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不认为这个所谓的3.0超出了巴菲特的理念。属于能力圈有差异,即对不同公司的商业模式(未来自由现金流)理解程度不同,那么就更应该深入讲数字科技企业的护城河,而本书这方面内容甚至不如原作于十几年前的《巴菲特的护城河》。作者讲Google搜索的护城河是网络效应,说因为有更多用户使用带来更多收入从而让公司能投入更多研发出更好的搜索,这完全错了(Google搜索是数据飞轮和技术优势,用户使用越多反馈给搜索引擎的数据就越多,更多的数据加技术能产生更好的搜索引擎)。另外,整体翻译还流畅(但有两处明显错了),但为什么非要把YouTube、Reddit取个山寨一般的中文名?
所谓 3.0 的增量信息:1)BMP 评估框架;2)还在持续为未来投资的成长型企业,不能如成熟企业一样估值。
作者把主流投资理念的发展历史梳理的非常清晰,在3.0BMP框架中的P,传统产业和数字产业财务报表解读和调整也很有启发性。很好的美股投资指南,尤其适合有一些上手经验和价值投资思维的人。减一星,科技股的风险内容太少,没有考虑AI发展,作者的经营者视角远大于消费者视角(这也是投资类书籍的通病,人一旦有钱了就很难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看产品了)。
称不上创新的数字时代3.0价值投资。整本书只是把老巴的价值投资输入至数字化企业评估中,核心仍是关注企业的护城河(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因)。谈不上突破的投资理念升级或创新,个人理解。
译者不光懂投资,还花很多工夫调整上下文语序,符合汉语阅读习惯,这是需要语言天赋的,看得出某些译者并不具备吃这碗饭的能力
数字经济时代早已来临,现在是迈入AI时代了
值得一读。数字时代价值投资的新观点。
我觉得难得是确定有潜力的公司
有理论有案例。但翻译偶尔过于流畅了。
微信读书,蛮有收获的。
我订阅了刘建位老师,所以了解到了这本书,还不错,作者表达能力很好,翻译也不错,很多复杂的概念一下子就懂了。当然,最最最核心的是,作者给出了一种分析科技企业财务数据的方法,只要在大市场、低份额、有护城河的数字经济企业,价格高一点没关系,何况根据作者的这套分析方法,很多时候可能看起来贵实际上并不贵。
1. BMP-buz, first; management, return of capital; price-accounting policies for tech companies shall be revised&updated; 2. 作者是个“老”人…
我见过的最牛逼的译者
Adam Sseasel的Where the money is: Value Investing in the Digital Age《钱在何处:数字时代的价值投资》,台湾版的译名是《科技股的價值投資法:3 面向、6 指標,全面評估企業獲利能力,跟巴菲特一起買進科技股》。
理论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关于价格部分的说明,缺少理论框架。关于亚马逊的盈利调整的内容,在我看来,说服力不够。(PS.翻译得不错!!)
三星半
价值投资的进化论。工业时代,消费时代,数字时代。不论科技如何日新月异,高质量公司的落脚点最终仍是强大的商业模式。
道理很简单,但需要长期练习,形成习惯
一语道破传统价值投资者的缺陷,按照静态的PE/PB法估值而错过科技成长股已无法在现代市场中取得高额回报。3.0版本就是要专注于数字科技领域中的投资机会,不要因为科技公司目前看上去糟糕的财务指标而忽视了其未来可能会取得爆发式增长的潜力。
虽然我不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但依旧觉得这本书很值得阅读。首先是有关3.0这个概念,我认为并没有和巴菲特与芒格的2.0概念有什么区别,只是因为伯克希尔那海量的资金已无法使用在作者3.0概念下的小企业上。但作者总的思路和建议还是值得参考的,这样的思路适合小资金投资者,以及越来越多可能存在机会的领域,即数字科技领域上,但我依然觉得作者的估值分析还是太过乐观,有时投资更多是愿意放弃也许存在的潜在大型回报而采取守势,因为为了复利,活得久更加重要。
> 价值投资3.0
7 有用 已注销 2024-01-29 17:02:03 上海
我不认为这个所谓的3.0超出了巴菲特的理念。属于能力圈有差异,即对不同公司的商业模式(未来自由现金流)理解程度不同,那么就更应该深入讲数字科技企业的护城河,而本书这方面内容甚至不如原作于十几年前的《巴菲特的护城河》。作者讲Google搜索的护城河是网络效应,说因为有更多用户使用带来更多收入从而让公司能投入更多研发出更好的搜索,这完全错了(Google搜索是数据飞轮和技术优势,用户使用越多反馈给搜索引擎的数据就越多,更多的数据加技术能产生更好的搜索引擎)。另外,整体翻译还流畅(但有两处明显错了),但为什么非要把YouTube、Reddit取个山寨一般的中文名?
1 有用 Light 2024-03-16 21:43:05 上海
所谓 3.0 的增量信息:1)BMP 评估框架;2)还在持续为未来投资的成长型企业,不能如成熟企业一样估值。
1 有用 米斯特里-塞斯 2024-02-16 01:26:58 美国
作者把主流投资理念的发展历史梳理的非常清晰,在3.0BMP框架中的P,传统产业和数字产业财务报表解读和调整也很有启发性。很好的美股投资指南,尤其适合有一些上手经验和价值投资思维的人。减一星,科技股的风险内容太少,没有考虑AI发展,作者的经营者视角远大于消费者视角(这也是投资类书籍的通病,人一旦有钱了就很难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看产品了)。
1 有用 沧海 2024-02-02 06:53:30 广东
称不上创新的数字时代3.0价值投资。整本书只是把老巴的价值投资输入至数字化企业评估中,核心仍是关注企业的护城河(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因)。谈不上突破的投资理念升级或创新,个人理解。
0 有用 千上万下斋 2024-03-15 17:23:24 上海
译者不光懂投资,还花很多工夫调整上下文语序,符合汉语阅读习惯,这是需要语言天赋的,看得出某些译者并不具备吃这碗饭的能力
0 有用 Z先生 2024-02-22 22:57:35 广东
数字经济时代早已来临,现在是迈入AI时代了
0 有用 HuYang 2024-02-24 19:33:14 北京
值得一读。数字时代价值投资的新观点。
0 有用 king 2024-03-05 00:39:12 广东
我觉得难得是确定有潜力的公司
0 有用 Ferry 2024-01-15 13:31:40 广东
有理论有案例。但翻译偶尔过于流畅了。
0 有用 忘云 2024-01-14 19:54:32 陕西
微信读书,蛮有收获的。
0 有用 长线策略家 2024-02-29 09:40:06 广东
我订阅了刘建位老师,所以了解到了这本书,还不错,作者表达能力很好,翻译也不错,很多复杂的概念一下子就懂了。当然,最最最核心的是,作者给出了一种分析科技企业财务数据的方法,只要在大市场、低份额、有护城河的数字经济企业,价格高一点没关系,何况根据作者的这套分析方法,很多时候可能看起来贵实际上并不贵。
0 有用 teks塔社 2024-02-15 21:23:55 四川
1. BMP-buz, first; management, return of capital; price-accounting policies for tech companies shall be revised&updated; 2. 作者是个“老”人…
0 有用 小林酱 2024-02-23 22:54:47 福建
我见过的最牛逼的译者
0 有用 cheng 2023-12-26 20:36:35 安徽
Adam Sseasel的Where the money is: Value Investing in the Digital Age《钱在何处:数字时代的价值投资》,台湾版的译名是《科技股的價值投資法:3 面向、6 指標,全面評估企業獲利能力,跟巴菲特一起買進科技股》。
0 有用 吴斯末 2024-01-09 22:28:55 湖南
理论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关于价格部分的说明,缺少理论框架。关于亚马逊的盈利调整的内容,在我看来,说服力不够。(PS.翻译得不错!!)
0 有用 不要留名字好了 2024-01-27 00:29:12 北京
三星半
0 有用 种地吧 2024-02-03 10:44:01 湖南
价值投资的进化论。工业时代,消费时代,数字时代。不论科技如何日新月异,高质量公司的落脚点最终仍是强大的商业模式。
0 有用 peng 2024-03-24 10:48:48 北京
道理很简单,但需要长期练习,形成习惯
0 有用 麦克阿豪 2024-08-07 12:26:16 河北
一语道破传统价值投资者的缺陷,按照静态的PE/PB法估值而错过科技成长股已无法在现代市场中取得高额回报。3.0版本就是要专注于数字科技领域中的投资机会,不要因为科技公司目前看上去糟糕的财务指标而忽视了其未来可能会取得爆发式增长的潜力。
0 有用 Jiang 2024-09-09 19:36:21 英国
虽然我不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但依旧觉得这本书很值得阅读。首先是有关3.0这个概念,我认为并没有和巴菲特与芒格的2.0概念有什么区别,只是因为伯克希尔那海量的资金已无法使用在作者3.0概念下的小企业上。但作者总的思路和建议还是值得参考的,这样的思路适合小资金投资者,以及越来越多可能存在机会的领域,即数字科技领域上,但我依然觉得作者的估值分析还是太过乐观,有时投资更多是愿意放弃也许存在的潜在大型回报而采取守势,因为为了复利,活得久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