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器尚象 短评

热门
  • 0 闻夕felicity 2024-07-26 17:49:27 江苏

    相比器物文化那本选的论文系统性更强,基本都是围绕某个器物或者图像的流变研究,历时性更强,但也没那么有趣、稍微要更枯燥一点。作为一个随便看看八卦的普通读者,还是比较有趣、生活气息更浓厚的那几篇,比如先秦到两汉的席镇,以及汉朝的时候她们竟然把金子做的灶(型装饰物)挂在步摇上这件事(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但仔细一想有很合理——灶有多子多福的意味)。

  • 0 桴轩 2024-04-23 13:54:19 陕西

    物当做平面的图像来看待,这似乎是中国古人潜意识里一直采取点观念与方法。立体的样式,乃至具体的形制,同样以“粉本”的形式在不同材质的器物之间相互影响,且平面与立体的转化对于中国古人来说非常丝滑,丝毫没有观念上的障碍。比如雍正作为艺术鉴赏造诣极深的、当时中国最大的甲方,利用《活计档》等文档,修订、总结不同器物最和谐美观的形制及其最适合的装饰程式,实现从立体到平面的总结;各地工匠根据雍正定本制作圣旨定制的器物,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创造。而明代的文人在鉴赏紫砂器具时,也用“粉锡型模莫与争”的表述,一个“粉”字写明了不同材质器物之间形制按照粉本模式相互模仿的实际情况。

<< 首页 < 前页 后页 >