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当代中国大陆的儒学复兴已经从初期的学术活动逐渐发展为一场较成规模的复兴运动。本书试图运用普遍与特殊的框架,系统地介绍、分析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儒学复兴运动中当代大陆儒家群体的基本立场及其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鉴于这一主题所涵盖的时间广度和内在复杂性,研究并非按照时间顺序对该时期所有的思想发展线索进行罗列,也并非完全以概述的形式来介绍当前思想运动中的发展,而是采用案例分析、文本阐释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主要关注三个较具代表性的个案:
(1)陈来先生《仁学本体论》的形上学构建及其对普世价值的看法;
(2)郭齐勇先生等人关于“亲亲相隐”等儒家所谓“特殊伦理”的辩论与全球伦理构建问题;
(3)第二代 “大陆新儒家”中出现的“回到康有为”的新主张和趋势。
这三个案例分别对应儒学在当代复兴的三个主要面向——儒家形而上学、儒家伦理学和儒家政治理论。这些案例的选择考虑到了儒家的两个主要分支:宋明理学和两汉经学。在英语学界以往的研究中,前者被广泛讨论,而后者则较少被关注。
在全球化背景下,儒学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国际对话和文明交流的桥梁。该书对当代中国儒学复兴中的主要思想发展进行梳理,并基于此展开对人类文明新一期的主导形态的思考。一方面,通过分析当代儒家在诸多面向(形上学、儒家伦理、政治哲学等)为儒学复兴所作出的努力,挖掘儒家思想在全球多元文明时代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发展的可能性和潜力;另一方面,通过呈现思想发展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以期纠正或消除目前西方学界存在的一些误解和偏见,促进客观学术研究,也让更多西方学者了解到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儒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为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和研究提供文献基础。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