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浪漫的书评 (26)

红白 2014-01-05 21:08:12

爱情中的不平等

与《爱情笔记》相比,《爱上浪漫》故事情节更具体了,也更像是一本小说。尽管延续着阿兰德波顿随笔式的写作风格,充满沉思与评论性的语言,但是小说终归还是要落到人物上来。艾丽丝与埃里克的爱情故事让我找到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知不觉就和曾经我见证过的一段感情对上了...  (展开)
黎蓓谛 2013-01-21 14:50:38

谁懂爱情吗?——《爱上浪漫》小记

对于爱情,我稍年轻些的时候,总以它作为我生活幸福的标准。有人爱,有人爱我,我便是幸福的;如果缺一,则幸福无从谈起。我以为我懂,但是现在想想,那些都是年轻时的激情,荷尔蒙的驱使让我对于爱情有一种“牺牲一切”的渴望。 不过慢慢地,经过几次伤心,我也开始收敛,开...  (展开)
everstar 2009-12-05 16:03:16

有些人必然不属于爱情

老实说,《爱上浪漫》中的道理早就懂。 而艾丽斯对于她不同年龄层所需要的不同的男人的分析也是正中下怀。现在,在我们还拿着父母的钱招摇撞骗的时候,确实,我们需要的男人是一个可以和你进行心灵交流的人。所以说,大学之前的爱情都是无比纯粹的,为爱而爱,电光石火。 所...  (展开)
当心马路骗子 2009-11-30 10:47:45

德波顿最新作品中文译名征集令

2004年4月上海译文出版社重磅出版阿兰·德波顿平装本文集:《爱情笔记》、《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亲吻与述说》、《爱上浪漫》、《拥抱逝水年华》一套6本,当年5月,译文出版社盛邀德波顿本人访华,引起国内读者极大关注,之后相继推出《身份的焦虑》、《幸福的建筑...  (展开)
读书明智 2015-07-21 22:05:57

爱上误以为是爱情的爱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爱上浪漫》是德波顿以一位年轻女性艾丽丝的视角来剖析她在一段恋爱中的种种遭遇。小说只是一个引子,更多的是对这段恋爱状态的分析,思考。爱情的产生,深入了解对方,混杂着喜悦,不安,挣扎乃至最终分开。 艾丽丝的不自信,以及过于顺从埃里克的性格,使得爱情的天平始...  (展开)
孩子章章 2012-01-01 23:49:48

爱情是幻象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序言里,译者刘凯芳有一段有意思的话吸引了我:在非洲热带无树大平原上,男人必须提防通奸行为,免得浪费资源,省出好不容易搞来的食物喂养别人的后代。女人可能对男人四处寻欢感到不舒服,她们真正感到威胁的是,如果自己的男人对另一个女人真正迷恋而不可自拔,那么谁...  (展开)
豆芽囡 2009-12-10 21:17:54

爱上一个过程

有一种作家的写作风格很固定,他靠得不是情节的波澜起伏给读者带来大脑皮层的兴奋,而是借情节之名传达作者长久以来对某项事物形成的感悟和思考。 如果单从小说本身而言,这样的书情节简单、矛盾冲突缺乏,实在乏味而平庸。但是,在情节之载体上,作者侃侃而谈,...  (展开)
momo 2024-08-29 17:38:21

202309补卡

九月打卡12小影:书中描写了一个女人,由于一次偶遇,爱上了一个男人,从爱上到漫长的迷恋,到逐渐的冷静之后,发现可能,“他也只是另外一个人而已”…..这是一个漫长的寻爱的全过程,通过这段爱恋的简单描述,最重要的是作者通过自己非常敏感与细腻的洞察力,对其间穿插的对感...  (展开)
舟雨停 2019-01-08 00:00:53

爱上的不是特定的某个人,而是爱上跟那个人在一起时候的那种美好的感觉

我能吻你吗? 可以,不过在这之后你也得让我吻你。 ……对话停留在这个看似美好的地方…… 找一个志同道合,能共用一套语言系统,能让你感受到生活是多么美好,能让你拥有better than better状态的那种人。性格,是既需要作者也需要读者的一门语言,就像上周末去az家蹭饭时总感...  (展开)
Gytha 2024-01-06 17:25:18

兴趣残余之后的写字热情

我写了很长一段文字,然后不见了,于是就失去了再写的欲望。欲望来得快,去得也快。 总之就是两性关系如果非要用心理学、精神分析和哲学来解析的话,浪漫何存。 书中理论的可取之处: 关于男人—— “她无法忘记这架波音飞机的机翼是在华盛顿州西雅图由一群工人装配而成的,这...  (展开)
Like 斯莫克 2023-11-08 00:23:50

《爱上浪漫》读书笔记

1. 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比作是一个滚筒洗衣机,或者是一个一步一步向上的阶梯。滚筒洗衣机意味着人生的处境和心情都是循环往复的出现,而向上的阶梯意味着人生可见地慢慢变好。如果一个女人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方向是滚筒般的生活的话,需要警惕不要被这样的人生所影响,拖累了自己向...  (展开)
蒲公英的叶子 2022-09-18 21:51:06

下-为了什么才爱你

因为你的肉体而爱你 因为你有钱才爱你 以为你事业有成才爱你 因为你弱小才爱你 她担心的是他在爱情问题上也会同生意上一样,暗暗支持这种看法。达尔文主义;“就因为我恐惧、焦虑、害怕而爱我吧,我有时候会不知所措,就因为我这个样子爱我吧。” 以为各种细节而爱你 因为焦虑...  (展开)
既见君子 2021-01-27 17:31:54

用精致的理性去分析感性的问题

之前读了三本德波顿的书,《爱上浪漫》是第四本。 爱情、婚姻等等很感性的问题,中国人俗称家务事,自古清官都断不了。到了德波顿这里,引章摘句,理论详实,再辅以图案、表格、数据等,层层剖析,用精致至极的理性思维和文字,把这些家务事说得明明白白。 德波顿在英国是个好...  (展开)
安妮 2019-04-15 04:41:05

关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他人对我们理解的范围标示着我们的世界的范围。我们免不了生活在由他人的看法所构成的框架之内 - 由于他人理解我们的幽默, 我们才显得风趣;他人理解能力强,我们才显得聪明;他人豁达大度,我们才显得慷慨大方;他人偏爱嘲讽,我们才显的话中带刺。性...  (展开)
李子栗子梨 2016-01-29 13:37:01

《爱上浪漫》书摘

爱情只不过是对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差别加以夸大的奇怪过程。 幸福是排他的,而不幸却很可能是包容的。 他人对我们理解的范围标示着我们的世界的范围。我们免不了生活在由他人看法所构成的框架之内——由于他人理解我们的幽默,我们才显得风趣;他人理解力强,我么才显得聪明...  (展开)
惟夏 2015-09-14 20:44:18

打我吧,不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知道阿兰是因为无意中看过《爱情笔记》的某个片段文字,惊叹此人对爱情的独特分析视角和细致的人物心理描写,并借用哲学的思维视角来推敲人物心理背后的一般思维规律。《爱上浪漫》是继《爱情笔记》后他的第二部说爱情的小说。 他笔下的爱丽丝,是一个情感上有些怯...  (展开)
loveseason 2013-02-27 22:51:23

爱上爱情

寒假前借了同学的这本书,在等待回家的火车时读了这本书的开始。当时就有一种找到了的感觉,至于找到了什么,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想。回家之后没有心思继续读它,倒是在返校的时候,有时在火车站开始从头开始读起同一本书来。我的记性不好,把开头忘了个干净。可是当我再读时,不...  (展开)
姓胡名糊 2012-02-24 20:51:42

爱情不一样,爱情其实都一样

没有多少现实爱情经历的人(比如我),是否应该读这本书? 我的答案是,应该读。 这可能是这世上关于浪漫的最不浪漫的故事,读者最好不要奢望从中轻松地得到什么“教益”,它只是一个你检阅自我的机会。 我想,能够获得乐趣的阅读从来就不轻松,正如爱情一样。 喜欢这本小说的...  (展开)
静水流深 2011-10-07 20:36:32

青春中明媚的忧伤

其实是第二遍读阿兰的《爱上浪漫》了。大二时得闲,想让内心得以沉淀,于是读了几部欧洲作家的小说,米兰昆德拉的《慢》、《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无知》和阿兰德伯顿的《爱上浪漫》。初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内心是一种文艺女青年的心态,这些作品给了我很多触动,他们对人物...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6条)

订阅爱上浪漫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