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路口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mibo lost 2024-03-19 13:43:39 上海

    I25/2272-7

  • 0 toeddddd 2024-03-03 15:14:28 北京

    对比张医生和王医生,试图探讨的话题更大,但也更不深刻。总的来说是一本很适合了解市井的书,还是很喜欢作者的笔触,诙谐中有反思

  • 0 死鱼眼的子秋 2024-02-02 00:06:52 上海

    作为真的读了的人谈谈文章本身吧,阅读本书的感觉就像是给你周末遛弯街道上所有人和店做了一场背调。或许是作者处于“专业冷静”的非虚构写作原则,在讲述书中人物的篇幅中几乎没有描写性的语句,而是直接引用对话,导致明明应该很有趣的内容实际读起来却像一篇语音转文字的采访稿。于是书封上那一串为了强调本书投入的大量心血的数字便成了读者的苦行。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书中人并不愿意自己的生活被公之于众,那作为读者翻开书页是否也有悖于道德?

  • 0 ink 2024-01-28 15:56:40 浙江

    0 张医生与王医生当时就没读下去,“新作”出来也不意外,窃取别人的故事,我呸。

  • 0 Dottie⛷ 2024-01-28 09:51:59 北京

    未经当事人许可,侵犯当事人各种隐私的作品毫无道德可言。能让这样的作品面世、犯行业如此低级错误的整个团队(策划团队、出版公司、出版社)也很让人匪夷所思、失望,赶紧召回化浆吧

  • 0 空山 2024-01-28 15:04:32 江苏

    如果觉得书籍已经出版无法撤回,可以把销售所得作为赔偿。

  • 0 这里有酒 2024-04-16 14:03:55 北京

    职业伦理还是要遵守。

  • 0 Minute 2024-03-31 16:18:10 四川

    最近在写作伦理上惹风波的新作,非常好奇写作内容。一直喜欢杨樱老师,今天来大成律师事务所参与城市权力的田野分享,老师们都非常“得体”,话题非常落实“因地制宜”。啰嗦的城市更新,还是交给微信公众号去做吧。

  • 0 小小小小小小城 2024-04-11 23:24:45 贵州

    真的没想到,一本书的作者可以这样去对待自己写作的内容,对自己获得素材的方式和对象没有一点尊重,只是把别人当做自己的垫脚石罢了。真的没遇到过这样让人难受的作者。好多书涉及别人的真实事件,都会特意说,已经询问当事人意见,征求意见,可公开部分,并且进行了一定的文学处理。 这??出版不征求意见,还不留一点隐私,甚至出书的出版赚钱行为,当做新闻?说什么呢

  • 0 木华 2024-04-25 21:22:24 上海

    挺好的,就是觉得吧,搞不好没多久就不会再印了

  • 0 sora 2024-05-30 20:22:33 上海

    20240530

  • 0 长野 2024-02-11 00:05:40 广东

    作者将大量的信息塞进了自己的文字中,力求将当时的场景通过文字呈现给读者。

  • 0 普兰菇凉 2024-02-18 08:27:37 上海

    现实中,疫情的很多痕迹都被磨灭了,就好像没发生过一样,幸好在书里有一些留存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