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学稗存目(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相关) (一笑阁主人)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 2024新书目录 (如峻峰)
- 书单|有意思 (初晓)
- 中国史与汉学研究 (安迪合罕大皇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9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七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走马醉千钟 2025-01-05 22:42:12 重庆
很常见的科普之作,没有太多的深入论述,而是广泛地讲述七夕相关的内容,且应用了大量篇幅的诗词曲赋,作者的评析反倒没有太多,同时该版本编辑的谬误太多,如错别字,前言不搭后语的地方。
0 有用 定先 2025-05-04 21:38:13 广东
从时间的纵轴介绍七夕的起源和节日习俗的流变,从空间的横轴介绍特殊风俗物件的来历,但对于三四章摩睺罗以及拜魁星习俗的考释,个人觉得还需要更多的文献记载来说明。
0 有用 小七 2025-07-08 10:36:24 河北
“七夕乞巧节,滥觞于上古,确立于汉末,酝酿于魏晋,定型于盛唐,到了宋代,来自遥远波斯的异域之风,如同一个突如其来的变奏,使其从原来的清扬哀婉的清商曲,一变而为急管繁弦的胡旋舞,成为中国七夕节历史上最为华彩的一章。”(P316) “时下国人炒作七夕情人节概念,初衷是为了和西方的情人节抗衡,用心可谓良苦,不过,即使七夕节果真借着‘情人节’的摩登招牌梅开二度,那也是一个当代的发明,旧瓶子里装新酒,其底蕴... “七夕乞巧节,滥觞于上古,确立于汉末,酝酿于魏晋,定型于盛唐,到了宋代,来自遥远波斯的异域之风,如同一个突如其来的变奏,使其从原来的清扬哀婉的清商曲,一变而为急管繁弦的胡旋舞,成为中国七夕节历史上最为华彩的一章。”(P316) “时下国人炒作七夕情人节概念,初衷是为了和西方的情人节抗衡,用心可谓良苦,不过,即使七夕节果真借着‘情人节’的摩登招牌梅开二度,那也是一个当代的发明,旧瓶子里装新酒,其底蕴不再是盈盈一水、白首相守的古典爱情,而是另一个需要重新从头说起的欲望都市故事了。”(P318) (展开)
0 有用 小八 2024-09-16 23:04:46 河南
挺有意思
2 有用 刘摇铃ing 2025-03-07 23:46:12 天津
风物长宜放眼量,此书虽写七夕,却并非只有七夕的鹊桥相会。从天文谈起神话传说背后的历法、物候、天官系统,辅以科学考证和文学引用,再到各地的民间民俗,地大物博的好处就是永远能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说法和寄托,清代文人七夕拜魁星以求仕途平步青云,魁星形象面容凶煞“独占鳌头”,拜的实为西亚舶来品“天狼星”而非北斗首四星“斗魁”。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星象在显现将近的气候时,人们是否会无能为力地叹息,然后索性放浪... 风物长宜放眼量,此书虽写七夕,却并非只有七夕的鹊桥相会。从天文谈起神话传说背后的历法、物候、天官系统,辅以科学考证和文学引用,再到各地的民间民俗,地大物博的好处就是永远能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说法和寄托,清代文人七夕拜魁星以求仕途平步青云,魁星形象面容凶煞“独占鳌头”,拜的实为西亚舶来品“天狼星”而非北斗首四星“斗魁”。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星象在显现将近的气候时,人们是否会无能为力地叹息,然后索性放浪形骸。最后生死一搏总是少有的英雄主义,更多是顺应时局,赴死或负重。有普通人家旧时风俗的延续,也承载了高堂之上、落魄文人的故国忧思。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