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兵马俑是大秦帝国实力与气度的象征,兵马俑的背后是无数个鲜活的个体在时代中生活过的证明,他们似秦帝国的一个个细胞,成为大秦帝国最鲜活的注解。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和秦咸阳城遗址发掘领队许卫红,30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寻亲迹”、研究秦史,在本书中,她为我们呈现了兵马俑考古发掘现场诸多细微的发现,它们合力再现了秦代社会的鲜活图景:沿着秦俑家族开枝散叶的脉络,能看到秦人怎样的创新和传承、现实与期望?“物勒工名”制度日臻完善,用“接骨膏”修修补补的兵马俑,代表着秦人的务实还是监管部门的妥协?秦代本土怎样发达的漆器工艺技术支撑着匠人们制造出如此鲜活的彩色兵马俑?修建秦陵的究竟是哪三种人,他们的后勤保障是如何做到的?……
而跟随作者探索秦朝鲜活过往的步伐,我们也可以看到更多文物遗址背后秦朝的实相:强弩中的“绝绝子”反映了秦朝在军事方面对游牧民族怎样的追赶和超越?...
兵马俑是大秦帝国实力与气度的象征,兵马俑的背后是无数个鲜活的个体在时代中生活过的证明,他们似秦帝国的一个个细胞,成为大秦帝国最鲜活的注解。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和秦咸阳城遗址发掘领队许卫红,30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寻亲迹”、研究秦史,在本书中,她为我们呈现了兵马俑考古发掘现场诸多细微的发现,它们合力再现了秦代社会的鲜活图景:沿着秦俑家族开枝散叶的脉络,能看到秦人怎样的创新和传承、现实与期望?“物勒工名”制度日臻完善,用“接骨膏”修修补补的兵马俑,代表着秦人的务实还是监管部门的妥协?秦代本土怎样发达的漆器工艺技术支撑着匠人们制造出如此鲜活的彩色兵马俑?修建秦陵的究竟是哪三种人,他们的后勤保障是如何做到的?……
而跟随作者探索秦朝鲜活过往的步伐,我们也可以看到更多文物遗址背后秦朝的实相:强弩中的“绝绝子”反映了秦朝在军事方面对游牧民族怎样的追赶和超越?秦始皇“收天下之兵”到底是真是假,政策的实施是否有弹性?“暴秦”对战死的士卒有一套严格的发丧流程,是否可为我们解开一点点“秦国为何会统一天下”的疑惑?骊邑的发展壮大,为大秦帝国稳固全国统治做了哪些贡献……
这支沉睡了2200多年的地下军团,其千军万马的形象,气势宏大的军队阵容,无不彰显出秦王统御天下的威势和统御万世的雄心壮志。但武力征伐不代表秦文化,更不是中华文明,要真正看懂兵马俑,我们就不能局限于秦军所向披靡的军事传奇,而应该去多了解兵马俑及兵器所体现的包容性、多元性,这才是秦文化更真实的面貌。
1.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领队、秦都咸阳城大遗址项目考古领队许卫红,携手《中国考古大会》十佳选手、全国第一位中学小学博物馆专职教师申珅,倾力打造兵马俑坑考古现场挖掘手记,和“考古侦探”一起走进发掘现场,沉浸式破解被掩盖的秦朝历史真相。
2.呈现考古现场一手资料,结合近年秦汉考古重大发现,收录大量考古现场珍贵照片、珍贵文物照片和专业考古绘图,打破对秦始皇的历史滤镜,直面大秦王朝历史本真。
3.兵马俑是“会说话”的历史,是破解大秦历史的一把“密钥”,了解兵马俑及兵器所体现的包容性、多元性,读懂秦王朝为华夏文明种下的基因符号,找寻中华文明传承不衰的动力。
4.许宏、马伯庸、于赓哲倾力推荐!
5.100+幅精美插图,四色全彩印制,线装裸脊可平摊,凸显大秦帝国的气度与雅致。书附赠精美藏书票、考古现场手记折页和明信片。
作者简介 · · · · · ·
许卫红
女,1966年生,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曾参加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发掘20余年,担任一号坑第三次发掘领队,现任秦都咸阳城大遗址项目考古领队。
从事秦汉考古研究30余年,深刻体会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努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向大众普及考古成果。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考古公开课》等节目分享考古故事,并成为小红书、B站、抖音等平台知识博主,微博拥有近60万粉丝。
已出版作品:《说说秦俑那些事》《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与城》等。
申珅
女,1992年生,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第九届全国⼗佳“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传播者”,2021年《中国国宝大会》十佳选手。
从事青少年文博教育近10年,从全国第一位中小学博物馆专职教师,到文博教育自主创业者,再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科研工作者,近年来更以科普短视频、组织“薪火文博”...
许卫红
女,1966年生,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曾参加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发掘20余年,担任一号坑第三次发掘领队,现任秦都咸阳城大遗址项目考古领队。
从事秦汉考古研究30余年,深刻体会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努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向大众普及考古成果。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考古公开课》等节目分享考古故事,并成为小红书、B站、抖音等平台知识博主,微博拥有近60万粉丝。
已出版作品:《说说秦俑那些事》《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与城》等。
申珅
女,1992年生,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第九届全国⼗佳“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传播者”,2021年《中国国宝大会》十佳选手。
从事青少年文博教育近10年,从全国第一位中小学博物馆专职教师,到文博教育自主创业者,再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科研工作者,近年来更以科普短视频、组织“薪火文博”公益活动等新的方式,在薪火相传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已发表《浅说通俗性考古读物的写作》《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没有女俑》等文章,主笔编写《博物致智·博物馆课程理念与实践·实践篇》等作品。
目录 · · · · · ·
01·书写秦嬴政
02·兵马俑坑的考古岁月
03·烧成灰的麻绳与俑坑的盗扰
04·考古探案一波三折
05·创作灵感哪里来
第二章·兵马俑坑建筑问题
06·初问俑坑建筑质量
07·建筑“夯墙”闹乌龙
08·故作玄虚那点事
09·建筑结构的量身打造
10·修建秦陵的三种人
11·修陵人的后方基地
第三章·奇迹的诞生与重构
12·尘埃散尽遇见你
13·几枚秦人鞋印
14·陶俑塑造工具
15·寻找陶俑制作地
16·一根刷子毛
17·是妥协还是务实
18·他们来自五湖四海
19·模块化方式做陶俑
20·兵马俑在陵中属老几
21·还期本色似从前
22·漆工技艺秀
23·秦始皇不好色
第四章·兵器的神话
24·杀器寒光令人生畏
25·强弩中的绝绝子
26·兵器真是“真”的
27·这件铜戈有点怪
28·岁久遗戈金不销
29·弹性“收兵”
30·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第五章·从兵马俑发散开去
31·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32·让他们叶落归根
33·历史的接力棒
34·汉惠君的心爱物
35·华县东阳去“救火”
结语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古代凡出兵,程序一般有这么5个环节:祭祀、占卜、致师、献捷、饮至。出征之前先要禀告天地祖先,以求神灵保佑;接着要预测战争胜负,规划作战方案,选择最佳时机;还得战前动员,鼓舞士气,讲清出征的伟大意义;完事得统计战果,向上级报功,献出缴获的俘虏与物资;最后就是摆庆功宴,论功行赏,大家一起不醉不归。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02·兵马俑坑的考古岁月 -
秦的刑罚大体可分为13类:死刑、肉刑、徒刑、答刑、髡和耏刑、迁刑、赀刑、赎刑、废、谇、连坐、收、谪戍。这13种刑罚轻重不同,在同一刑罚内又按处死的方式、对肢体残害的部位、鞭答多少、刑期长短、迁徙远近和赀罚金钱数目等,分为不同的等级。各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甚至3种结合使用。总之,造成对方肉体上的疼痛乃至伤残对国家并无好处,实施劳动惩罚当然更实惠。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0·修建秦陵的三种人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寻秦迹"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寻秦迹"的人也喜欢 · · · · · ·
寻秦迹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6 条 )

用出土文物解答五花八门的秦之疑问
> 更多书评 7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购书单【1】 (波豆豆)
- 闲着没事读读书(二) (鹿小羽)
- 历史纪实 (星文图书)
- SP猪式会社员工读物(2023年版) (天蝎小猪)
- 书 (梦在远方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8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寻秦迹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Karneval 2024-01-31 22:29:10 上海
谢谢豆瓣鉴书团和星文图书的福利活动,有幸成为新书《寻秦迹》的第一批读者。个人很喜欢该书的印刷装帧风格,尤其是线装裸脊可平摊的装帧方式,可以完美呈现书中百余幅精美的考古现场及出土文物插图。随书还附赠了精心设计的藏书票(可折叠可撕开)、明信片(兵俑/马俑各一张)和寻迹探史现场手记。 本书以大众熟悉的兵马俑作为切入点,从不同维度让读者领略真实的大秦帝国。读完序言才发现原来二位作者是母女关系。或许是从小受... 谢谢豆瓣鉴书团和星文图书的福利活动,有幸成为新书《寻秦迹》的第一批读者。个人很喜欢该书的印刷装帧风格,尤其是线装裸脊可平摊的装帧方式,可以完美呈现书中百余幅精美的考古现场及出土文物插图。随书还附赠了精心设计的藏书票(可折叠可撕开)、明信片(兵俑/马俑各一张)和寻迹探史现场手记。 本书以大众熟悉的兵马俑作为切入点,从不同维度让读者领略真实的大秦帝国。读完序言才发现原来二位作者是母女关系。或许是从小受到父母同为考古从业者的耳闻目染,女儿也传承了文物考古事业并挖掘出擅长讲故事的天赋。 (展开)
0 有用 阿蓝™ 2024-01-05 16:52:31 北京
全面了解兵马俑坑的挖掘过程,重现当时的秦朝社会。
0 有用 校书郎公子熙 2024-04-21 22:31:04 河北
时兴段子和通俗语句的使用,成功地将本书从难以下咽的考古发掘报告转化成老少咸宜的考古普及读物。 本书图文并茂,以秦兵马俑为主角,介绍了兵马俑发掘中的故事与发现。随后进一步发散思维,探讨了秦朝制度的实施,比对了其他墓葬的新奇发现。最后,作者将视角落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延续,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本书最具看点之处莫过于作者依托考古发现,提出了一些颠覆大众认知的说法: 一、虽然“物勒工名”,但除了武器,兵马俑... 时兴段子和通俗语句的使用,成功地将本书从难以下咽的考古发掘报告转化成老少咸宜的考古普及读物。 本书图文并茂,以秦兵马俑为主角,介绍了兵马俑发掘中的故事与发现。随后进一步发散思维,探讨了秦朝制度的实施,比对了其他墓葬的新奇发现。最后,作者将视角落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延续,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本书最具看点之处莫过于作者依托考古发现,提出了一些颠覆大众认知的说法: 一、虽然“物勒工名”,但除了武器,兵马俑并非精品,处处透露出凑合与敷衍,主打一个随缘。 二、“暴秦”并非一无是处,“收天下之兵”不是全部回收,“落叶归根”全由官府负责。 作者也讲述了一些“圈外人”对考古事业的奇葩认识,如“熟土”是用锅炒熟的土、考古等同于盗墓等,令人啼笑皆非,说明加大考古文博知识的普及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
0 有用 kevin 2024-04-21 18:47:03 重庆
《寻秦迹》的书名和曾经看过的一部穿越电视剧《寻秦记》过于相似,还能回想起特种兵项少龙穿越到秦朝的故事片段。 “兵马俑是大秦帝国实力与气度的象征,兵马俑的背后是无数个鲜活的个体在时代中生活过的证明,他们似秦帝国的一个个细胞,成为大秦帝国最鲜活的注解。”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和秦咸阳城遗址发掘领队许卫红,30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寻亲迹”、研究秦史。在本书中,她为我们呈现了兵马俑考古发掘现场诸多细微... 《寻秦迹》的书名和曾经看过的一部穿越电视剧《寻秦记》过于相似,还能回想起特种兵项少龙穿越到秦朝的故事片段。 “兵马俑是大秦帝国实力与气度的象征,兵马俑的背后是无数个鲜活的个体在时代中生活过的证明,他们似秦帝国的一个个细胞,成为大秦帝国最鲜活的注解。”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和秦咸阳城遗址发掘领队许卫红,30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寻亲迹”、研究秦史。在本书中,她为我们呈现了兵马俑考古发掘现场诸多细微的发现,它们合力再现了秦代社会的鲜活图景,而跟随作者探索秦朝鲜活过往的步伐,我们也可以看到更多文物遗址背后秦朝的实相。” “武力征伐不代表秦文化,更不是中华文明,要真正看懂兵马俑,我们就不能局限于秦军所向披靡的军事传奇,而应该去多了解兵马俑及兵器所体现的包容性、多元性,这才是秦文化更真实的面貌。” (展开)
0 有用 云洛花开 2024-01-05 22:06:37 辽宁
全书分为五章,以兵马俑为引线,从不同的角度带领读者逐步了解大秦帝国的历史和文化。 从古到今,漫谈秦国的文化、制度、律法、祭祀,从遗迹到文物;现代考古的偶遇、挖掘、清理、研究,从书本到学术。 文字风趣幽默,一些俏皮话很接地气,仿佛是一个专业的讲解员,带领读者走遍大秦的角落。书中夹着大量文物图,遗址图,还有贴心的贴纸注释,更加直观。 适合对历史/考古感兴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