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熟有道 短评

热门 最新
  • 12 danyboy 2024-01-24 23:06:48 北京

    一本普洱茶的民族志,聚焦近二三十年普洱茶如何声名鹊起,在本地风俗、民族传统、资本对象、旅游资源、个人体验等诸多方面的表现,很有趣,如果你爱喝普洱茶,理应会喜欢这本比其他真真假假历史和玄妙体验的书更真实的作品。但我对普洱兴趣不大,我喜欢绿茶。这本书给我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我们确实需要理清90年代以来港台输入的“伪传统”,但也应记住这些“伪传统”的背后有断裂的“真传统”;而所谓“真传统”也不过是两三百年历史而已,抛开可以无限溯源的“理论上”,塑造我们当下和所谓“传统”的许多习惯风俗,大都超不过两三百年。

  • 10 浊克斯 2023-12-05 16:19:31 上海

    校样出了十稿,你猜作者改了多少遍?所以它其实是薄荷中文原创的第一本书

  • 8 2024-01-18 02:22:34 云南

    稍低于预期。核心信息只看导言和章末小结也够。科普、地域民族文化志和田野调查的杂糅。什么都有,不大深入。第一部分略掉书袋,感受到作者的努力,信息量尚可。理解作者想把普洱茶的地域性和整个茶文化甚至更宏观的中国文化勾连在一起。和谁住进了养老院那本问题类似,论述从中间开始频繁出现诸如中庸之道等高度泛化的文化叙述,显得调研不够深入。不过还是有不少部分引人思考,譬如就像品牌叙事,文化可在多方影响下不断被形塑和演变,因而想到奉行饮食原教旨主义值得商榷甚至可笑。一些个体故事和上世纪某特殊时期对茶产业的影响很有意思。本意也许是想尽可能全面、客观地阐述普洱茶的文化起源和构建过程,但看完觉得看了学术版的舌尖上的中国,还有不少祛魅和挤干水分的空间。最后,无论普洱茶有多少光环,非常想去易武仰望下高大的古茶树

  • 3 MMM 2024-01-27 11:12:36 北京

    类似于霍布斯鲍姆所言“传统的发明”,普洱的正宗性是改革开放后台湾和珠三角茶客茶商们到云南“寻根”后被建构出来的。普洱的江湖往事写的流畅精彩,看的时候忍不住翻出一包过期的茶叶泡上。当然作为只想看故事的纯外行,每章总结时和理论的连接,让人略感在“生熟之间”。

  • 1 豆友YGcErmySX8 2024-01-21 19:21:52 辽宁

    对于喜欢喝普洱茶的茶者不建议购买

  • 1 恭澍 2024-05-01 13:27:13 四川

    引入“江湖”的概念作为全书的思想主题和叙事框架,用于描述普洱茶世界之热闹而又纷繁复杂的局势,讲述了普洱茶在21世纪被不同人群建构、同时也被解构的现象。虽然引入了不少西方概念和理论,但总感觉隔靴搔痒,建议作者可以多看看王笛关于茶馆的著作,或许在叙述上还可以更进一步。

  • 1 Hecate_ 2024-05-18 17:45:56 北京

    ?(不禁对人类学博士论文需要做出什么水平的理论贡献打出了一个问号)

  • 12 fateface 2023-12-08 21:24:16 北京

    给个五星好评。真的很久没有读得这么顺溜的书了。娓娓道来的感觉,不仅有现场感,还有历史感,有几处让我非常震撼的地方。一开始我觉得英文名raw and cooked很奇怪,读完以后就意识到作者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隐喻。不想剧透太多,就像茶一样,每个人都能品出不同的味道来。

  • 0 可可豆 2024-03-09 14:51:21 辽宁

    整本书看下来很是有趣,结构布局和过渡都很自然,自己被带着一步步去了解普洱茶被建构的过程。作者搜集的视角和故事,从生产、销售到消费,也都尽可能兼顾全面性,就是有些和理论衔接的部分略显生硬。看过后想知道中国的其他茶叶派别在建制过程中是否也发生了一样的事情,还是普洱茶在90年代开始兴起的过程造成了它的特殊。

  • 0 xxtmz_saint 2024-03-09 17:03:01 湖南

    值得慢慢品读。

  • 0 chrisminte 2024-01-05 15:50:29 北京

    意兴遄飞,不忍释卷。不知道有没有专门整理茶饼内飞的著作。民国时勐海vs易武和汉口俄国茶厂vs晋商茶厂有点可比性。

  • 0 鼠头 2024-03-12 22:53:14 广东

    对于不了解普洱茶的外国人可能很有吸引力,我觉得比较有趣的部分应该是作者对于易武制茶商家的观察和自身调研的内容,其他很多评述比较中庸,有点冗余。对普洱茶有兴趣的人可以一读。

  • 0 红布 2024-03-12 23:31:57 浙江

    学到了不少普洱茶的知识。原来普洱热,甚至普洱茶的叫法也不过这一二十年间的事情。原来云南人自己不喝普洱(起码不是我们一般喝的熟普),原来普洱这地方原来不叫普洱(一直以为是现有的地名,然后把这地方产的茶叫普洱)

  • 0 新晴野望 2024-03-17 13:37:14 湖北

    读后对普洱茶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 0 双龙包 2024-02-22 21:36:10 广东

    探寻普洱是怎么变成理财产品的

  • 1 喂你排骨藕汤 2024-02-22 22:40:30 北京

    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当普洱茶普及知识可以看看

  • 0 停不到船的灯塔 2024-02-17 03:34:42 广东

    顺畅有趣,但感觉还是有点不够深入。一开始我认为书中高中老师的体悟,难道不会比作者更深吗,作者如果自己炒茶亏了几万块都能让我更信服她的资历见闻。读到文末时,作者也说出她曾亲手制茶,才发觉作者其实仍太过隐身了。在劳作/手工艺、味觉这些和身体密切相关的话题,作者本应更站出来,作些自我民族志之类的。另外,虽说本书是根据英文博论改写,但丝毫没有欧化中文的表述,值得称赞。

  • 0 榴莲妹 2024-02-19 23:21:25 北京

    资料翔实,文章流畅。让我这个外人对普洱茶、云南地理有了更多的了解。

  • 0 二手月季 2024-02-18 19:34:36 北京

    喜欢的一点是没有故弄玄虚,体验感讲的很实在。但是写到中途确实是把自己的视角写丢了。

  • 0 烟斗客甲 2024-02-19 13:38:45 上海

    作者张静红以普洱茶研究为主题的博士,思考普洱茶的方式而不是普洱茶知识谱系,在江湖框架下用民族志逻辑表达个人思想;本书基础是2006-2011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英文博士论文,2014年出版,本书以中文重写增加了新的资料,追随普洱茶从生产到贸易到消费的社会文化生命史,提供田野点的个案调查;易武乡村的普洱茶是黄绿色的好喝,生茶寒性,红而黑是熟茶温性;大树叶子的大树茶和灌木茶园的台地茶之分,大树茶的价格后来一路飙升;2007年是特殊年份普洱茶涨到巅峰之后回不去了,从普通土特产走向时尚消费品;云南茶三地:西双版纳、思茅和临沧;没有叫普洱的树种,因为普洱是茶叶集中地得名;由生转熟由自然转为文化,食物还有宗教性和文化性和性别性,大贯美惠子提出米是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言,与中国对茶的文化相仿佛,茶不仅是家居必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