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最近读书好难专注。“或许,我们对人的关怀远远落后于我们对其器官的看护,这样说毫不为过。”
“向死而生”,“赠予死亡”,生存是对死亡的认识与推迟。 生者欠阿斯克勒皮俄斯的不是肉体与时间,而是灵魂。 开放性的“死”的模型,苏格拉底之死,古代晚期地下墓室中的聚会。 封闭性的“死”的模型,疫病导致的隔离,东亚传说中被流放的老人。 被动的孤独向主动的孤独的转化,现代心灵对观看死亡的拖延,无意义。 对死亡的抗拒,死亡的消退,本身就构成并加强“死”的症候。 对重复的当下的幻觉,处置生命的能力退化,但不得不处置。 巴洛克以来,人的虚张声势与无能为力,保罗的复活许诺的歪曲。 哀悼无法顺利进行,便转化为灾难性的忧郁,生命变质为谎言。 不愿埋葬死者——不愿承认世界某个部分的空洞,不愿承认命运。 生与死的双向的非对称性的扭曲,生者拒认死者,死者包围生者。 作者的理念受限于篇幅没展开,足为留下的挑战。
从结构性、经验性、内部安定性和个体化的视角,粗线条比较发达社会相对早期社会在对死的信仰、经验、情感等方面的裂变,总体归于临终关怀。
死亡在社会中消失:这件事本身就在造就每个人的死亡恐惧。/ “肃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 临终困境,孤独,与社会的联系被切断。/ but他认为人们恐惧的是意义的未竟,临终的疼痛和对生者留下的影响,但我所害怕的仅仅是死亡的虚无本身。(欧洲发达国家中心 1980年代)202437
在生命即将结束时,人们往往会经历极度的孤独和恐惧。这种孤独不仅来源于身体上的衰败和疼痛,更源于与亲人、朋友和社会的逐渐疏远。
随着社会的发展,死亡逐渐被文明的力量所掩盖和压抑,但这种掩盖反而加剧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
意义普遍被看作来自封闭个体的内在世界的信使。高度的个体化,对于强烈本能或情绪冲动的广泛而持续的压抑,以及对隔离的趋向。有收获。其实在于现代文明死亡的压抑。
非常失望,没有什么新颖的或者有深度的思想,基本只是泛泛而谈。其实看了十分之一就不太想继续看了,但是……买了不看完觉得亏了,而硬着头皮往下读的结果就是,现在看完了也还是觉得亏了,甚至还多浪费了俩小时……
社会因为物质的丰富而显得更好更美了,人们就不愿意看见一点点伤口了,把残疾人和死亡,藏起来,逃避掉,关心概念多于关心人本身,难道不是背离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吗?关心美好,也要关心腐烂的伤口,关心消亡,拥有完整的生活。
人死万事空,什么问题都没了。死亡,乃是属于生者的问题。在地球上诸多终有一死的生命中,只有人类才有临终的问题。
我们或许可以假设:对于那些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应做之事的人来说,死亡更容易面对;对于那些认为自己一生庸庸碌碌随波逐流的人来说,死亡更难以面对;而对于那些认为自己的死亡本身毫无意义的人来说,死亡尤其难以面对——无论他们的生命是否充实。
死亡怕是中国人最忌讳的话题了吧,没有之一,每次死字出现在电视节目中的时候,都要加一个引号,仿佛那就跟真正的死亡撇开了关系一样。死亡,永远是每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本书专门讨论了死亡,值得国人好好阅读。
算是第7章开始才进入真正论述,前面讲的大多是以“生”的姿态来面对“死”的历史。蛮认同现阶段文明所带来的变化,也导致很多人不愿意,甚至经常是缺乏能力或公或私地表达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只能通过政治或者社会矛盾得到释放,至少看起来如此。 96页有个生者的嫌恶感和临终者的窘迫感都需要被提及的,尤其是后者。当一个临终者被迫感觉到自己已经被驱逐出生者共同体时,才是真正的孤独。也证明了要给那些迈向自己人生终点的人指出,他们并没有丧失他们对于其他人的意义,这并不容易。
死亡既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甚至可能涉及到艺术和技术层面——如何面对死亡,如何组织死亡。
一本小书,坦白说并不深奥。但讨论的毕竟是死亡这么一个话题,话题本身的重要性也提升了书的价值吧
我们来到世上,也是孤孤单单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要走向孤独,死亡也是我们在人生路上的终点,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话题。只有直面死 亡,摆脱掉 的恐惧,也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活着的意义,学会怎样更好的活着。
算是文明的进程在死亡这件事上的改变?
埃利亚斯剖析文明对死亡的遮蔽,揭示现代社会中死之孤独真相
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珍惜当下的每一刻,让生命绽放出应有的光彩。
死亡一直是人们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作者从多个向我们讲述死亡,让我们对死亡有了更深的理解。
> 死之孤独
14 有用 大风 2024-06-20 11:38:45 北京
最近读书好难专注。“或许,我们对人的关怀远远落后于我们对其器官的看护,这样说毫不为过。”
4 有用 鸿渐 2024-07-21 12:36:24 北京
“向死而生”,“赠予死亡”,生存是对死亡的认识与推迟。 生者欠阿斯克勒皮俄斯的不是肉体与时间,而是灵魂。 开放性的“死”的模型,苏格拉底之死,古代晚期地下墓室中的聚会。 封闭性的“死”的模型,疫病导致的隔离,东亚传说中被流放的老人。 被动的孤独向主动的孤独的转化,现代心灵对观看死亡的拖延,无意义。 对死亡的抗拒,死亡的消退,本身就构成并加强“死”的症候。 对重复的当下的幻觉,处置生命的能力退化,但不得不处置。 巴洛克以来,人的虚张声势与无能为力,保罗的复活许诺的歪曲。 哀悼无法顺利进行,便转化为灾难性的忧郁,生命变质为谎言。 不愿埋葬死者——不愿承认世界某个部分的空洞,不愿承认命运。 生与死的双向的非对称性的扭曲,生者拒认死者,死者包围生者。 作者的理念受限于篇幅没展开,足为留下的挑战。
4 有用 苏野 2024-07-12 23:46:48 江苏
从结构性、经验性、内部安定性和个体化的视角,粗线条比较发达社会相对早期社会在对死的信仰、经验、情感等方面的裂变,总体归于临终关怀。
4 有用 金鱼池的风 2024-07-17 23:28:19 山东
死亡在社会中消失:这件事本身就在造就每个人的死亡恐惧。/ “肃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 临终困境,孤独,与社会的联系被切断。/ but他认为人们恐惧的是意义的未竟,临终的疼痛和对生者留下的影响,但我所害怕的仅仅是死亡的虚无本身。(欧洲发达国家中心 1980年代)202437
3 有用 咕咕山舟 2025-04-10 11:27:05 河北
在生命即将结束时,人们往往会经历极度的孤独和恐惧。这种孤独不仅来源于身体上的衰败和疼痛,更源于与亲人、朋友和社会的逐渐疏远。
3 有用 Skyearn 2025-04-09 14:54:31 河北
随着社会的发展,死亡逐渐被文明的力量所掩盖和压抑,但这种掩盖反而加剧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
2 有用 tarsan 2024-07-16 10:58:31 上海
意义普遍被看作来自封闭个体的内在世界的信使。高度的个体化,对于强烈本能或情绪冲动的广泛而持续的压抑,以及对隔离的趋向。有收获。其实在于现代文明死亡的压抑。
1 有用 μονόστιχοι 2024-07-27 23:56:07 北京
非常失望,没有什么新颖的或者有深度的思想,基本只是泛泛而谈。其实看了十分之一就不太想继续看了,但是……买了不看完觉得亏了,而硬着头皮往下读的结果就是,现在看完了也还是觉得亏了,甚至还多浪费了俩小时……
1 有用 单瓣蔷薇 2024-09-24 17:57:13 重庆
社会因为物质的丰富而显得更好更美了,人们就不愿意看见一点点伤口了,把残疾人和死亡,藏起来,逃避掉,关心概念多于关心人本身,难道不是背离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吗?关心美好,也要关心腐烂的伤口,关心消亡,拥有完整的生活。
1 有用 徐小北 2024-10-27 19:54:40 江苏
人死万事空,什么问题都没了。死亡,乃是属于生者的问题。在地球上诸多终有一死的生命中,只有人类才有临终的问题。
1 有用 Stardust 2024-09-08 16:15:38 上海
我们或许可以假设:对于那些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应做之事的人来说,死亡更容易面对;对于那些认为自己一生庸庸碌碌随波逐流的人来说,死亡更难以面对;而对于那些认为自己的死亡本身毫无意义的人来说,死亡尤其难以面对——无论他们的生命是否充实。
1 有用 爱美丽开心就好 2025-04-14 17:43:59 山东
死亡怕是中国人最忌讳的话题了吧,没有之一,每次死字出现在电视节目中的时候,都要加一个引号,仿佛那就跟真正的死亡撇开了关系一样。死亡,永远是每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本书专门讨论了死亡,值得国人好好阅读。
1 有用 SearchBy1Kiss 2025-01-07 11:09:13 广东
算是第7章开始才进入真正论述,前面讲的大多是以“生”的姿态来面对“死”的历史。蛮认同现阶段文明所带来的变化,也导致很多人不愿意,甚至经常是缺乏能力或公或私地表达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只能通过政治或者社会矛盾得到释放,至少看起来如此。 96页有个生者的嫌恶感和临终者的窘迫感都需要被提及的,尤其是后者。当一个临终者被迫感觉到自己已经被驱逐出生者共同体时,才是真正的孤独。也证明了要给那些迈向自己人生终点的人指出,他们并没有丧失他们对于其他人的意义,这并不容易。
2 有用 月牙泉 2025-04-12 01:20:48 河北
死亡既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甚至可能涉及到艺术和技术层面——如何面对死亡,如何组织死亡。
0 有用 拜伦 2024-10-05 11:05:32 上海
一本小书,坦白说并不深奥。但讨论的毕竟是死亡这么一个话题,话题本身的重要性也提升了书的价值吧
0 有用 墨墨等侯 2024-11-18 00:31:29 河北
我们来到世上,也是孤孤单单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要走向孤独,死亡也是我们在人生路上的终点,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话题。只有直面死 亡,摆脱掉 的恐惧,也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活着的意义,学会怎样更好的活着。
0 有用 QAQ 2025-03-21 19:18:57 广东
算是文明的进程在死亡这件事上的改变?
0 有用 好好地 2025-04-11 11:53:17 湖南
埃利亚斯剖析文明对死亡的遮蔽,揭示现代社会中死之孤独真相
0 有用 楚江碧水 2025-04-12 06:09:24 安徽
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珍惜当下的每一刻,让生命绽放出应有的光彩。
0 有用 格野 2025-04-14 17:28:06 广西
死亡一直是人们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作者从多个向我们讲述死亡,让我们对死亡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