观。不敢相信这是60年前的设计理论,读完翻到最后的彩页,一切恍然大悟。
多维度的组合生成;字体的变体设计;标识的适应性应用;生成式艺术的讲解。旧时代的新声,放在今天读上去像些科普性的描述。
会反复读的工具书
这本书的纸张选择真的很想吐槽orz,反光太严重了。内容依旧是经典的,需要反复阅读来加深理解。
打开色彩部分内容,面对大面积的打格矩形,好像回到了数学课堂
> 卡尔·格斯特纳:设计程序
3 有用 re cheshi 2023-12-11 18:17:13 上海
薄薄的一本书,内页是铜版纸,这本书德语首版是1963年,买了几本八十年代的idea,也是铜版纸,那种时代感,扑面而来。偶尔有点亮眼,就自己开玩笑说是尘封的知识照到我了! 这本书很薄,也很受用!
1 有用 兰 2024-01-02 00:29:56 浙江
是我不懂了🙂
0 有用 刘、橙几🍊 2025-03-18 22:46:59 上海
对程序的理解和对设计逻辑性的梳理,让人叹为观止
0 有用 理智荔枝木 2025-03-06 17:16:36 北京
60年代的书大受震撼,用音阶排列的方式去解释绘画中的元素。只是翻译不太好,而且铜版纸太晃眼睛了,不好。
0 有用 郑常仁 2025-02-10 14:07:12 江苏
内容好是好,但铜版纸印刷太影响阅读了
0 有用 鴨仔迷思 2024-06-02 16:45:59 广东
听完郦老师讲座再读,乍一看生涩的内容变得清晰起来。理解这本书需要门槛,但只要大致意会其中原理,便建立起了理解设计、创造设计的大局观。不敢相信这是60年前的设计理论,读完翻到最后的彩页,一切恍然大悟。
0 有用 十字鹿口 2024-07-02 03:55:22 广东
多维度的组合生成;字体的变体设计;标识的适应性应用;生成式艺术的讲解。旧时代的新声,放在今天读上去像些科普性的描述。
0 有用 咕咕 2024-10-12 13:15:18 北京
会反复读的工具书
0 有用 牧上研 2024-08-11 15:37:07 日本
这本书的纸张选择真的很想吐槽orz,反光太严重了。内容依旧是经典的,需要反复阅读来加深理解。
0 有用 不困- 2024-08-30 09:38:53 福建
打开色彩部分内容,面对大面积的打格矩形,好像回到了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