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阿兰·德波顿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Essays in Love
译者: 孟丽
出版年: 2009-4
页数: 248
定价: 2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阿兰·德波顿文集(精装版)
ISBN: 9787532747481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Essays in Love
译者: 孟丽
出版年: 2009-4
页数: 248
定价: 2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阿兰·德波顿文集(精装版)
ISBN: 9787532747481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部融合理性与感性、细腻生动的恋爱过程全记录。
其间,才子德波顿细述一段情缘中的邂逅、迷恋、平凡中的幸福、熟悉后的倦怠、女友移情别恋、挽回无望、自杀、醒悟,以至一段情完全成为过去。他认真思辩自己的感觉,忠实记下与女友交往中的各个细节,特别是心理和哲学层面的思考,文字 生动、处处机锋,不仅有极大的阅读乐趣,阅毕更令人回味无穷。
来吧,想爱、正在爱、曾经爱过的读者诸君,来看看“我”谈的那场恋爱是怎么回事。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一位不乏米兰·昆德拉的批评深度,深具罗兰·巴特尔的解构气质;但,比昆德拉有更立体的爱情思维,比巴特尔更熨贴恋人的爱情神经,激活人们全新的阅读体验。 本书是一部融合理性与感性,细腻生动的恋爱过程的全记录。忠实记下与女友交往中的各个细节,特别是心理和哲学层面的思考 ,文字生动,处处机锋,不仅有极大的阅读乐趣,阅毕更令人回味无穷。
爱情笔记的创作者
· · · · · ·
-
阿兰·德波顿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目录 · · · · · ·
我的作品在中国 新版文集总序
导读 德波顿——一个好读好看的作家
一 爱情宿命论
二 理想的描述
三 诱惑的潜台词
四 真实的自我
五 灵与肉
六 马克斯兄弟式思维
七 不知谐的音符
八 爱情与自由
九 美丽的含义
十 爱的表白
十一 你爱她什么
十二 怀疑与信念
十三 亲密
十四 “我“的确认
十五 情感的间歇
十六 惧怕幸福
十七 挛缩
十八 爱情恐怖主义
十九 善与恶的彼岸
二十 心理宿命论
二十一 自杀
二十二 基督情结
二十三 省略的时间
二十四 爱情的课堂
情爱如斯:译后记
· · · · · · (收起)
导读 德波顿——一个好读好看的作家
一 爱情宿命论
二 理想的描述
三 诱惑的潜台词
四 真实的自我
五 灵与肉
六 马克斯兄弟式思维
七 不知谐的音符
八 爱情与自由
九 美丽的含义
十 爱的表白
十一 你爱她什么
十二 怀疑与信念
十三 亲密
十四 “我“的确认
十五 情感的间歇
十六 惧怕幸福
十七 挛缩
十八 爱情恐怖主义
十九 善与恶的彼岸
二十 心理宿命论
二十一 自杀
二十二 基督情结
二十三 省略的时间
二十四 爱情的课堂
情爱如斯: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我们从单恋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爱恋的人(一个天使),想象和他们厮守在人间天堂的无限幸福时,我们易于忽视一个重大的危险:如果他们开始回应我们的爱,那么他们的吸引力也许很快就褪色消逝。钟情之人美丽、聪慧、诙谐,而我们丑陋、愚蠢、呆滞,我们之所以去爱是因为希望藉心上人的完美来逃避我们自身的弱点。但是如果这样一个完人有一天决定来爱我们,那么又将是怎样的情形,我们只能有些震惊——品位如此之低,竟然看上我们这类人,他们怎么可能如我们希望的那样美好,如果为了爱,我们必须相信心上人在某些方面胜过我们,那么他们同样以爱回应我们难道不是一件残酷的背谬之事吗?我们被引向这样的疑问:她/他真的那么完美吗?她/他怎么可能会爱上我这样的人呢? 从这美好而缠绵的早餐中,我意识到一些也许再明显不过但又出乎我的预料、让我深感复杂的事情——克洛艾开始对我产生了我很早就对她怀有的那种感觉。客观地说,这想法并没有什么异乎寻常之处,但当我倾心于她时,我几乎完全忽视了自己的爱会得到回应的可能性。这并非令我不高兴,我只是不曾考虑过这一点,我关注的是去爱而非被爱。如果说我注重的是前者,那么也许是因为被爱在两者中总是更为复杂。丘比特箭的发射比接收更容易,给予比接受更轻松。 只有当人们知道自己是另一个人的所爱时才会既欣喜若狂又惊恐不安。如果完全没有认识到自己值得爱恋,那么接受他人的爱情时的感受就如同被授予了巨大的荣誉却不知这荣誉的凭藉。无论我怎样深爱着克洛艾,她对我的关爱还是让我有些心慌意乱。有人把这视为是对自己长久以来的疑虑不定的一种首肯——他们生来就值得爱恋。然而于那些缺少信心的人而言,他们则不敢轻易相信这爱的垂怜。由于自己错误地向这一类人献了殷情——准备早餐,所以不幸的情人们就得承受这殷勤招致的责难。 马克斯「此处指格罗克·马克斯,原名朱尼斯·亨利(1985-1977),马克斯兄弟喜剧团成员。」曾演绎过一个古老的笑话,他...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六 马克斯兄弟式思维 -
每一例相爱都是(借用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话)希望压倒自知之明的伟大胜利。我们跌入爱河,祈望不要在心上人身上发现我们自己的劣根——胆怯、脆弱、懒惰、无信、妥协忍让、粗鲁愚蠢。我们给心上人戴上爱的饰环,认为心上人能够超越我们犯下的一切错误,从而可亲可爱。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阿兰·德波顿文集(精装版)(共14册),
这套丛书还有
《哲学的慰藉》《拥抱逝水年华》《机场里的小旅行》《旅行的艺术》《爱的进化论》
等
。
喜欢读"爱情笔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爱情笔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爱情笔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9 条 )




阿兰·德波顿与廖一梅笔下的爱情
一 《爱情笔记》是阿兰八本作品中让我最心服口服的一本,它介于小说和杂谈之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不能再俗套的恋爱-分手-找到新欢的故事,却在故事发生的同时冷眼观看着这个我们大多数人只能体验不能冷静分析的过程,甚至用哲学、心理学解释了一切,让我顿觉自己曾经...
(展开)

这样让我怎么遇到爱情嘛。
阿兰德伯顿是个智者。但如果一个人过于理性就再也遇不到爱情了。 这个故事,无非就是男主人公如何在机场爱上了女主人公克罗艾,他们约会吃饭,看电影,直到上床。一切看似那么美好地前行着,直到每个人的优点在时间的消耗下变成了无法忍受的缺点。克罗艾背叛了男主人公和...
(展开)

对爱情教育清单的拷问
除了亲身体验,媒介环境也在人类关于爱情的感知、经验和理解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下,扮演者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很遗憾,中国家庭和学校,压根就没有任何爱情的启蒙教育。文学在这个时代又处于边缘的地位,于是肥皂剧和言情小说成了最重要的情感导师...
(展开)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8.3分 14322人读过
-
Picador (2006)8.6分 445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8.2分 5412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8.4分 67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精装党的收藏 (阿伦特的粉丝)
- 一半是主妇,一半是文青——2012年私人书库 (畅畅心)
- 演员郭晓婷 微博中的推荐书单 (CathyMo)
- 阿兰·德波顿 (Requiescat)
- 重点研究之情感专栏 (月亮)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爱情笔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小飞侠 2012-12-10 17:10:40
爱情,并不如人类想象的那么美好
1 有用 AMY园 2016-02-14 12:40:30
这个版本和Alain De Botton-Essays in Love a Novel-Picador (2006)对不上啊(中文多了不少段落)
2 有用 郁则 2017-12-01 21:47:07
谈瀛洲在作序的时候就已经谈到德波顿出身富家,取悦读者了。诚为灼见。这场爱情历程的记叙并没有做到真切的还原,内容毫不私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渴望被阅读的气息,我厌恶这样不真实的讨喜。所以不得不引起警惕,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剑出偏锋,用随笔的形式完成一部预先充满期望的畅销书,如果不是有强大深厚的阅读积累,他也只能靠破碎的结构以及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能够顺口脱出的警句良言串联一场荒诞的闹剧了。值得惊奇... 谈瀛洲在作序的时候就已经谈到德波顿出身富家,取悦读者了。诚为灼见。这场爱情历程的记叙并没有做到真切的还原,内容毫不私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渴望被阅读的气息,我厌恶这样不真实的讨喜。所以不得不引起警惕,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剑出偏锋,用随笔的形式完成一部预先充满期望的畅销书,如果不是有强大深厚的阅读积累,他也只能靠破碎的结构以及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能够顺口脱出的警句良言串联一场荒诞的闹剧了。值得惊奇的一个现象,就是作者在引用先哲话语之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教谕意味;如果是在中文随笔写作中夹杂着儒释道则会很容易引起不适感。难道仅仅是因为重译导致了规训效用的减弱?不论如何,德波顿的文字是平坦的,偶尔抖机灵的,也是灵活善变,扬长避短的。但也是肤浅的,供人消遣的,是精心编排的,甚至矫揉造作的,仅此而已 (展开)
23 有用 爱塔tree 2011-01-12 12:00:20
“我几乎无法接受爱情(恋爱)的各类规律法则,却又无法否定德波顿哲学上的思考是证据确凿的。 ” 对我来说, 一旦身处爱情之中,我就变成垂危的病人,做着各种不可思议的事,变成一只没有防御力的猫咪。在渴望和自我压制中挣扎。我总想要驾驭自己的情感让它向着更趋于清醒的自己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却注定要变成一个被现在的自己所厌恶的人。能阻止这一切的,就是不要走进爱里。
2 有用 Veronique 2011-01-22 23:34:19
德波顿先生,你何止是才子!何止是才子!喜欢你那不露声色的性感和有节制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