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备受期待的华语重磅新书,电影人陈冲非虚构长篇作品
——从上海童年的老房子到旧金山的家;从少女时代“小花”剧组到《末代皇帝》《太阳照常升起》的银幕背后;从祖辈的往事到父母、哥哥三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猫鱼》是当代不可多得的回忆录,是知识人的心灵史,电影艺术家的传记,也是一部当代女性的成长之书、勇气之书。
★金宇澄、罗新、姜文、许知远诚意推荐
——“《猫鱼》是高水准的自传体散文集,既是个体生命史,又是时代大记录,一字一句,真气充盈。”(罗新)
“陈冲建立的纸上王国,细腻、自由、直率,她的人与事,尤其几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填补了文学上海的叙事空白。”(金宇澄)
“《猫鱼》是陈冲珍贵的个人记忆,写得鲜活、深邃。她毫不畏惧地邀请你踏入其中,经历她的人生……这种勇气,不是谁都有。”(姜文)
★人的生命就像猫鱼,始终卑微、弱小,却坚韧地活着。在日常之中,期待奇...
★备受期待的华语重磅新书,电影人陈冲非虚构长篇作品
——从上海童年的老房子到旧金山的家;从少女时代“小花”剧组到《末代皇帝》《太阳照常升起》的银幕背后;从祖辈的往事到父母、哥哥三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猫鱼》是当代不可多得的回忆录,是知识人的心灵史,电影艺术家的传记,也是一部当代女性的成长之书、勇气之书。
★金宇澄、罗新、姜文、许知远诚意推荐
——“《猫鱼》是高水准的自传体散文集,既是个体生命史,又是时代大记录,一字一句,真气充盈。”(罗新)
“陈冲建立的纸上王国,细腻、自由、直率,她的人与事,尤其几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填补了文学上海的叙事空白。”(金宇澄)
“《猫鱼》是陈冲珍贵的个人记忆,写得鲜活、深邃。她毫不畏惧地邀请你踏入其中,经历她的人生……这种勇气,不是谁都有。”(姜文)
★人的生命就像猫鱼,始终卑微、弱小,却坚韧地活着。在日常之中,期待奇迹发生
——“‘猫鱼’是当年的上海话,菜场出售一种实该漏网的小鱼,用以喂猫,沪语发音‘毛鱼’。随着以后猫粮的出现,它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上海之冬,一只“猫鱼”死而复生,成了我和哥哥童年唯一的奇迹。“猫鱼”是生命里转瞬即逝的灵感,是人的本性里被遗忘或隐藏的真相,是日常生活中体验的每一个奇迹。
★《收获》文学榜长篇非虚构获奖作品
——“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文学意义上独特又深沉的陈冲,她以克制内敛的笔法向着家族历史征进,踏进如烟的家族往事又不沉溺其中,通过众多日常的生活细节完成了对家人形象的刻写和赋形,从而与历史生活达成了深沉又动人的联系,作品呈现出的沉郁悲悯让人为之动容。”
《猫鱼》是电影人陈冲的长篇非虚构作品。祖辈与母亲的故事、平江路老房子的岁月,“小花”摄制组大篷车的日子,独自踏上异国留学之旅,每一部电影不为人知的幕后,生命中的爱与痛楚、挣扎,经由作者的回望,跃然纸上。写家族故事,是独特的上海叙事、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从《小花》到《末代皇帝》《意》《太阳照常升起》等等的银幕前后,是电影艺术家的传记;从上海童年到异国打拼,一段段人生旅程,是女性兼具激情与柔情的私语。
猫鱼的创作者
· · · · · ·
-
陈冲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冲,1961年生于上海。演员、电影导演、作家。主演电影《小花》《末代皇帝》《红玫瑰白玫瑰》《误杀》等,执导电影《英格力士》《世间有她》等。
目录 · · · · · ·
xiii 是笑容,不是笑声 / 姜文
xv 前 记
001 平江路的老房子
015 你看过《金瓶梅》吗?
031 “一号人物”
· · · · · · (更多)
xiii 是笑容,不是笑声 / 姜文
xv 前 记
001 平江路的老房子
015 你看过《金瓶梅》吗?
031 “一号人物”
055 快乐的大篷车
070 从前的人
106 没有女人会因此丧命
130 我怎样才能理解他
151 消失在童年丛林中的皮球
170 悲伤是黑镜中的美
202 无法实现的梦想
236 被遗忘的爱之夜
257 一点心
276 靠月光寻路
302 就像雨中的眼泪
325 回不了家的人
350 唯一不朽的只有此刻
370 幻想博物馆
396 海市蜃楼般的归属之地
425 停留在荒芜和黑暗的地方
457 将美丽带回人间
484 几粒金色的麦穗
517 我们将死于梦醒
539 猫鱼
565 孤独和欲望的颜色
589 大气层河流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不知道如何来安慰您。张老师最后自己拉空了宿便,加起来一公斤多,她是自己做好了准备的。我们帮她把嘴巴里的痰吸干净,身上皮肤破损的地方也都愈合了,人走的时候很干净。” 我向主治医生道谢,也向她道歉,请她理解和原凉父亲。 父亲在华山医院当过很多年的院长,也是一名业界威望极高的医生,他一辈子都是看到问题就去解决,无法接受母亲的病没得救了。他每晚在家里奋力查阅全世界最先进的治疗方法,摘选后印出来,第二天一大沓一大沓地送给医院的领导和医师们,大声教育他们去好好学习,救治母亲。父亲不善于表达悲伤,看到亲人在死亡线上挣扎,他唯一能表达的情绪是向整个宇宙举起愤怒的拳头。 主治医生回信说:“没有任何需要原凉的,陈院长对张老师感情深厚,我们理解的。” 我从隔离酒店回到家时,父亲跟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看文献写书。书桌另一端,母亲的《药理学和治疗学手册》(Goodman&Gilman)仍然打开着,但她不会再日复一日坐在父亲对面,反复阅读同一页书,反复把重点写在笔记本上。 父亲耳聋,没有听到我进门的声音。我走到他身后,站了一会儿,然后拍他的肩膀叫了一声爸爸。他看到我,慢慢起身打开橱门,递给我一张他放大了打印出来的照片。他和哥哥坐在已故的母亲病床两边,照片底部写着:“我和川儿跟阿中告别”。我感觉他是在无声地谴责我的缺席。 接到病危通知时哥哥跟我说,妈妈等不到你隔离三周后出来了。那之后母亲在生不如死的折磨中坚持了一个礼拜,也许她在等我,这个想法让我悲痛欲绝。 我能看见死神穿着黑色斗篷的身影,坐在母亲的床边,我也好想去坐在她的床边,拉住她的手。此生第一个爱我的,也是我第一个爱的人在水深火热中受难,我却没有在她身边。人怎么可能从这样的遗憾中走出来? 父亲指着母亲的骨灰盒说,这个就留在我这里,等我死了,一起撒到大海去。他的声音沙哑疲惫,...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70 悲伤是黑镜中的美 -
记得十年前一天夜晚,我与N去一家舞厅。那是我们在几乎彻底破裂的时候又重修旧好。他喝多了,只好由我开车回家。夜深人静,只有黄黄的路灯照着一排排红瓦小洋房。突然间,一只孔雀出现在街中心,沉着地散着步。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晴,转身轻轻叫N的名字。可惜他睡得太熟,我叫不醒他。就在这个时候,那只孔雀停住了。它在一家开满玫瑰的花园前站了片刻,便从容地打开了它所有的尾羽。我惊愕地看着路灯下这只开屏的孔雀,不知所措。不知过了多久,它不见了一像一个永不复得的机会从我们的生命里消失了。 第二天早餐时,我们正式谈到离婚。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236 被遗忘的爱之夜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猫鱼"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猫鱼"的人也喜欢 · · · · · ·
猫鱼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1 条 )





论坛 · · · · · ·
幻想一个好心人送我一本 | 来自西游记者 | 19 回应 | 2025-05-16 23:09:04 |
读后感 | 来自ssn的碎碎念 | 2025-05-10 10:06:17 | |
粉饰太平的一本书,没有直面生命中真正的自己。那... | 来自Robert | 12 回应 | 2025-05-07 15:13:14 |
求答 | 这么热爱生活的人,为什么会离去这个世界。 | 来自小明同学吖 | 2025-05-01 22:27:53 | |
这能9.1分? | 来自兰彻 | 6 回应 | 2025-04-25 23:21:13 |
> 浏览更多话题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对女人有用】(读书篇) (米姐起飞)
- 豆瓣五星图书【散文/随笔/杂文】 (爱玛·包法利)
- 【维城乱马照相馆&胶片俱乐部】电影藏书 (维城乱马)
- 无故乱翻书 (苏静之)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猫鱼的评论:
feed: rss 2.0
34 有用 把噗 2024-07-09 12:12:41 北京
没想到,陈冲竟然写了一部自己的《追忆似水年华》,亦是半部《巨流河》。极度感性的文字勾连起过往的画面、声音、气味……一位擅长于“非意愿记忆”的演员。每天读几篇,特别享受,完全沉浸在家族人物的命运和情感纠结中。一个人的一生有这样一部作品也就够了吧。
39 有用 王不了 2024-07-20 11:37:56 广东
跟小说、诗歌不同,每个人能写的散文是有限的。当然,这里指的是集中呈现写作者肉身与经验的非虚构的散文。写作者像采集松脂一样地采集自身分泌的情绪与经验,它们如此粘稠,只能缓慢地从树皮的罅隙或伤口流出。这是陈冲奉献给世界的不溶于水的松脂。姜文说得好,陈冲的文字,「不是练出来的,不是苦出来的,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天生丽质那种」。与其惊讶于陈冲的坦诚,不如感谢她的慷慨。
191 有用 陆漫琪 2024-07-24 16:11:00 北京
说文笔优美的是没读过书吗?最多算得上文笔朴实,通俗流畅,跟优美不沾边吧?要说优美,书里引用的她哥哥的文章才叫优美。她哥哥才是正统的文艺青年,真正有文笔。但其实,客观来说,文笔可以算好。好文笔未必需要优美,好文笔需要的是合适。前面年轻的时候,写自己的臭袜子在梦中情人唐国强面前丢了脸很有意思。不过,9分以上还是太高了。多少名著都达不到9分啊。更别说收养双胞胎的事还避而不谈。
84 有用 周萌龙 2024-08-05 19:10:16 上海
看到她写抗战时期姥姥为了把女儿从上海带到重庆大后方,不得不和各色男人睡觉换取通行。为她敢于揭露此事感到惊愕,尤其是在她只字不提自己曾领养并弃养了一对中国女童的经过对照下。在对待亡故长辈的经历赤诚到如此程度之前,希望作者先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保持诚实与坦荡。
57 有用 衍 2024-07-23 22:08:58 江苏
有真诚的一面,也有造作的一面;有彰显的优越感,也有潜藏的小心翼翼。如同《太阳》里的喘息,优雅躁动,紧紧包裹又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