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心 短评

热门 最新
  • 33 兔九彁 2024-05-28 08:57:14 浙江

    没有地图,一幅地图都没有,看得人糊里糊涂。出版社把作者的地图删掉了,国王关系树也删掉了,中信真恶心,恶心死了。

  • 15 悼玉轩主人 2024-03-17 15:32:17 广东

    绝对是集大成的一部巨著,真正做到了扫除笼罩在“神圣罗马帝国”头上的层层迷雾,细致地还原了这个延续千年的帝国的真相,信息量太大,值得反复细读,建议和同一作者的《神圣罗马帝国:1495-1806》一起读。

  • 10 海上心史 2024-03-13 11:06:51 上海

    终于读完了,阅读体验极佳,真的是可以作为案头书来使用。作者尝试采取的视角虽然仍然以传统政治史的脉络为主,但对于相关问题的分析的确颇为不同。对于19世纪以来关于神罗帝国历史地位解读,虽然仍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的确要从更多的方面深入探索神罗帝国在中古时期的统治秩序建构问题。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帝国转移和教会普世主义密切相关,而若隐若现的民族主义或者也更呈现出不同的样貌。翻译得极为通顺流畅,女王辛苦啦!

  • 18 扭腰客 2024-02-19 13:55:10 上海

    精彩绝伦,原书固然骨架强健,血肉丰满,但本书翻译要居一大功,能够看得出译者对罗马帝国史、中世纪史、西方近现代史的来龙去脉烂熟于心,否则不会给出如此翔实、完备、准确且好玩的译注

  • 3 G.W.F.Hegel 2024-06-11 19:23:16 陕西

    除了把原本有的图删掉了之外,其他都还好

  • 4 王小差🐺 2024-04-20 15:12:16 北京

    这本书的阅读,如同一场马拉松。关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千年史(从800年到1806年),不同于以往的通史类作品,作者并没有把王朝世系按照政治史的习惯从前到后理顺一遍(这些只是全书的附录),而是从理念、归属、治理、社会四个方面去阐释“何为帝国”。可以把第一章看作是总纲,后续章节的内容都会回扣到第一章。“帝国”并无直接的继承者,这也导致帝国的形象被扭曲、被误解,抹黑主要来自与帝国自称同源的法兰西和德意志内部以新教为主的普鲁士。帝国发展的三大阶段:①奥托王朝追求各方共识到萨利安王朝的命令式管理;②斯陶芬王朝通过特许状推动君主和封臣之间封建关系的发展;③卢森堡王朝以王朝世袭领地对国家进行治理。比较有趣的一点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比,几乎没有重叠之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以罗马正统自居千年之久。

  • 1 Pinkler 2024-06-16 18:19:15 河南

    读完了,我太难过了。在最后一章忍不住流泪,随后在沉默里又跟着年表走了一遍历史,像走马灯,不忍细读。不要再让遗迹承担它们不能承担的东西了,这是多么残忍的物是人非。若他们已死,就让他们归于尘土,让那些面目全非的神话安息吧。

  • 4 鱼的九思 2024-02-22 08:55:00 北京

    巨著,迄今为止读过的最系统的神圣罗马帝国史,跨度千年,值得入史的材料浩如烟海,这书好在没有编年,而是多角度从不同侧面分析,即使如此,也难免让人迷失在那些纠缠不清的家族谱系中。

  • 1 诺氏门徒 2024-03-29 15:13:34 江苏

    非线性叙述神罗历史,内容丰盈、包罗万象。

  • 0 海边的阿弗莱克 2024-02-29 22:12:00 广东

    考据翔实可靠,弥补了一段历史空缺。

  • 5 死透气了 2024-02-06 16:44:54 湖北

    期待已久的书!可以说是精彩绝伦了。不是以时间为轴,因此故事性稍弱,而是从多个面向入手。激动人心。

  • 4 楼上有鬼👻 2024-02-12 14:10:27 吉林

    大部头,学术性很强

  • 7 LTX 2024-02-13 11:23:54 上海

    2024已读04。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师之作,一部有关神圣罗马帝国的百科全书。威尔逊采用社会科学的分析视角,详细阐述了帝国的政教格局、对外关系、治理模式、身份认同、民族构成、领土变更、司法体制和后世记忆,且能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体现出非凡的史料驾驭能力。若要理解中世纪及近代欧洲的社会、政治、文化演变,此书不可不读。不仅如此,书中对于国家主权、民族认同和市民社会的源流梳理,有力回击了国际关系学科的简化叙事,展现出历史事实的高度复杂性。

  • 0 渊渟岳立 2024-05-02 15:15:44 浙江

    令人感到“漫长”的阅读体验,若非图书馆还书期限,恐怕难以卒读,主要是作者以专题方式深入分析神罗之方方面面,若对神圣罗马帝国史实没有初步了解,常常感到不知所云,译者水平很高,流畅简明。作者主要是揭示帝国政治体形成了以协商和妥协为手段达成共识的政治文化,有别于近代式中央集权制度,帝国治理的一大特征在于“制度发展的驱动力来自建立和维持共识的需求,而非中央直接统治边缘区域和地方的意图”,这主要是源于其去中心化的、分散的权力体系,进而创造出多重的、更地方化的决策舞台,“通过商议确立的合法性”来达成共识,共识成为一个更加开放、持续的有关各方之间不断商讨的过程。这种与“绝对主义原则”背道而驰的治理原则或许正是神罗对未来最具借鉴意义的部分。

  • 0 研究人类所長 2024-03-29 16:51:51 北京

    说实话不适合普通读者。超大部头,学术味浓,若非对神罗有浓厚兴趣的历史爱好者或学术人士,可能读不下去。

  • 0 Douglas Skoog 2024-05-05 20:38:12 北京

    杰作。并非神罗通史,而是神罗专题史,并且一本就囊括了政治、民族、疆域、外交、认同等专题。抛弃伏尔泰三连,站在更客观的角度观看神罗。神罗乃是时人不以为异,但偏偏就因为各种阴差阳错(从权力结构到疆域到宗教发展到族群认同莫不如此),偏离了后世政治发展路径,而沦为诟病与偏见重灾区。

  • 0 无明 2024-06-14 01:04:16 上海

    又刷分。。。没图

  • 2 豆蔻年轮 2024-02-20 16:54:01 上海

    国内唯一一部详细解读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史诗著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饕餮大作,五星好评!值得一读!👍

  • 0 匡匡kenken 2024-05-24 15:54:10 北京

    本书用一种很特别的方法,通过一些特定的方面分别讲述了帝国的历史,所以相对琐碎,而且一些重要事件都是一笔带过,适合对帝国历史比较熟悉的人去读

  • 0 思想特区 2024-05-31 23:04:57 内蒙古

    读过彼得·威尔逊的《三十年战争史》,惊叹于他梳理历史脉络的能力,而这一次,面对神圣罗马帝国一千年的超长时间跨度,他依然没让我失望。伏尔泰“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的名句,恰恰是威尔逊分析的起点。读完这八百页的巨著,我的一个感受就是:宗教精神的超越性,对法治的尊重,政治上的妥协,以及对于多元社会的宽容,这些元素,可能也正是支撑现代欧洲核心资源。宗教祛魅、罗马已逝、帝国不在,然而欧洲今日的不同,依然可以在他们的传统中找得到答案。谢谢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